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怕疼!属于那种被小刀划伤手指都要哭一哭的那种。

怀上榴莲后,我更是到处问一些作为“过来人”的闺蜜,生娃到底有多疼,能不能忍受之类的。

当看到那则因为生娃太疼要求打无痛却被丈夫婆婆拒绝的孕妇跳楼的新闻后,我更是被这个传说中的“十级疼痛”吓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打“无痛”。

我有好几个闺蜜也是虽然决定打无痛,但她们都是因为从开3指(3CM)到进产房就已经全开了,来不及打无痛,生生扛着痛度过了第二产程。(其实,只要规律宫缩开始后,只要产妇有要求,经医师评估无禁忌,在产程的任何阶段均可以打“无痛”。并不要求必须开3指后才能打。)

幸好,我从开3指到全开并没那么快,幸运地用上了“无痛”。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尝到麻药的滋味。

疼痛三两分钟后就明显减轻到几乎感觉不到疼,意识还是非常清醒,腿有点失去知觉。(刚开始我还担心腿麻了一会怎么生,后来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打进无痛后,我在产房美美地睡了一觉,等待着第二产程的到来。

助产士问我需不需要加大麻药剂量,我拒绝了。

因为根本不需要好吗!

从感觉到疼到生出榴莲,一共只花了8分钟左右!

打了无痛生出榴莲的我,轻松得几乎要飞起来!

超超爽!

出产房后,我兴奋得不能自已,不停地跟榴莲爸说:“幸亏你让我打了无痛,隔壁那位没打的麻麻痛得惨叫惨叫,听着都疼。”

“无痛分娩”又称“分娩镇痛”,,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分娩镇痛方法包括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大类。而目前最常用的就是椎管内分娩镇痛,也就是俗话说的麻醉分娩。分娩镇痛在西方国家的普及率达到85~98%,而在中国,某些一线城市的妇幼医院最高也只有70%,大部分地区连10%都不到。

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01

有的医院,根本没有开展分娩镇痛

真相:好消息,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今年起,将试点无痛分娩并逐步全国推广。关注“孩砸别闹“,回复“无痛分娩”查看全国900多个试点医院。

02

担心无痛分娩技术不过关

真相:从国家逐步全国推广无痛分娩来看,中国的无痛分娩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况且,无痛分娩技术所需要的麻醉只是一项麻醉基础操作技术,技术门槛并不高。且,国家规定,试点医院应当在2020年底前,分娩镇痛技术操作和管理符合规范要求。)

03

中国麻醉师严重缺失

大概一万个人只能分到0.5个麻醉师,而西方发达国家万人可分到奖金2.5人,中国缺失麻醉师近30万人;

真相:中国急需培养更多的麻醉师以满足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我国力争到2020年,麻醉医师增加到9万人。

04

怕有副作用

真相:现在流传的副作用基本都是腰痛、延长生娃时间。

其实不会。

国内外的多项相关研究证据表明:无痛分娩的各项具体操作,并不会让产妇生完娃之后慢性腰痛的几率升高。同时,更多的临床报道表明,硬膜外麻醉一般也不会影响产妇们生娃需要花费的平均时间,更不会增加顺产过程中改剖腹产,或使用产钳、吸引器等助产器具的几率。

产后腰痛大部分是因为孕期腰部负荷增大,以及骨盆及骶髂关节周围肌肉、筋膜等紧张痉挛,导致炎症等造成的。所以建议准妈妈们产后可以进行康复训练,也可以去正规场所怜惜产后瑜伽。

05

怕对宝宝健康有影响

真相:分娩镇痛采用的是成熟有效的椎管内麻醉技术。麻醉的部位跟剖宫产的一样,麻醉剂量只有剖宫产的10%,通过胎盘的药物微乎其微,如今的剖宫产技术都不会对婴儿造成影响了,更何况这么小剂量的无痛分娩。

而且,当人体感到严重疼痛的时候,会释放儿茶酚胺,儿茶酚胺对产妇和胎儿都有不利影响。所以,生娃过程中减轻疼痛,能大大降低生产的风险,提高生产质量。

06

有的麻麻是无法进行无痛分娩的

真相:

1.因某些原因无法进行阴道分娩的准麻麻不能进行无痛分娩;

2.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如出血倾向、脊柱畸形、腰部脊柱严重疾病或严重外伤史、腰背部感染、全身感染或严重心肺疾病等的准麻麻也不能进行无痛分娩;

3.有妊娠并发心脏病、药物过敏、腰部有外伤史的准妈妈则应向医生咨询,由医生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无痛分娩。

07

舍不得花钱

真相:无痛分娩的价格全国各地有所差异,少则1000RMB,多则3000RMB,很多地方有生育保险或者医疗保险的都还可以报销,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钱,应该还是出得起的。特别贫困的家庭可能不好说,但对于那种明明出得起,却因某些执念死活不肯出的丈夫、婆婆来说——比如跳楼产妇,真的让人倍感气愤。

“无痛分娩”试点医院名单的公布,以及各大媒体对“无痛分娩”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相信并愿意选择“无痛分娩”,也代表着中国“无痛分娩”的进步,不过由于麻醉师紧缺、群众对无痛分娩的认识不够等原因,我国“无痛分娩”的大范围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愿在来生,生娃不再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