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享汇”第七本,我们继续读史。这次不单是货币史,而是透过博物馆里的藏品,了解《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

从经济学角度重新认识文物丨《阅享汇》第七场活动回顾

玉璧到底是不是货币;青铜的使用属性就只是祭祀吗;比起丝绸,茶叶的高附加值与延伸产业链之长,是让它能更加胜任贸易顺差的主角吗?

——这些问题,除了在书中留下了许多脑洞可能,也让所有读完了全书的听众,耳目一新

从经济学角度重新认识文物丨《阅享汇》第七场活动回顾

与往常一样,现场活动既考验嘉宾的功力,也考验受众的知识储备。虽然书名唤作“极简”,但要完全读懂其实极不简单。

作者本尊,上海博物馆的张经纬研究员一上台,就被台下一束束如炬的目光,逼出了十二分的内力。从博物馆的藏品,到日常的工作细节;从一段段书中的故事,到一幅幅ppt里的图片,细细解答,款款道来。

从经济学角度重新认识文物丨《阅享汇》第七场活动回顾

这里要墙裂推荐虹口区图书馆的各项设施与服务:虽然时值周六,可阅览室、自习室里仍然座无虚席;三楼剧场中,舞台、灯光、音响一应俱全。现场216个座位统统坐满,走廊里临时还加了不少椅子。

从经济学角度重新认识文物丨《阅享汇》第七场活动回顾

由于我们提前一个月预告,给大家一个月时间来读这本书,所以默认到现场的朋友都已经认真读过了书,都会带着问题和独立思考来与作者交流,所以现场演讲的内容常常会“豁边”,会“超纲”。那些没有好好看书贸然参加的就悲剧了,当嘉宾抖出包袱时难免一脸懵逼颇为尴尬,不过更多阅友则露出释迦拈花时迦叶尊者般会心的笑容。

从经济学角度重新认识文物丨《阅享汇》第七场活动回顾

——此情此景,让虹图的周副馆长颇为感概:你们是真的在读书。

活动一结束,三十多本《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纷纷伸向作者,可怜已经预签过5000张印刷纸的张经纬,拿了读者钢笔,继续疾书……更有不少阅友直接拖住张经纬,不断探讨沟通。

从经济学角度重新认识文物丨《阅享汇》第七场活动回顾

一个月读一本书 一群阅友在上进

“阅享汇”第八本书已经确定——《荣宗敬传》,由上海纺织博物馆荣誉馆长、本书的主编蒋昌宁先生担任嘉宾主讲。

从经济学角度重新认识文物丨《阅享汇》第七场活动回顾

荣宗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1901年起与胞弟荣德生等人先后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创办民族工业,至1931年,荣氏兄弟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家,分别约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量的1/5,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荣宗敬故居,位于上海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靠近南京西路。其侄儿荣毅仁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

蒋昌宁先生是上海纺织博物馆筹建工作主要负责人之一,2009年起任上海纺织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对荣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乃至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史如数家珍。我和包包也曾专程赴上纺博拜访了蒋馆长,蒋馆长才思敏捷、观点犀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受益良多。

有意当面与蒋馆长互动交流的朋友请从速报名(在微信公众号里发送“阅读”字样,推送报名表)

郑重提醒:“阅享汇”——报名很简单 入坑需谨慎

4月下旬,我们在上纺博恭候

(上海纺织博物馆澳门路150号)

作者:张曙

编辑:侯忆枫

监制:王俊稷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第一财经广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