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何苏轼和司马光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原因是这样的。

王安石变法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大家都知道王安石实行变法完全是为百姓着想,但是为什么苏轼和司马光对此事极力反对呢?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真相。

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谁让他实行的变法呢?这背后真正的主角其实是皇帝宋神宗,是他当初反复约见王安石,鼓励他实行变法的。然而可惜的是,这场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结果呢,大家都把变法失败的责任推到了王安石的头上。

那么,宋神宗为什么要变法呢?大家都知道,宋神宗是宋朝的第六位皇帝,到了他这一时期,宋朝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大家可以这么想一下,一台机器不停地运转了一百多年,自然也就老化了。再者,吃国家饭的人员越来越多,财政已经周转不开了,同时呢,周边的一些效果时不时地还打打停停,再加上国内已经有些百姓开始造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宋神宗不得不变法。

其实宋神宗即位时才二十岁,正处于想干大事成大业的年龄,因此,面对眼前的这一烂摊子,宋神宗按捺不住了。于是,他把王安石从地方调到了京城,任他为高官,让他全权负责变法的事情,变法发生在熙宁年间,再加上总负责人是王安石,于是这场变法就被叫作“王安石变法”。

其实王安石变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发展军力、发展农业、增加百姓收入等,针对这些棘手的问题,他推行了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将兵法等等,你还别说,这一系列举措真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既然变法的效果不错,那么苏轼和司马光为什么还反对呢?这是因为改革虽然好,但是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好心办了坏事。比如,推行青苗法,就是政府成立一个国家银行,春耕的时候给农民放贷款,秋后才收本付息,这样似乎还不错。但是,本来是让农民自愿贷款,实际上在推行过程中变成了强行贷款,而且利息还很高,这样一来农民的负担反而更大了,老百姓自然也就一肚子怨气。

再比如募役法,把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的举措改成了由政府雇人承担,不愿意服差役的农民按照贫富交纳免役钱,后来清朝的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就是募役法的翻版,初心是好的,目的是让老百姓从差役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农业。但问题出现了,一方面农民当然不愿意服差役,但是没有钱交纳免役钱;另一方面,原来当官的都不需要服役,现在要交纳免役钱,这不是得罪了地主官僚吗?

因此,苏轼和司马光反对变法也就是这些原因,王安石的变法得罪了地主官僚阶层,最终变法失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