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九點半/文

大家都知道,抗戰時期八路軍武器裝備是很差的,別說和日軍比了,就是和國軍相比,也要差很多。八路軍使用的武器,除了在戰場上繳獲外,也會有自己的兵工廠製造,而當年的兵工廠可不像現在,所謂的武器製造專家,其實都不是科班出身,大多是自學成才,比如新中國的第一代兵器製造專家吳運鐸,他的成長經歷就很傳奇。

吳運鐸

吳運鐸1917年生於江西萍鄉安源煤礦。說到安源煤礦,瞭解些近代史的人都不陌生,它是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的策源地,很多礦工後來都成長爲共和國的高級將領。吳運鐸的父親便是安源煤礦的職工,由於煤礦上有很多機械設備,吳運鐸6歲開始便有幸接觸到了機器,併爲之着迷。

吳運鐸在礦工學校讀完小學後,被迫輟學回到湖北老家,在當地的煤礦做了一名學徒,從1931年到1937年抗戰爆發,6年間吳運鐸利用在煤礦工作的間隙,開始自學研究機械知識,並且成爲煤礦裏的機器修理能手。抗戰爆發後,吳運鐸便參加了新四軍。

吳運鐸(左一)和戰友

新四軍在皖南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座軍械修理廠,在這座修理廠中,吳運鐸開始了他的軍工生涯。在一無資料、二無材料的情況下,吳運鐸利用簡陋設備,帶領7個學徒,研製出了槍榴筒、37毫米平射炮、定時踏火各種地雷,爲新四軍的抗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每年吳運鐸的兵工廠爲前線生產出60餘萬發子彈和各種武器彈藥,武器製造危險性極大,他先後4次重傷,全身被炸傷200多處,4根手指被炸斷,左眼被炸瞎,一條腿也被炸斷,因此也被譽爲“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新中國成立後,吳運鐸被安排到蘇聯養傷,同時學習蘇聯的高炮技術,回國後先後擔任包頭447廠首任總工程師、一所所長、五機部機械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成爲新中國航天工業的奠基人。

在兵器研製過程中,吳運鐸還寫了幾本小說,特別是1952年寫的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更是賣出了700萬冊,還被十幾個國家引進翻譯,影響巨大。聽書名很多人可能以爲這本小說就是在歌功,其實並非如此,他主要記錄了吳運鐸的真實成長史和他這個僅有小學文憑的人是如何成長爲武器製造專家的,可以說是吳運鐸的逆襲史。

吳運鐸

1991年吳運鐸病逝,享年74歲,臨終前他立下“三不遺囑”:死後不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不保存骨灰。這位共和國的兵器製造專家以這樣的三句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現在咱們國家的武器裝備各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更不能忘記吳運鐸老人,這位新中國第一代的武器製造專家,雖然他們製造設計的武器還很簡陋,殺傷力很弱,但實現了自主武器零的突破,是軍事工業當之無愧的第一代巨人,致敬!

吳運鐸

歷史九點半,每晚與你一起讀“小人物”的英雄歷史,歡迎留言、轉發、收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