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出生就只会做三件事:1哭,2便,3尿。

其中,便便,颜色各异,状态不一,可谓是五花八门看得人眼花缭乱。

便便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很多新手粑粑麻麻都不会辨别宝宝便便的正常与否,每每一遇到宝宝拉一次新状态粑粑就要拍照到处问:“麻烦帮忙看下我家娃这便便正常吗?”

好好收藏这篇文章,你就再也不用问别人你家宝宝的便便正不正常啦!

从“婴儿大便卡”中我们只能大致了解一下便便正常与否的大概情况,而实际生活中的便便状态可不止这9种,我们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1、墨绿色或黑色粘稠便(胎便,出生1-3天)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几乎所有小孩的胎便都差不多,黑色或墨绿色,粘稠。

2、黄、绿色便

如果出现黄绿色或绿色便便,可能是因为麻麻是的食物,也可能是宝宝腹部受了凉,奶粉喂养的宝宝还有可能是奶粉中的铁物质没有吸收好引起的,只要宝宝吃喝拉撒睡一切正常就不用过于担心。

3、金黄色便便

这应该是最正常的便便了,如果宝宝出现这样的便便,那么恭喜您,宝宝健康着呢!

4、攒肚便

宝宝攒肚,一般都是2-3天甚至1个星期不拉便便,一拉就是量超级多,糊糊状,黄色或棕色,正常。攒肚,经常会被误认为是便秘。如果宝宝三两天不拉粑粑,麻麻们不用急于担心,先观察宝宝是否有啼哭不止、肚子胀、上火,如果一切正常,则很可能是攒肚,等到拉出的粑粑是这种糊糊状,不是干硬的,就不是便秘。

5、带黑色纤维便

这种便便往往是吃了香蕉导致的,不用太担心。

6、粘液便

这种便便可能是宝宝排出了较多的消化液,或者吞下的痰液。如果宝宝吃喝拉撒睡都好,也不用太在意。

1、蛋花汤样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粘液,此为消化不良,多见于奶粉喂养的宝宝。持续2天需要就医。

2、奶瓣便

便便中有奶瓣,如果是奶粉喂养,考虑为冲调方式不当,消化不好,太浓太稀都不行;不管是奶粉喂养还是人工喂养,还一个可能是钙或维D过量。宝宝补钙或维D应该严格遵从医嘱,不能盲目补。

3、水样便

出现这种很稀的水样便,先观察宝宝有没有异常哭闹,一天拉的次数多不多。若宝宝口腔有异味,则可能为消化不良,也有可能为病毒感染,需就医确诊;如果孩子哭闹异常,拉的次数多,并且伴随发烧等,应当考虑为非生理性腹泻。需要就医。

4、绿色稀便

如果是绿色且稀的便便,就考虑是宝宝着凉感冒了,如果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加,应该是腹泻,需就医。

5、泡沫便

便便中有泡泡,大多因为宝宝吃奶频繁,但每次吃不多,只吃到前奶,乳糖较多导致,通过增加单侧哺乳时间或可解决,还有可能麻麻肠胃不适也会引起宝宝肠胃不适,如果次数明显增多,考虑为腹泻。

6、油型便

便便蛋黄色,油亮油量,此为摄入脂肪过多,多见于奶粉喂养添加辅食后的宝宝,需多吃蔬菜调整饮食。

7、干硬便

粑粑干、硬,有时候还呈颗粒状,宝宝肚子胀,排便比较痛苦,几天一次,较难排出,此为便秘。人工喂养的宝宝较常出现,可适当多喝水。情节严重的需就医。

8、灰白便

这种灰白便便,很可能是宝宝肝功能下降或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流入肠道导致的,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9、黑色柏油便

铁元素过多。长期补充铁元素的宝宝,胃肠道的正常细菌和补充的硫酸铁会发生反应,使大便呈深棕色、绿色或黑色;

10、鲜红色血便

便便中有血丝或有血液,且血液与便便是分离的,可能是宝宝用力过猛导致肛裂,若只是偶尔轻微血丝可再作观察;若是血液与大便混合,可能是痢疾或其他疾病,应及时就医;若血量多,且多次出现,则应及时就医。

11、暗红色血便

如果便便中血液为深褐色,可能是胃、肠出血,很可能肠道内有不正常组织或息肉,也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应及时就医。

12、豆腐渣便

宝宝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可能是霉菌性肠炎。可以观察宝宝是否同时患有鹅口疮,如果有,则应该是霉菌性肠炎,需就医。

榴莲麻麻:高知宝妈一枚,曾留学于德国,硕士研究生,坚持科学育儿理念,关注“孩砸别闹”将自动获取榴莲麻麻的私号,等你一起做优秀妈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