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歷史上,很多哲學學人也曾追問過,並試圖通過哲學做出回答,不過,我沒見到令我信服的回答。

不瞞你說,我精研過哲學,又浸潤心理學多年,對“我是誰”這個問題的思考,我覺得從心理學角度來解讀最佳。

拉康的鏡像理論說,我們在鏡子中看到的是個假我,或者說是表象我。

那真正的我在哪呢?

我是誰?很多哲人追問過

羅丹雕塑 思考者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講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社會化”。社會化指的是一個人自誕生之日起(也有的說自孃胎始),逐漸成長成一個社會人的過程。

在一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中,他接受了外界各種各樣的信息觀念,這些信息觀念可能來自父母、老師、朋友、書本、傳媒等等,同時,在與生活環境互動過程中他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心理體驗,這些他接受的信息觀念連同他獨特的心理體驗,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精神自我。

社會化的過程中,精神自我基本上是被動成型的。

這個精神自我就是真正的我。

當一個人,真正開始獨立思考,並開始梳理精神自我時,一個具有完全獨立人格的我也就開始形成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