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歌颂村里乐善好施的人

说说农民的所思所盼

……

这些内容在大同镇儒教村

郭连庆编写的小品、快板里

都能够找到

10多年来

每年村里举办的元宵会

他都会编写新的演出作品

今年66岁的郭连庆,曾当了18年的民办教师,在村里是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不但能说会写,还担任过10多年的党支部委员、20多年的民调主任,也是在市里挂得上号的农村理论宣传员。

由于历史的原因,儒教村从古至今一直保留着东街西街两大文艺演出阵营。每逢春节、元宵节期间,两大演出班底都要披挂上阵,走上街头,或跑旱船、或练武术、或吹唢呐、或演歌舞,吸引了周围三乡五里的群众驻足观看。郭连庆抓住这个契机,结合自己长期做民事调解工作积累的大量素材,2007年开始尝试编写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土语快板和三句半等,提供给两个文艺演出队上街演出,丰富村里的演出内容。令他没想到的是,村民们好评如潮,引起了意想不到的轰动。只要由他编排的小品和快板节目,年年获得村里元宵会的一等奖。

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大量歌颂党的好政策和宣传移风易俗、勤劳致富等内容的快板、小品、相声、说唱、歌伴舞等文艺节目,成了两大演出团体不挣工资的业余编剧。

近10年里,郭连庆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小品剧《生男生女都一样》,真实地再现了发生在农村两个亲家母之间为了生第三胎而展开的激烈的搏弈过程,方言俚语,接地气,在本土演员夸张诙谐的演出中宣传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他还根据农村当下打麻将、斗地主等赌博成风,造成家庭解体、妻离子散的现实,精心编写了小品剧《李豁子娶媳妇》,通过曲折的故事,揭示了沉迷赌博害人害已的道理,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郭连庆根据本村支部书记连入祥10年辛苦为民忙,使得儒教大变样的感人事迹,编写了长篇快板剧《夸夸儒教新面貌》,在今年元宵晚会上演出后,受到广大村民的拍手称赞。“这样的快板,语言朴实,内容真实,表演瓷实,用家乡话歌颂了家乡的人,弘扬的是主弦律,传递的是正能量,激励了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大同镇包村干部如是说。

除了编写小品、快板外,郭连庆在担任村支部委员的11年里,也是兢兢业业,如老黄牛般默默付出。去年9月份,他因胃出血刚刚做过手术,可为了完成大同镇党委交给该村的征地任务,他主动认领村中最难的任务,每天带着热水和饼干,骑着电车,在村中穿梭往返,凭着威望和赤诚完成了征地任务。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年近古稀的郭连庆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他走东家,串西家,管管张家的邻里纠纷,写写王家的凡人小事,继续为建设和谐儒教、文化儒教,发挥着余热。

来源:新武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