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一期一會,生活在當下,留筠雅集,依偎滇池西山,高朋滿座,庭院幽深,列坐回廊,靜享雅趣。

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2019年3月23日,由雲南留筠館和青雲香舍主辦的一場沉浸式庭院雅集,在雲南留筠館如期舉行,150餘名文化名流、傳統文化愛好者在留筠館內伴隨着民樂雅音,靜賞了京劇選段、大漢薰香、國服走秀、宋韻四雅及古風歌曲等節目,藉由雅集的體驗,不僅親近傳統文化,融入古風雅韻的情境,還感受一種懷古幽思、清曠真趣的心境。

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雲南留筠館藝術總監楊蓉女士在致辭時說,雲南留筠館是由黃文先生創立,寓意是保存文脈、留住文化的根,在雲南、墨爾本、新加坡三地設立,致力於搭建文化研習、建築賞析、收藏品鑑、話劇演出、影視製作的“文化會客廳”。今後還將陸續推出人文雅集、原創話劇、影視沙龍等活動和演出,以及“思享昆明”文化會客廳短視頻節目。

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五個年輕女子,身着青花紋飾的旗袍,或吹笛子,或拉二胡,或彈古箏,或彈琵琶,在留筠館的戲臺上合奏一首首民樂曲目,輕快悠長的絲竹之音迴盪在整個庭院,拉開了“留筠雅集”的序幕。

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來到中國的庭院,怎能不聽戲曲。京劇乃中國戲曲藝術之集大成者,被視爲中國的“國粹藝術”,2010年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目錄。本次雅集,由楊延輝、蔣佳潤兩位青年京劇演員帶來的傳統京劇摺子戲《四郎探母》的選段《坐宮》,展現了楊四郎與鐵鏡公主的一段對唱。兩位演員的京劇扮相瞬間驚豔了全場,而抑或清越委婉,抑或遒勁洪亮的唱腔,加上細膩生動的表演,贏得在場嘉賓的陣陣叫好和鼓掌。

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從先秦的燔木生煙,到大漢的博山爐暖;從隋唐的盛世流芳,到宋元的巷陌飄香;從明清的羣香縹緲到近代的香消煙冷,香文化伴隨中華文明走過五千年的歷程。隨着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越來越多的香學愛好者研習香文化,讓傳承千年的香文化煥發生機。本次雅集的聯合主辦方,國內知名的香學研習機構—青雲香舍帶來了《大漢薰香》的節目,伴隨着雅樂,青雲香學六階行香師如雲老師攜兩位學生緩緩地走至香席前落座,悠然行香,整個過程充滿儀式感,蕩氣迴腸。據悉,青雲香舍由莫非先生創立,以推廣傳統香文化爲己任,提倡香中之美、香中之養、香中之道的生活方式。

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點茶、焚香、插花、掛畫,是宋代文人的生活“四雅”,由青雲香舍的秋秋老師、丹巖琴館創辦人賀紅剛老師、彥昕茶道的創始人李彥昕老師、本宮美學館的創始人芯雅老師共同演繹的《宋韻四雅》也是本次雅集的一個亮點。焚香重嗅覺之美,品茶重味覺之美,插花重觸覺之美,而掛畫則重視覺之美。一場四美合一的“宋韻四雅”與留筠館的古雅庭院融合,相得益彰,在場嘉賓慢慢品味宋代文人雅士頗具風雅的生活美學。

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緊接着一場經典的國服走秀,將本次雅集的沉浸式體驗推上了高潮。八位模特身着由名袖國服提供的傳統服裝——新中式旗袍,依次環繞庭院戲臺、迴廊,徐徐走來,風起衣飄,緩帶輕裘,婀娜搖曳,宛如蝴蝶翩躚,耐人回味,讓人不禁想起那句詩詞:“緩帶輕裘總如雲,飛花落落簇蝶羣。”新中式旗袍的典雅婉約、優雅精緻的特點,藉由模特完美演繹,充分地展現了東方女性溫婉典雅的含蓄之美。在場嘉賓屏住呼吸,拿出手機搶拍自己心目中心儀的那位女神。名袖國服的創始人潘俞君也在現場與來賓們共享國服的魅力。

一期一會 留筠雅集

國服走秀節目結束後,庭院裏響起熟悉的歌曲——《知否知否》,兩位歌者深情演唱,讓在場嘉賓重溫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久久縈繞在腦海裏的片段。本次雅集,還穿插了兩次抽獎,由協辦方提供的精美的禮品,包括香品、茶品、紫陶等,都讓在場的來賓不亦樂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