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18年1-10月份,國內車市持續走低,陷入冰河期,幾乎所有的品牌都在降價求生,這個時候入手或許是最佳時期,原因簡單直接,因爲價格已經是降到裸泳的地步,在懸崖邊上求生的經銷商和主機廠,幾乎已沒有退路。這個時候的性價比是最高時期,可是作爲消費者,你會出手嗎?

答案也很簡單,幾乎不會,國內的消費者歷來就不是理性那一撥,幾乎都是跟隨者,買漲不買跌是根深蒂固的習慣,不會理性的對自己的消費進行判斷,所以纔有那麼多的營銷車型、概念車型一時之間紅透一時。看看十一出行堵在路上的電動車的窘態,在看看這幾年對於電動車概念的無邊追捧,還有那些大把燒錢的奇葩PPT造車,你就能夠摸到一些現今消費者的脈搏,那就是跟風趕時髦,至於自己究竟需要什麼,對不起,我自己也不知道。

當時代被跟風式的消費模式籠罩,整個社會的步調也會變得無比浮躁,企業無心於產品的細心打造,也無興趣對於研發精益求精,而是趕時髦,什麼流行我就做什麼。前瞻性的研發投入更是被笑話成傻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回頭再來看看產品,這幾年流行的都是套路化的一些所謂科技配置,而對於機械層面的進步幾乎是停滯不前的,產品層面更是沒有幾款令人真正的眼前一亮的車型出現。都是在所謂的客戶需求面前繳械投降,流行大嘴造型,那就集體大嘴,流行家族史DNA,那就給你販賣L、XL、XXL只有大小號區別的車型,至於哪個是什麼車型,絕對讓我這樣行業打滾幾十年的也傻傻分不清。

「二三里專欄之蔥哥侃車」冰河期來臨,是消費者不買嗎?

都是一個平臺的產品,換個合作對象就生產出幾個不同的孿生兄弟,至於是不是原汁原味的產品引進,只要扣個專爲國內市場研發的帽子,在穿套大家喜歡的外套,就妥妥的齊活了。這是國內消費者給慣出來的毛病,也是國內市場機制管理不到位的缺陷,當然,更是衆多廠家投機的一種具象。但出來混,終究還是要還的,在今年消費大環境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一直拉動車市向前的發動機開始乏力,消費者的消費因爲手裏的錢來得不易,開始花起來沒有以前那麼衝動了,對於產品的選擇雖然也還是霧裏看花,但花起來更小心、更謹慎卻是真實的。1-8月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大幅上升就是現實的寫照,雖然有自主品牌提升向上的事實,但消費更理性,消費力降低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費的多元化開始萌發的更加徹底,產品還是決定未來能走多遠和活下去的唯一真理,回到正途吧,做好產品,別在賺錢的路上一意孤行,爲了賺錢,可以使用黑心棉,爲了賺錢,可以把防撞梁拿掉,爲了賺錢,可以對於召回置之不理,事實證明,對於與人民爲敵的,最終都會被人民所拋棄。

2018,對於那些還一心一意賺錢的,走好,不送!

(王聰 中國汽車諮詢行業指導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