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比農藥藥劑、快速規劃飛行路線、無人機噴灑農藥……10月20日,湖南長沙多臺無人機起飛、一絕高低,不過,這次比拼的並不是“花樣”秀無人機特技,而是無人機植保作業的效率和完成情況。

這是大疆農業2018第二屆飛防英雄賽南區總決賽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30名選手在結束了兩天的訓練營後決出最終勝負,來自四川的吳國平獲得最終冠軍。

這樣的場景並非僅僅出現在湖南。大疆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黑龍江,2018年的飛防作業畝次將突破3500萬畝,較2017年增長2倍多,其中,大疆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突破2400臺,作業面積則突破2700萬畝次;在新疆,大疆農業主導的棉花脫葉劑作業“千團大戰”啓動,並於10月12日作業達1063萬畝次……

放大到全國,截至9月3日,大疆植保無人機2018年國內累積作業面積正式突破1億畝次,累計飛行距離可繞地球598圈。自2015年深耕農業領域以來,大疆已逐步搭建起人才培養、技術研發、聯合藥企研製適配藥劑的產業鏈閉環。爲何大疆要進軍農業這一需要“長跑”的市場,舉辦飛防英雄賽的初衷是什麼?其又將如何讓更多人加入植保行業,讓飛防產業發展良性循環?

“新時代農民”有了高科技裝備

大學畢業後,除了選擇紮根北上廣深之外,還有一部分年輕人回到家鄉,他們中的一部分成爲“新時代農民”。與老一輩不一樣的是,這些“80、90後”熟悉互聯網語言,對新技術保持一定的好奇心,甚至“打農藥”這一傳統務農項目,也有了無人機等科技元素的加持。

這樣的趨勢,從一場比賽上便可初見端倪:本屆飛防英雄賽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多名選手報名,其中80、90後佔參賽人數的80%,成爲植保無人機飛手主力軍。

“老一輩的‘打藥’經驗無法應用於無人機上,我們希望通過實地競技,讓選手對植保無人機作業有全面的瞭解,把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帶到田間,向更多人普及和展示。”大疆創新高級總監謝闐地表示,人才培養需要無人機廠商、藥企以及一線農資站共同參與,要成爲植保無人機廠商的共識。

在一張大疆提供的中國植保無人機用戶分佈地圖上,記者看到,新疆及東北三省等地用戶數較爲密集,而在廣闊的中原地帶,植保無人機的使用則顯得較爲稀疏、分散。

謝闐地直言,農業之於大疆,最大的意義是社會價值和科研價值。“要讓無人機在嚴苛環境下完成任務,需要我們的技術不斷迭代升級,這是大疆這一‘研發型’公司樂意去做的,也是無人機應用於其他領域可能不會面臨的挑戰。”他說,儘管農業無人機領域的商業價值目前無法凸顯,但大疆依然會堅持做這件事。

人才是產業發展基礎所在

據瞭解,飛防英雄賽是由大疆農業主辦,並面對全國植保無人機飛手的理論培訓、維修、作業效率競技大賽,其最終目的,是爲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培養儲備人才的平臺。自9月18日發起報名後,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多名選手參與了線上預選賽。經過一輪爭奪後,成績最優的60名選手,按照所屬區域,前往哈爾濱(北區)、長沙(南區)兩地參與訓練營,並對終極對抗賽發起最後的衝刺。

在謝闐地看來,“人”是推廣植保無人機的關鍵要素。“設備、藥劑、土地等都準備好了,落到一線執行,還是需要懂技術的人才”,他表示,產業發展,人才先行。對於國內剛剛起步的飛防產業而言,人才培養無疑是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礎。

大疆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舉辦飛防英雄賽這類型的公益賽事,爲中國飛防產業培育與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並激發社會各界關注農業植保飛手的培養與梯隊建設,正是大疆助力中國飛防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式。

“大疆願意作爲各行各業的鋪路石,向所有藉助大疆技術來實現夢想的合作伙伴開放合作,在農業領域也是如此。” 謝闐地說,大疆希望成爲橋樑爲行業搭建基礎,“這個變化可能很長,甚至是一代人的事情”。

知多D:

大疆植保無人機培訓課程受衆達“10W+”

近年來,除了舉辦飛防英雄賽這樣的大型賽事外,大疆還聯合慧飛培訓推出了一系列的植保無人機培訓課程,並將慧飛培訓點下沉到各個鄉鎮,方便農業一線用戶接受培訓。截至2018年9月,大疆聯合慧飛推出了超過200課時的線上培訓課程,參加課程的人次超過10萬次。

在大疆創新看來,大疆農業所產生的社會價值與產業價值已遠高於其業務收入。記者瞭解到,中短期內,大疆仍將專注於植保無人機產品本身,並希望通過提供更高效率,更多服務解決方案的無人機產品,吸引到更多農戶、植保隊、農藥廠商、科研院校參與其中,各展所能,共同構建更大的飛防植保生態系。

【記者】蘇梓威

【作者】 蘇梓威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圳市~南方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