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農曆八月十九,是鹽山縣東帽圈村古稀老人張玉良和魏鳳娥金婚紀念日。聽說當地一家愛心婚慶結構要爲金婚老人舉辦慶典活動的消息後,這對老夫妻欣然報名,兩位老人要圓穿婚紗、喝交杯酒的夢想。

說起當年,魏鳳娥感慨萬千。50年前,魏鳳娥在孃家鹽山縣孟店鄉孫莊村當赤腳醫生。當年,有人給她介紹對象,說男的是一個賣“鹽和土鹼”的小夥子。這天,聽說這個小夥子來她村做買賣,爲了一探究竟,魏鳳娥便花一毛五分錢買了一斤“土鹼”。到家後,她用桿秤一稱,分量很足。她自言自語:“這位小夥子長相不錯,心挺公平,人還實在,找這麼個男人也行。”後來,走完相親的程序,這門親事就基本定了下來。

結婚那天,男方借了一輛“飛鴿”自行車,把魏鳳娥接到了家。剛進婆家門時,張玉良家有9口人,一家子喫飯,飯桌上基本是一碗大醬或一碗鹹蘿蔔條,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

後來,靠着張玉良和魏鳳娥的勤勞,日子逐漸好了起來。這些年,張玉良和魏鳳娥又搞起了加工業,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也都有很好的工作,全家小日子過得比蜜甜。

魏鳳娥說:“我和老伴兒已過了大半輩子了,幾乎沒打過架。原因就是兩人相互信任和理解,摩擦總是有的,多說幾句理解的話就行了。還有就是要寬容,不要爲小事斤斤計較。”

張玉良和魏鳳娥這對金婚夫婦一起走過了漫長的半個世紀,的確讓人心生羨慕。他們同甘共苦,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了愛的意義,也贏得了鄰居們的一致讚美和兒女後輩的尊重。

(燕趙都市報 通訊員 王洪勝 記者 韓澤祥 文/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