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1908—1984),原名解如川,又名解沛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首。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高级中学。毕业后被东北军选送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步兵科学习。1930年毕业后回国,加入东北军,同年秋任天津市保安总队队长。11月下旬当日军炮击制造天津事件时,曾率保安总队进行了英勇反击。后曾任张学良副官。

1936年在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军部参谋处任二科(侦察科)中校科长。曾三次被张学良派赴两广密见李宗仁、白崇禧,联络合作抗日。西安事变发生时,他密传张学良亲电,使驻兰州的东北军部队及时参加抗日行动。1937年2月任中共东北军上层工作委员会委员,随东北军东调。

抗日战争初期,随军参加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1939年初任第五十一军一一三师三三七旅上校副旅长。同年夏任第一一四师少将参谋长,并任五十一军工委书记。长期在东北军中秘密从事统战工作,为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做出了贡献。1940年6月奉命到延安,先后任军委情报部第三局局长、军事训练班秘书长、八路军第一二O师三五八旅参谋长、吕梁军区参谋长等职,参加敌后抗日战争,被选为七大代表。

1941年,解方将军赴延安,公开身份。毛主席接见将军;毛主席说:“你回家了,解放了,就叫解放好了。”将军遂改名“解方”。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兼参谋处处长,辽北军区副司令员、辽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纵队副司令员、第十二兵团参谋长等职,参加解放东北和进军中南的一系列重大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部教育处处长并兼中南军政大学教育长,第四十军副军长。1950年10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参与第一至五次战役的指挥,并作为朝中方面代表之一参加开城停战谈判,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建立了功勋,荣获朝鲜一级国旗勋章两枚。

回国后历任军委军训部副部长,越南停战谈判顾问,南京军事学院科学研究部部长、副教育长,高等军事学院教育长、副院长,后勤学院副院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

在解方将军逝世25周年时,吉林省东丰县小四平镇于2009年9月12日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方将军塑像落成揭幕仪式。东丰县主要领导参加落成揭幕仪式。

尽管解方将军从少年时就离开东丰县小四平镇外出求学,投身革命,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故里。晚年拿出补发工资为家乡建了一座可容纳500余人的大礼堂,用于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为更好地纪念解方将军,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激励后人奋发图强,把小四平镇打造成青少年和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强阵地,小四平镇政府从近几年开始着手建设解方将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四平镇榆树村赵氏家族知道此事后,自愿捐出资金和物质,用于建设解方将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方将军塑像就是由赵氏家族出资建造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