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最顛覆傳統認識的思政課堂

最直擊熱點難題的理論對話

北京大學思政熱點面對面

今日推出第二集

全面依法治國

思政熱點面對面 全面依法治國

出場嘉賓

主講老師

張會峯

法學博士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參與學生

付曉東(主持人)

北京大學法學院

蘇靖然

國際關係學院

杜哲

馬克思主義學院

他們都討論哪些問題?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本集關注的焦點問題包括:

從“依法治國”到“全面依法治國”的轉變意味着什麼?

憲法的不斷完善和調整會不會使依法治國失去穩定的參照?

如何理解和看待法律與情理之間存在的不一致的部分?

“法和情”如何取捨?

怎樣看待根深蒂固的“特權思想”對全面依法治國的影響?

社會上某些案件的判決是司法的進步還是輿論的綁架?

知識產權保護是否是發達國家剝削髮展中國家的手段?

精彩觀點速覽

憲法在不斷地完善和調整,會不會給全面依法治國帶來困難?

135編輯器

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好的憲法對於依法治國的有序開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法律以社會爲基礎,憲法隨着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是世界的通例。

我們需要用憲法把改革的最新成果確定下來,爲下一步指明正確的方向。

“法無禁止則自由”,法律沒有禁止的就是允許的,但這種允許不包括道德層面和合理性層面。

135編輯器

法有限而情無限,爲了應對社會的不斷發展,法律中有一些原則性的東西便於堵漏,長期來說,立法層面也在跟進社會的變化發展而趨於完善。

法治和人治是相對應的治國理政的方式,法治要求以法律爲主,以人的操作爲輔。

將權力關進籠子裏,而制度就是法律編織的籠子。

大力推進依法治國,就要強調法律對權力的制約

輿論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

135編輯器

憲法賦予輿論對司法的監督權,存在輿論矯正司法不公的一些案例,但有時輿論會妨礙理性思考,形成輿論暴力綁架司法。

我們要以法律爲大前提、事實爲小前提推出結論,秉持法治思維的基本框架。

全面依法治國不但包括公正司法,還包括全民守法,老百姓自覺遵法、學法、守法、用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法治思維。

只有全民守法、全民具有法治思維,我們的法治國家才能實現。

全面依法治國,每一個人都重任在肩。

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

以問題爲導向

不避疑難

直面熱點

注重內涵發展

將理論寓於鮮活事例

展現思想魅力

“思政熱點面對面”

打造全新的思政課堂

節目是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而精心製作的。

第一季將推出18期,每期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一個關鍵詞,如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以人民爲中心、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發展理念、美麗中國、全面從嚴治黨等展開。

今日開播! 北大“思政熱點面對面” 第一集《全面深化改革》來了

虛位以待!2019年度北京大學教學科研人員招聘啓事

劍橋校長北大演講:焦慮時代下的全球大學

視頻出品:北大電視臺

編輯:劉文欣

排版:孫萌

責編:以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