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規定、嚴格規範普通高中招生行爲、建立招生入學工作預警制度、嚴格執紀問責等要求。

嚴查非法辦學行爲 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通知》要求,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報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各地要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爲。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資料圖/視覺中國

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

學校數量較多的區縣要合理劃分學區範圍,確保各學區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大致均衡。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穩妥實施多校劃片,採取隨機派位方式入學。按照強弱結合原則合理調配對口直升的初中和小學,保障教育機會公平。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民辦義務教育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衝擊。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規範普通高中招生行爲 嚴禁“掐尖”招生

所有學校(含民辦高中)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招生範圍、招生計劃、招生時間、招生方式進行統一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嚴格公參民學校招生管理,嚴禁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混合招生。完善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學校政策,確保名額分配比例不低於50%,並進一步提高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升入優質高中比例。規範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學校須在中考結束後,嚴格按照自主招生辦法和程序組織自主招生,並主動公開招生的各環節和錄取結果。

△2018年7月5日,江蘇淮安,冒雨爲孩子報名的家長。

規範特殊類型招生 2020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繼續壓縮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規模,至2020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義務教育學校要按課程標準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要求,小學一年級設置過渡性活動課程。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普通高中舉辦的各類實驗班、試點班,要嚴格控制規模。嚴格規範公辦普通高中“國際部”(或“境外課程班”)招生行爲,錄取分數應達到同批次學校錄取要求,學生就讀期間不得轉入普通班級。加強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招生管理,不得招收中國籍學生。

△2018年5月19日,北京各區小升初特長生“扎堆”統測,這也是北京特長生招生的最後一次統測。

保障特殊羣體接受義務教育 隨遷子女就學以公辦學校爲主

健全以居住證爲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落實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流入地參加中考政策。實行隨遷子女積分制入學的地方,要合理設置積分條件,確保符合要求的隨遷子女能夠應入盡入。流入地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要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開放,避免將隨遷子女集中在少數學校。要堅持以公辦學校爲主安排隨遷子女就學,對於公辦學校學位不足的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安排在民辦學校就讀。

積極推進融合教育,依法保障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就便隨班就讀。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各地要細化入學操作程序,落實教育優待政策。

此外,《通知》中還要求建立招生入學工作預警制度,合理引導家長預期,同時加快學校規劃建設,有效增加學位供給。落實“十項嚴禁”紀律要求、嚴格執紀問責。對於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的學校,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減少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停止當年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對於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違規招生行爲,列入教育部督辦事項,指導地方嚴肅查處追責 。

來源於:央視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