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離鎮政府僅兩公里遠,但睢陽區郭村鎮西李村卻沒有一條油路直達鎮上;該村幾條主幹道晴天一路土、雨天一路泥;全村2500多人,僅有的一個小學卻只是教學點……

而這一切,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人民檢察院幫扶隊入駐後發生了蝶變。如今,村子的模樣變美了,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旱廁變成了水衝式廁所,自來水管也鋪到了家裏,新建的村小學、村室、村民文化廣場更成爲一道靚麗的風景。

商丘睢陽檢察院助西李村脫貧記:爲百姓辦的事纔是大事

“扶貧先扶智”,西李村小學大放異彩

與西李村最先結緣的是翟全忠。駐村時他任睢陽區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局政委,駐村時間是2014年6月。現在,職務犯罪預防局已整體轉隸至監察委,但是爲將幫扶進行到底,連轉隸的機會他也放棄了。他說:“我已經在西李村住了4個年頭,與羣衆有了深厚的感情,羣衆不脫貧,我絕對不離崗!”

面對西李村小學的情況,翟全忠第一個想法就是“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他帶領幫扶隊員多處溝通協商教育資金,跑斷了腿、磨破了嘴。期間,黨組書記、檢察長趙維冠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次協調有關部門到西李村召開現場辦公會。經過努力,該院爲西李村爭取教育扶貧資金117萬元。

解決了資金難題,西李小學的建設駛入快車道。學校從2015年6月開始施工,2016年9月1日,學生全部搬進了嶄新的校園。同時,駐村隊員又爲學校爭取67萬元的環境美化、場地硬化等配套資金。如今,新建的3層1000平米教學樓寬敞明亮,外出流失的學生紛紛回到本村校園內讀書。隨後,商丘市檢察院與該院又捐助20餘萬元,爲西李村小學配備了桌椅板凳、電腦等辦公用具,協調財政資金整修了籃球場、羽毛球場,安裝了監控等配套設備,西李村教學點終於成爲了正式的小學。

商丘睢陽檢察院助西李村脫貧記:爲百姓辦的事纔是大事

“扶貧當扶持”,經濟發展有了軟環境

翟全忠進村就給自己和扶貧隊訂下三個計劃,第一步:修繕學校;第二步:改善道路;第三步:改善村室。

西李村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後,是制約發展的瓶頸。進出西李村的每一條路都是土路,每逢雨天、雪天,道路泥濘,村民出行困難。

正在翟全忠帶領工作隊甩開膀子向第二步邁進時,市院開展“兩學一做”活動,睢陽區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掛職)李擁華掛職郭村鎮黨委副書記,又兼任西李村第一書記,也來到了扶貧一線。

人多就是力量,李擁華與翟全忠全力結合,爭取項目建設資金251.98萬元,新修村道路6.73公里,徹底解決了該村“行路難”問題。

隨後他們不停歇地走好第三步。現在的村室整潔明亮,水泥路面的會議室能容納20餘人開會,還在村室門口建造了文化廣場,爲村民提供休閒鍛鍊的地方。

路修通了,擺在李擁華和翟全忠面前的就是解決村裏的喫水、用水問題。爲了方便羣衆農業生產、生活需要,他們先後爲西李村打機井21眼,併爲西李村的6個自然村實施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西李村的路燈也亮了起來,村民灌溉和用電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大大改善了羣衆生活條件。

然而,李擁華和翟全忠的目標不僅僅侷限於此,他們的想法是加快羣衆脫貧致富的步伐,做好扶困濟危。他們先後協調資金13萬餘元,在春節、“三夏”期間,慰問22戶特困羣衆,並贈送一臺價值2.4萬元的秸稈打捆機。同時,密切關注7戶貧困家庭留守兒童,爲1名孤兒申請辦理了孤兒證。目前,該村低保人數96人,五保人數7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了100%。

在實施危房改造工程中,他們還積極爲7戶貧困羣衆新建房屋,提升了貧困羣衆生活質量;對村內幹道的牆壁進行粉刷,書寫宣傳標語;着力解決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積極推進“戶集、村收、鎮運”垃圾處理模式,購買40個垃圾桶分發羣衆,搞好農村垃圾處理;一年兩次協調醫院開展義診活動……

水通了、路暢了、電壓穩了,西李村軟環境的優化,吸引了外來投資者的關注。目前,商丘市中發休閒用品有限公司已入駐該村扶貧車間,提供了2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有7位貧困戶參加工作,月收入近2000元。前不久,睢陽區人社局還專門在西李村舉辦了藤編技能培訓班,使該村的藤編產業成爲帶動當地手工業發展的龍頭。

商丘睢陽檢察院助西李村脫貧記:爲百姓辦的事纔是大事

“扶貧須扶志”,鼓起羣衆脫貧的勁頭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西李村地處睢陽區郭村鎮大西北,人均耕地不到一畝,556戶村民中,貧困戶就佔了118戶。駐村伊始,該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竇防修帶領駐西李村工作隊隊長翟全忠和駐村隊員李欣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對郭村鎮西李村100多戶貧困戶的走訪,足跡踏遍全村每一個角落。翟全忠對全村的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寫下4000多字的調研報告,詳細分析村裏的致貧原因,爲後期制定脫貧攻堅規劃打下了堅實基礎。到了2017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108人,已經脫貧38戶。

李擁華和翟全忠在與村幹部和黨員多次座談中,探討發展思路。他們認爲產業扶貧是帶領村民奔小康的關鍵路徑,於是決定利用西李村村委閒置土地,先行組織村幹部等人墊資建造 20個蔬菜大棚,並從鄭州請來專家,爲西李村制定了養殖家禽家畜、種植果蔬的產業發展規劃。在駐村隊員的引導下,西李村成立了種植業合作社,現已發展到40畝大棚,種植了脫毒無公害土豆,年年喜獲豐收,加速了貧困戶脫貧致富,成爲持續激活西李村貧困人口精準脫貧的“內動力”和繼續發展的“源動力”。

駐村隊員發現,村子的發展,關鍵還要靠年輕人。翟全忠和村黨支部書記張亮利用外出務工人員春節返鄉的機會講政策、談變化,最終說服3名年輕人從南方返回家鄉創業。同時,他們還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到戶增收,把對貧困戶的扶貧政策充分擴大化,聯合宏星牧業以入股年底分紅的辦法提高農民收入。

“扶貧應扶植”,爲老百姓辦的事纔是大事

在西李村除了便利的交通線路、整體規劃的新農村建設外,更打動人心的是一個個精彩的脫貧故事,是脫貧羣衆臉上洋溢的燦爛笑容,是扶貧幹部無私奉獻的一片赤誠。

“能爲老百姓辦點實實在在的事,是我們最高興的事。”這是翟全忠的口頭禪。有一次,他從東李莊村5歲的小向羽家走訪出來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小向羽的父親前幾年因病去世,母親隨後出走,杳無音信,他跟着半身不遂的爺爺和年邁多病的奶奶生活。由於家庭貧困,小向羽身體營養跟不上。翟全忠多次與郭村鎮政府以及睢陽區公安、民政部門協調,幫小向羽申請辦理了孤兒證,每月可領取600元孤兒補助,直到14週歲。

東李莊村的刁素雲也是苦命人。丈夫因病去世後,她不僅要贍養84歲的婆婆,還要撫養兩個年幼孩子上學,農閒時則在施工隊打工補貼家用。翟全忠瞭解情況後,多次幫助、走訪、慰問,爲她申請辦理了低保,幫她發展辣椒種植,刁素雲的生活漸漸好轉。

今年以來,李擁華、翟全忠及駐村隊員李欣先後三次協調愛心人士和有關部門在西李小學開展“助學築夢”活動,爲貧困學生捐助學習用品和助學金近萬元,與商丘市愛心組織協調給貧困生和優秀學生捐助80件羽絨服。

貧困戶各有各的難處,翟全忠和隊員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逢年過節,總會多方爭取,扶危濟困。統計顯示,兩年來,市、區兩級檢察院及愛心企業先後投入13萬餘元慰問西李村特困戶。

在翟全忠的影響和帶動下,村委會和其他扶貧人員凝心聚力,共謀發展,真抓實幹和埋頭苦幹的作風蔚然成風。

睢陽區檢察院的精準扶貧,讓西李村村民感受到了村容村貌、經濟發展從零到有、從弱到強的鉅變。走在路上,村民臉上綻放的燦爛笑容,就是最好的見證。正義網商丘10月10日電(通訊員王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