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不止有奇葩腦洞,五毛特效,還隨時都能給你來一段舞蹈。

不得不承認,有時嘉神還挺喜歡看印度舞的,尤其是有顏值超高的妹子。

寶萊塢認真起來,就會拍出《誤殺瞞天記》這樣的好片。

這部新片,也同樣如此。

《看不見的旋律》

究竟多厲害,往下瞧:

它名列印度2018年電影十佳榜首,IMDb評分高達8.9,豆瓣8.3。

雖然印度人向來有自發做水軍的優良傳統,不過這部電影的評分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因爲在不能刷分的爛番茄上,新鮮度高達100%。

要評選2018年世界懸疑電影十佳,絕對有它的一席之地。

這部成本僅450萬美金的電影,在印度上映6周便拿下了1.4億美元票房!

妥妥的又一小成本黑馬!

在豆瓣也有不俗的口碑,開局拿下9.0高分——

好於 90% 懸疑片,好於 89% 喜劇片

夏日,清晨。

帕拉巴特路,四號巷。

空氣裏瀰漫着跳動的音符,歡快、愉悅的鋼琴旋律從遠處的窗戶繞樑而出。

房間內,一位名叫阿卡什的盲人青年沉醉在音樂的海洋中無法自拔。

他眼神呆滯,手指靈活。

只見他指尖翻飛,聲音如珠玉落於盤中,餘音嫋嫋,不絕於耳。

當有人問他,眼睛爲何失明時。

他的回答總是——

“小時候被板球擊中腦袋,視神經受損。”

慢慢的,觀衆漸漸發現——

原來,失明只是他的一個僞裝

在他看來,失明的好處是可以讓自己更專注。

因爲對於藝術家而言,專注就是一切。

他平時的工作就是去餐館裏爲客人彈鋼琴。

夢想是賺20萬盧比,然後去倫敦。

這天,大明星普拉默德·辛哈找到了他,希望他可以明天到自己的家裏,爲自己和妻子單獨彈奏,作爲兩人的結婚週年紀念。

當然,作爲給妻子的驚喜,辛哈並沒有將此事告訴妻子。

第二天,阿卡什如約而至。

可進到房間後,卻發現有些事情不同尋常。

看到這裏,或許有些寶寶已經按奈不住內心的激動——

“我X,這故事我看過!”

獨秀,你坐下。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就是之前的那部法國高分劇情短片《調音師》

14分鐘,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

導演斯里蘭姆·拉格萬在看過《調音師》後,這個精湛短小的故事便深深鐫刻在他的腦海。

隨後,他便着手對劇本進行加工再創造,將其擴展成爲一部劇情長片。

這時,看了下進度條,整個情節推進到這裏不足電影的1/5

這之後的故事怎麼講,我很是好奇。

即便看到了客廳裏的屍體,命懸一線的阿卡什卻不得不掩藏住內心的忐忑和恐懼。

上廁所也要裝作一切都沒有看見;

甚至在廁所裏尿尿時,即使旁邊站着一個虎背熊腰的人,他也要視而不見

原來,想要給妻子驚喜的辛哈回到家裏,正好撞見妻子偷情。

我送你手捧花,你卻給我帶綠帽。

驚喜成了驚嚇。

在與姦夫淫婦的爭執過程中,辛哈死亡。

當姦夫淫婦確認阿卡什是個瞎子後,他們兩人便在這悠揚的鋼琴中開始清理殺人現場。

虎口逃生的阿卡什隨後來到警察局報案,卻發現——

剛剛出現在兇案現場的姦夫竟然是警察。

這TM就很尷尬了

他趕忙穩住神兒,改口說是自己的貓被謀殺了。

但生性多疑的局長已經在心裏種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

接連受到種種暴擊的阿卡什簡直都要被嚇尿了!

然而禍不單行,點背起來,喝口涼水都會塞牙。

阿卡什還沒從這起謀殺案中緩過神來,很快就又目睹了另外一起謀殺案!

同一個兇手,同一個的地點,同一位“目擊”證人。

不管阿卡什再怎麼僞裝,都免不了要引起懷疑。

終於,主婦西米將魔爪伸向了他…

爲了試探阿卡什眼鏡是否能看見,這對姦夫淫婦輪番上陣。

阿卡什也保持了自己一貫的影帝水準,敢於直視局長的飛刀。

敢於面對悄然出現的鬼臉。

果然是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除此之外,阿卡什的琴聲也是一大亮點,我們能明顯感受到他的情緒變化和內心起伏。

墜入愛河時的欣喜、收到小費時的俏皮、再次看到兇手時的焦灼急躁…

尤其是最開始“目睹”兇案現場這一段,一邊是阿卡什強裝淡定地演奏,一邊是兩人匆忙地收拾殘局。

導演選取阿卡什的視角作爲固定鏡頭,更是直接暴露出了他內心的不安。

再配上爲慶祝結婚紀念日而彈奏的歡快音樂,節奏越來越急促,畫面也越來越荒誕。

影片的配樂更是一絕。

“目擊”兇案現場+《命運交響曲》;你追我趕的緊張急迫+高仿版《007》配樂…

既讓觀衆切實體味到主人公的的焦灼,又具有強烈的黑色喜劇式荒誕。

影片的前半部分,我們能很明顯地看到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較量。

到了後半部分,漸漸地,所有人心中的惡念都被釋放出來。

好心救助阿卡什的醫生,是爲了賣他的腎。

偷拍阿卡什的小孩兒,是爲了進行勒索。

就連假瞎變真瞎、走投無路的阿卡什也開始瘋狂報復。

前一秒還一片祥和、歲月靜好,後一秒就刀光劍影、劍拔弩張。

所有人都開始黑化,彷彿就是爲了論證荀子的“性惡論”。

雖然有些反轉看起來像是刻意爲之,故意的痕跡生硬又明顯,但越是這樣,越能感受到影片的諷刺意味。

其實從最開始,阿卡什心中就有自己的“小惡”。

僞裝成盲人的初衷是尋找靈感,可漸漸的,阿卡什發覺盲人能享受到比普通人更多的“福利”。

樂器店的老闆會主動幫他拉客源;只要安靜地坐在寺廟裏,就會有人上前施捨他;住在殘疾人非政府組織的房子裏,每月能省下一大筆錢…

更便利的是,在交往過程中,人們一般不會對一個殘障人士設防,而阿卡什也能輕而易舉地將周圍的一切窺探於心。

人前他是與世無爭、可憐的“瞎子阿炳”,人後他躲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裏爲所欲爲。

影片只用幾句簡單的臺詞,幾個簡潔的鏡頭,就將阿卡什的小算盤展現得淋漓盡致。

可是,當自己平靜的生活被兩個更大的惡人打破時,膽小又謹慎的阿卡什才發現,自己自保都是個問題。

他妥協、他逃避,可惡人不會放過他,他心中的小惡也變成了大惡。

但無論如何,他都會努力維持着自己虛僞的正義人設。

特別是當他成爲這個故事的講述者時,他也順理成章地成爲這個事件的受害者,也再一次成爲與世無爭聖人。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壞人就像我們經常講的“龍”一樣,可大可小、可隱可現。

你捉不住他們,更關不住他們。

甚至有時候,外面的人比關在牢裏的人都要壞上千百倍!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被惡人打敗,更不要被心中的惡念吞噬。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電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