原标题:前卫业家山村在发展中恢复传统食俗“八大碗”

在玉溪饮食中,很多地方都有一个颇具乡土气息的名字,叫做“八大碗”。“八大碗”不仅红塔区有,通海县、江川区等等地方也有,就连我国很多地方也有它的身影。

在时代的变化中,人们更多地赋予了它一种文化。2018年8月,第二届七夕文化旅游节在江川区前卫镇业家山村举行,当地政府为打造地方旅游文化品牌,对业家山村“八大碗”这种曾淡出人们视线的乡村宴席进行了恢复。

业家山村恢复旧时“八大碗”彰显地方饮食文化。

业家山村的“八大碗”以猪肉为主,是包含八宝饭、酥肉、蹄髈、水煮肉、粉蒸肉、粉蒸排骨、夹沙肉等主菜,花生、茨菰等为配菜,所组成的一桌宴席。在旧时,业家山村人都以农耕为生,遇到红白喜事时能置办“八大碗”这样宴席的人家,基本上是非富即贵。而普通老百姓则把能否置办得起“八大碗”视为日子好坏的一种衡量标准,也是人们对过上好日子的一种向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乡村中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使得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成为“八大碗”较为流行的时候。此时,能否置办得起“八大碗”已不再是衡量生活好坏的标准,村人们对好日子的向往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八大碗”之一的酥肉使用的当地土猪肉混合鸡蛋、面粉制作而成。

伴随着物质资料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村人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然而传统的以猪肉为主所制成的“八大碗”宴席,逐渐被鸡、鸭、鱼、牛、羊肉所烹饪的佳肴所取代,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很多人记忆中的传统宴席。

要说业家山村“八大碗”的恢复,则要从2018年8月说起。当时,第二届七夕文化旅游节在业家山村举行。期间,游人络绎不绝,在其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人们不仅登山祈福,还品味到了恢复之后的“八大碗”。品尝之后,不仅游人对其赞不绝口,很多外地游客也对它情有独钟。而在这之前的7月份,当地政府就提出恢复“八大碗”这种地方食俗的想法,经征求意见,认为此举不仅能对当地人文历史起到宣传作用,展现当地饮食文化,也能体现当地特色。在咨询村上老者建议,确定了“八大碗”的菜式后,由当地厨师完成了“八大碗”的制作。

用猪油制成的八宝饭据说是业家山村“八大碗”中最为费工的一道菜。

前卫镇业家山村党总支书记赵维林说:

江川很多地方都有‘八大碗’,但业家山村的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这里的‘八大碗’是以土猪肉为主,并以本地所盛产的莲藕等为食材进行制作。对它进行恢复,主要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业家山村当地的文化。现在的七夕文化旅游节已不仅是当地人的节日,很多玉溪和昆明的游客都在节日期间来到这里感受我们的节日文化。而在七夕节当天,我们这里就有四、五万人到此,很多品尝过‘八大碗’的游客都认为很好吃。虽然,现在‘八大碗’称不上完全恢复,但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恢复出来的‘八大碗’和以前基本没有区别,就连配菜使用的也是本村的茨菰等蔬菜制作,品质较好。以后,我们还想继续推广‘八大碗’,并让更多人更多游客在品尝它美味的同时,进一步品读业家山村的饮食文化和人文风情。

玉溪日报记者:顾世丹

编辑:蒋婵雯  审核:杨宇峰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玉溪人都在看 玉溪黄标车提前淘汰全额补贴即将结束!切莫错过“末班车”! 视频 | “我们的节日·重阳”传统文化活动举行  这些画面很暖很温馨 爱上玉溪 | 逗人嘴馋的弯根和朵朵糕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玉溪日报新闻客户端

在玉溪微信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