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醫學科普作家 子琳

審稿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 遲春花

遲春花教授門診故事

10歲男孩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離世,得了這種病喫藥比喫飯重要

2016年3月的一天,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科遲春花教授的門診來了一位嘴脣、甲牀都發紫的女患者。

10歲男孩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離世,得了這種病喫藥比喫飯重要

通常來說,這樣的症狀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你缺氧了!她的缺氧症狀該從何說起?

原來,這位60歲的李女士患有哮喘,是遲春花教授的“老病號”,從確診哮喘開始一直在這裏接受治療。每次都在兒子的陪伴下從老家河北坐長途車來看病。

2月份前,李女士來複查時候肺功能還都恢復的不錯,可是這一次“不太好”,最近1個月連走路都會感到明顯的“喘不上氣”。

10歲男孩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離世,得了這種病喫藥比喫飯重要

李女士的肺功能報告單

肺功能檢查結果通常以實際測量值佔正常人平均值的百分比爲參照,李女士的某一個重要的檢查結果只有正常預計值的36.3%,她的肺活量連健康人的一半都不到,難怪會稍微走動就感到氣短,有時夜間還會憋醒。

哮喘現在已經成了一種常見病,中國近10年哮喘患者增長了1倍,目前差不多每100個人當中就有2-3個哮喘患者。

哮喘控制不好,隨時都可能有生命危險。如果不是遲教授提醒,李女士根本就沒意識到危險正在向自己靠近!

10歲男孩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離世,得了這種病喫藥比喫飯重要

哮喘一直控制還不錯的李女士,這次的“缺氧迷案”究竟何因所致?遲春花教授通過問診找到了癥結,竟是因爲沒按時服用治療哮喘的藥!

哮喘患者喫藥比喫飯都重要

按常理來說,哮喘患者應該每天按時用藥控制病情。對於近期爲何沒有用藥,李女士是這樣解釋的:“我覺得治療之後最近好多了,和正常人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就把藥給停了。”

遲春花教授在門診經常能遇到這樣的患者,認爲治療之後哮喘的症狀幾乎消失了,於是就以爲自己好了,自作主張把藥就給停了。

對於哮喘患者而言,喫藥比喫飯都重要,寧可少一頓飯也不能少一頓藥。這種“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

還有的患者並不是因爲症狀好轉停藥,而是因爲擔心藥物成分對身體有害所以擅自停藥,曾經也有非常慘痛的案例。

10歲男孩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離世,得了這種病喫藥比喫飯重要

幾年前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被確診哮喘,醫生給孩子開了控制病情的霧化噴劑,告訴家長必須每天都給孩子按時用,也交代了不按時用藥可能出現的危險。

後來孩子的爺爺奶奶看到藥盒上寫着“吸入性糖皮質激素”,雖然不懂醫,但看見“激素”倆字就很敏感,擔心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就擅自做主沒給孩子用藥,於是悲劇就發生了。一天早晨,爺爺奶奶醒來時發現孩子因爲哮喘發作死在了衛生間。

哮喘到底是怎麼得的?

爲何哮喘患者不堅持用藥會有生命危險?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得先弄清楚哮喘是怎麼得的。

10歲男孩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離世,得了這種病喫藥比喫飯重要

呼吸道示意圖

遲春花教授說,我們的呼吸道從鼻口向下延伸(如上圖),依次會經過喉、氣管、支氣管,支氣管分別向左右兩側延伸,分出左、右兩主支氣管,左、右主支氣管又繼續分出很多樹枝一樣的細小分杈。

10歲男孩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離世,得了這種病喫藥比喫飯重要

這是一張支氣管橫截面圖。健康人的支氣管管壁長得很均勻,管腔也非常通暢。而哮喘患者的支氣管,平滑肌增生以及支氣管管腔中的分泌物(即痰),會使管壁變窄,從而阻礙了我們的呼吸。爲什麼哮喘患者這層平滑肌就會變厚呢?因爲哮喘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變態反應。

所謂變態反應也叫超敏反應,是指免疫系統對一些本來對機體無危害性的物質,如花粉、動物皮毛等過於敏感,發生免疫應答,對機體造成傷害。

人們日常遇到的皮膚過敏,如皮膚騷癢、紅腫、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就是一種變態反應。

10歲男孩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離世,得了這種病喫藥比喫飯重要

正常人吸入再多的花粉都不會有事,而過敏性哮喘患者只是吸入了一點點花粉,支氣管就會發生過敏反應,導致支氣管黏膜下炎症細胞浸潤、管壁平滑肌痙攣、管腔分泌物增多,患者很快就會出現喘息、胸悶、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症狀。

當哮喘患者的支氣管不斷受到過敏原等刺激,但是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長期治療的時候,管壁就會越來越厚、管腔越來越狹窄,嚴重的支氣管管腔狹窄會將導致生命危險。

10歲男孩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離世,得了這種病喫藥比喫飯重要

遲春花教授提醒:有些患者對治療哮喘的主要藥物——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有誤解,認爲這一類藥物“有成癮性”。

這類藥物目前常用的包括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能夠抑制哮喘患者氣道內的慢性炎症,從而控制哮喘症狀,預防哮喘發作,還可以改善肺功能,預防哮喘致死。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與其他口服、靜脈、肌肉注射的激素不同,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極低,主要在呼吸道黏膜局部起作用。

臨牀研究也發現,在醫生推薦的劑量下使用,極少出現因用激素所導致的全身副作用。

文章出處:子琳著《京城名醫坐診:治好常見病,你該這麼辦》

10歲男孩擔心藥物副作用擅自停藥離世,得了這種病喫藥比喫飯重要

子琳

資深醫療媒體人,醫學科普作家,TopMD平臺創始人,《約吧大醫生》、《老師來了》欄目出品人、主持人,多檔健康節目製片人。

兼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科普防治專委會委員、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醫學科普訓練營講師團首批講師、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媒訓練營講師團首批講師。

經歷與成就:原北京電視臺健康節目導演。2017年出版《京城名醫坐診:治好常見病,你該這麼辦》獲得國家衛計委宣傳司指導、《健康報》主辦的中國健康科普創新大賽十佳網絡人氣獎,2018年獲得科技部、中科協、國家衛健委頒發的新時代健康科普徵集大賽全國十佳科普圖書獎。2018年出版《醫療圈開講》、《你不瞭解的胃癌》,獲得2018中國醫界好書十佳醫學科普圖書獎項。

做客北京廣播電臺交通廣播及CCTV《科技之光》,受邀到各類學術會議爲醫生做醫學科普寫作技巧講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