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仍有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秘闻,斯大林长子雅科夫被纳粹生擒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斯大林与雅科夫关系紧张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当儿子被纳粹抓住,斯大林真的就没有想过营救儿子吗?

命运多舛的领袖之子

雅科夫出生后没两年,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斯大林的结发妻子斯瓦尼泽。尔后斯大林又被沙皇流放,这使得雅科夫的童年教育成了一大问题,或许这也成了他与父亲关系紧张的一大原因。

14岁后,雅科夫来到莫斯科,同父亲、继母阿丽卢耶娃和继母的两个孩子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生活环境,更使得雅科夫同斯大林之间的裂痕加深。

雅科夫大学毕业时,迎来了二战的爆发。1941年5月,雅科夫作为第14炮兵师的一名中尉随同部队向西进发,抗击入侵的德国纳粹。

在一次战斗中,第14炮兵师被纳粹重重包围。坚持了几天后,部队被打散,雅科夫失踪。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苏军士兵都被俘虏了,有许多人还是从包围圈中逃了出来。据资料记载,士兵们曾希望将身陷重围的雅科夫营救出来,但最终未果。

雅科夫失踪的消息传来,苏联高层震动,一纸命令被送到前线司令部,内容是必须找到雅科夫。于是,从5月20日开始,寻找雅科夫的行动展开了,而雅科夫失踪则是17日的事。至于搜索行动的规模,没有资料介绍。4天后,搜寻行动负责人战战兢兢地报告,搜寻行动没有任何结果。

斯大林曾出手相助

雅科夫被俘的消息在第一时间被传回莫斯科,并通知给了斯大林本人。

据朱可夫在回忆录中描述:斯大林慢慢地在房间中走动着,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雅科夫逃不掉的,法西斯会杀死他”,“他们会把他单独关押,他们会鼓动雅科夫背叛祖国”,“不过雅科夫就是死也不会背叛的”。

这段叙述证明,在儿子的生死关头,斯大林有着怎样的内心感受,以及苏联领袖对自己的儿子有着怎样的了解和信心。

接下来的一切,大部分史书中都有记载:7月20日,德国人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他们俘虏了斯大林的儿子,8月16日斯大林签署所有被德国俘虏的苏军士兵和军官都是叛国者的第270号密令,以及德国人假借雅科夫的名义给斯大林去的信和柏林的技术人员伪造的雅科夫向德国人投降的照片等等有趣又充满神秘感的历史。

除了这些,到雅科夫1943年4月15日生命结束之前,在史书中还能找到有关雅科夫的种种记载,唯独没有苏联领袖斯大林派部队营救雅科夫的材料。难道这位苏联领袖冷血到这种地步了,居然对亲生儿子的生死无动于衷?这一直是历史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在坊间,一直流传着斯大林曾经派特别行动队营救雅科夫的传言。但是,如此久远又如此敏感的秘密行动的历史材料,是极难留到现在的。“营救雅科夫”的行动就这样一直处于传言和历史之间的灰色地带,人们都知道这件事情,但都不能确认其真实性,直到一位名叫科捷涅夫的老兵向《独立军事评论》记者讲述了营救雅科夫的行动。这位老兵的讲述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因为他就是当年这一行动的参与者。

首次行动遭泄密?

按照科捷涅夫的回忆,莫斯科方面为营救雅科夫的行动计划了好长时间。而当任务被派下来时,行动队队员们根本没有深究是谁下达的任务。而在挑选行动队队员时,看重的是一些基本素质:理性、力量、冷静、勇敢、果断、坦然面对死亡、誓死保守秘密,等等。

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队员开始了艰苦的培训科目。他们着重对跳伞、射击和搏击术等一系列技能进行了训练,还掌握了根据声音和光亮来判定、摧毁目标的技术,以及各种姿势下的射击,等等。

同时,苏军情报部门还利用种种情报,为行动队仿造了一座德国集中营。在里面,1 1名优秀的年轻特工仔细研究了集中营的方位,分析了看守的弱点。他们假设了许多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找出解决每一个意外的处理方法。其他的诸如悄无声息地干掉看守冲入集中营、联络密码、接头暗号,与后方的通信保障等细节就更不在话下。

值得一提的是,出发前,队员们被告知,他们将在行动结束后受到斯大林的亲自接见,这个消息让小伙子们感到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誓死完成任务。

在一个目前仍不能确定日子的午夜,行动小组出发了。他们顺利地在敌人腹地实施了空降。藏起了降落伞后,开始向集中营进发。这一过程没留下一丝痕迹。在离集中营约12公里处,他们开始观察和判断。经过长时间的刺探,行动队最后发现,雅科夫已经在一天前被转移到另一个集中营了。

事态的这一发展,似乎印证了某一个传言中有关营救雅科夫行动失败的说法。按照这一说法,在莫斯科总部内存在着一个“德国卧底”,正是他将秘密行动的消息通知了德方,让德国方面得以提前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雅科夫遇难后,斯大林就将自己的儿媳妇、雅科夫的妻子梅策尔关了起来,理由是,怀疑她向德国方面透露了行动队的消息。但在几年的关押后,斯大林又将梅策尔放了出来。

回头再说行动队。发现雅科夫已经被转移之后,队员们只能返回总部。但是,此时他们已经身在德国腹地,而且,其行踪又很有可能被纳粹所掌握,所以,回家的旅程异常艰辛。

事实果然是这样的。一路上,行动队遭到了数轮袭击,伤亡惨重。科捷涅夫成为幸存者之一。他回忆称,没有一个人被俘虏。

不过,尽管数人牺牲,斯大林并没有向军官们所说的那样接见这些幸存的队员们。但是这些人在战后获得了一定的物质补偿。比如科捷涅夫就在莫斯科获得了一套免费住房,拨给他住房的命令是斯大林亲自签署的。

二次行动仍无收获

种种材料表明,除了科捷涅夫参加的这次行动,另外还有一次同样以营救雅科夫为目标的行动。当然,如同前面那次行动一样,组织者不详,但营救的时间被确定为1942年。

1995年,西班牙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伊巴露丽的回忆录在布鲁塞尔出版。书中披露,1942年,曾有一支小分队被派往前线,营救当时被关押在萨克森豪森的雅科夫。按照此书的记载,行动以失败告终,其中一名西班牙人也参与了此次行动。此书出版后,并没有人站出来加以证实或否认。

由此看来,为营救雅科夫,苏军至少组织过两次特别行动。一次是当雅科夫还被囚在吕贝克附近时,正是科捷涅夫所经历的那次。第二次则是在雅科夫被转移到萨克森豪森后,伊巴露丽回忆录所述的那次。

当然,人们不排除还有其他的营救行动,但其结局毫无疑问都是以失败告终。最终,雅科夫于1943年牺牲。

人们现在只知道斯大林和雅科夫之间那种紧张的父子关系,以及斯大林拒绝用纳粹德国元帅鲍卢斯来交换自己的儿子(注: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鲍卢斯被苏军俘虏,纳粹德国曾提出用被德军俘虏的斯大林长子雅可夫·米加什维利换回鲍卢斯,被斯大林拒绝),却不知道这位苏联领袖也曾对儿子出手相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