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下午,由深圳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和陕西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联合举办的“丝路茶语高端跨界论坛”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B3馆举办,活动邀请了李刚、林治、吕卓民和张建成四位国内知名文化学者、茶界大家与现场观众一起品茗论茶。四位专家围绕陕西茶叶历史,茶商发展,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通过茶构建美好新生活等内容为大家分享了精彩的演讲。

8月25日下午,由深圳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和陕西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联合举办的“丝路茶语高端跨界论坛”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B3馆举办,活动邀请了李刚、林治、吕卓民和张建成四位国内知名文化学者、茶界大家与现场观众一起品茗论茶。

四位专家围绕陕西茶叶历史,茶商发展,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通过茶构建美好新生活等内容为大家分享了精彩的演讲。

陕西戏曲广播主持人李倩

李刚

著名文化学者

秦商研究专家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中国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本场高端跨界论坛在李教授的分享中拉开序幕,他从陕西茶叶的起源、陕西茶叶生产的发展、陕西茯茶的兴起和陕西茶叶生产的出路四个方面为大家分享了《陕西茶叶的历史和陕西茶商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让陕西茯茶打出品牌、走出陕西,李刚教授从整合品牌乱象、生产乱象、市场乱象和建设绿色产业开发带四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吕卓民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教授

西北历史地理学家

吕卓民教授以《中国饮茶习俗的西传》为主题,介绍了饮茶习俗的起源与发展、传播途径、中亚南亚以至欧洲地区饮茶习俗的形成等。吕教授介绍说:“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饮茶习俗的西传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古代中国为世界物质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

张建成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

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声智库特聘专家

西北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

张建成教授在陕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下介绍了茶文化创新的原因和必要性。他表示,“对陕西文化进行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茶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现今,陕西文化发展在全球化背景和“一带一路”的背景和机遇下,茶文化作为陕西文化的名片,是陕西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还提出应将茶文化与陕西旅游相结合,做到观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让茶做为陕西文化的名片,融入世界。

林治

中国著名茶文化专家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杰出茶人

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

林治老师以小见大,从创造美好生活角度为大家讲解了《以茶构建丝路美好新生活》。林老师用身边故事举例,把品茶与诗词歌赋、音乐影视相结合让喝茶变得生动有趣。他说:“我们要建立一个时尚的喝茶方法,这就要打破很多的传统概念,过去我们喝茶喜欢清饮,什么都不加,其实,儿童、青少年、妇女、少数民族都喜欢加各种东西,调出温馨浪漫的饮料。我们除了保持传统,还要加强调饮的研究,通过创新的茶道养生一定能够让大家延年益寿。”

林治老师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茶人的爱》,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台上专家们讲得精彩,台下观众听得认真,有的拿起笔认真的记着笔记,有的则用手机记录精彩的分享片段,专家们声情并茂地分享,让台下观众频频点头鼓掌。

茶友周女士一边认真地听着台上大咖们的演讲,一边认真地记录着,对于今天能够偶遇上这场论坛,她表示超值,“各位老师不仅用宽阔的视野、丰富的学识,为茶友们打开思路,也用澎湃的激情、精彩的演讲让茶友们感受到以茶振兴陕西经济、传播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听了演讲,让我对茶的了解更多,对茶的喜爱更深。”

张先生是茶博会的忠实粉丝,每年的茶博会都会参加。张先生说:“虽然是每年都来,但是这次规模更大,含金量也更高。与这么多专家学者现场交流学习茶文化更是第一次。往常对茶的了解就停留在保健养生方面,从来没有思考茶的历史,这次活动让我对茶有了新的认识,体会很深。”

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电影家协会会员林梅女士也来到了现场,她说:“之前没有喝茶的习惯,对茶文化也知之甚少,但这次听完专家们的讲座对茶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李刚老师讲到的茯茶的历史,让我回想起之前在茯茶小镇的游玩经历,对陕西茯茶的了解也更深刻了,回去一定要好好品品茶,学习中国的茶文化。”

陕西戏曲广播主持人文涛现场朗诵

与会嘉宾合影

此次的丝路茶语高端跨界论坛让各路茶人汇聚在此以茶会友,通过分享交流方式,旨在让大家了解茶文化,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弘扬创新茶文化,将茶文化作为陕西文化交流的名片传播给更多更广的人群。

编辑:明明

实习生:宋嘉珊

审核:王梅、妍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