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写竹书被喷,网友:求你放过它们,别祸害无辜

古人用竹简写字,那是因为还没有纸。今人在毛竹上写毛笔字,不是因为纸,而是为了其他。写毛笔字本来很简单的事,为什么搞出这么多花头?

因为有的人就喜欢搞花头,花头越多名气越大。

这方面,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就好这一口,名曰探索。就是喜欢现场表演,跳着舞步书写,而且独创了一种书体叫乱书。

这两天,被网友扒出来又“自创”了一种书体叫“竹书”,就是在毛竹上写乱书。

原来这是他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二日,在深圳搞的一场“王冬龄——竹径”展。

从他向媒体公布的数据看,这次他至少写掉了770株毛竹。

王冬龄有个习惯,他喜欢把创作的情况都写在日历记录本上。具体的记录是这样的:

“14号55根,18号88根,19号118根,21号138根,23号170根,24号结束185根。前后差不多近20天完成创作,还剩16根是留到深圳展厅与开幕现场完成。”

这里就是770株毛竹。

而王冬龄写竹书,是从6月5日开工的,并不是从14日开始的。

“开始的几天都用小笔写,其文字一般一二百字。最多是写赵孟𫖯《竹赋》近三百字,写一个多小时。后来看效果,还需要一些字数少的,这样主要写七律、五律、七绝及五绝这样字数的内容,开始进度较慢,后来速度就快多了。”

6月14日至5日之间,他写了多少毛竹没有记录,具体数据外人也不知道。

就按770株毛竹来计算,一亩毛竹能产200株左右,他这一场展览写掉了至少4亩毛林的产量。而且毛竹一般都是8年以上的才砍用,一片竹林砍伐后每亩也只留150-200株。

王冬龄写掉的4亩竹林有多大?比6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还要大!是2666多平方米。

当然,这对竹农来说,是好事,竹子卖了就有了收入。

问题是,王冬龄用了这么多毛竹,写出来的书法还是乱书。

对此,网友们纷纷吐槽,这简直是毁坏森林吗?

更有网友说,“求你,别祸害无辜的毛竹了。”“放过它们吧,别侮辱这些可怜的竹子了!”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关注留言。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