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世界足球博物館 的第 385 篇 原 創 文 章

如果現在告訴你,索爾斯克亞帶隊,本賽季聯賽排名第13,但拿到足總盃冠軍;下賽季拿到聯盟杯冠軍,但聯賽排名第六,再下一個賽季,曼聯還是無緣聯賽冠軍,你還會支持他嗎?

選擇不會的球迷恐怕居多。

實際上,這就是弗格森1989-1992年間三個賽季裏帶領曼聯的成績。換做是今天,他能熬到後來成就一代王朝嗎?

1986年10月6日,亞歷克斯·弗格森正式成爲曼聯的主教練。

弗格森接手前的曼聯,已經將近20年沒有拿到頂級聯賽冠軍,他們之前一次贏得聯賽冠軍,是1967年的事了。1968年,巴斯比執教的曼聯成爲冠軍盃史上第一支奪冠的英格蘭球隊。但從1969年巴斯比離開球隊,到1986年弗格森上任,曼聯更換了5任主教練,都未能帶領球隊重回頂峯。

1986年的弗格森,是一個新銳教練。他還沒有在英格蘭證明過自己,但在蘇格蘭的執教成績非常了得:

他率領阿伯丁打破了“格拉斯哥雙雄”對蘇格蘭聯賽的壟斷,執教6年三次贏得聯賽冠軍。要知道,阿伯丁此前76年曆史,只贏得過一次聯賽冠軍。弗格森還率隊擊敗了皇馬,贏得了1983年歐洲優勝者杯,此外還四次捧起蘇格蘭杯,一次獲得蘇格蘭聯賽盃。

執教曼聯後,弗格森帶來了一些改變。入主之前,曼聯排名第19,賽季結束時,球隊排名第11。如果只統計弗格森接手後同期的成績,曼聯能排進這個賽季的前三名。

隨後一個賽季,曼聯緊跟着利物浦的腳步獲得聯賽亞軍。球隊的陣容隨着史蒂夫·布魯斯、布萊恩·麥克萊爾等人的加盟而變得更加強大。

1988年夏天,弗格森又簽下了他在阿伯丁的門將吉姆·萊頓,以及馬克·休斯。曼聯球迷對1988-1989賽季給予了厚望,他們希望球隊向久違的聯賽冠軍發起衝擊。然而,球隊又掉到了第11位,整個賽季球隊只打進45球——自1922年以來,曼聯單賽季進球少於50球的情況此前只發生過兩次,1972-1973賽季的44球,以及隨後一個賽季的38球。那時的曼聯還是保級球隊。

曼聯球迷開始對球隊、對主教練感到失望。

老特拉福德的上座率逐漸下降,利物浦超過曼聯成爲最受球迷歡迎的俱樂部,弗格森的戰術讓球迷感到疑惑,他們認爲教練太保守了,而且使用了太多的工兵球員,“曼聯一貫的進攻才華完全被犧牲和埋沒了”。

1988-1989賽季,曼聯球迷只有兩次發自內心的狂喜——一是足總盃決賽溫布爾頓擊敗利物浦奪冠;二是阿森納在安菲爾德絕殺利物浦,搶走了聯賽冠軍。

時間來到1989年夏天,弗格森將迎來他執教曼聯的第四個賽季。

曼聯球迷再次恢復了信心——球隊換了老闆,弗格森花費巨資引進了一批球員,保羅·因斯、加里·帕里斯特、麥克·費蘭、尼爾·韋伯……球隊以4比1大勝衛冕冠軍阿森納開始了新的賽季,黎明真的要來了。

然而,一波三連敗後,球隊掉到了第16位。5比1贏得米爾沃爾,似乎重回正軌;1989年9月23日,曼聯球迷“認清了事實”。這一天,球隊1比5慘敗曼城。

已經追隨曼聯25年的球迷皮特,開始沿着球場看臺向下跑,他試圖跑進場內,跑到弗格森身邊,告訴他自己的失望、憤怒以及痛苦。

他不是一個人,皮特發現,幾百個球迷齊齊向看臺前部湧去,警察發現了,並調來了增援警力,避免了一場球場暴動。

追隨曼聯的這25年裏,皮特從未錯過曼聯的任何一場比賽,他在潮溼寒冷的天氣裏排過數不清的長隊,他逃過學翹過課,他被敵對球迷威脅過、追趕過,甚至被磚頭和瓶子打過,他和女朋友因此分了手,他因爲一場曼聯的比賽錯過了家庭成員的婚禮。

皮特說,沒有人要求他這麼做,一切僅僅是出於對球隊的熱愛。“人們不是都在爲自己鍾愛的東西而奮鬥嗎?”

現在,曼聯處於尷尬的處境,弗格森不斷向球迷承諾,他正在讓一切重回正軌。曼聯球迷信任了他,卻未能兌現諾言。

弗格森擁有充裕的時間和金錢改造球隊,這是教練夢寐以求的兩個資源,他還擁有球迷的支持。

皮特決定在主場比賽日拉橫幅反對弗格森。皮特在橫幅上寫着,“找了三年的藉口,卻一直在輸球”,他想起了肥皂劇《加冕街》裏女房東對離開酒店的人說的那句臺詞,“Ta Ra(再見)帥哥,晚安”,太完美了,皮特在橫幅上加了一句:“Ta Ra(再見)弗格森”。

皮特准備在11月12日對陣諾丁漢森林的比賽中亮出橫幅,開場前才發現,那天居然是陣亡將士紀念日!皮特一下泄了氣,他和夥伴們說,今天的抗議取消。

隨後一個主場是11月25日對陣切爾西,那天因爲吉米·墨菲(巴斯比時期曼聯的威爾士助教)離世,同樣安排了默哀時間。

1989年12月9日,曼徹斯特一個陰冷的日子。

曼聯此時排名第12,皮特帶上了橫幅,但料想也許用不上。畢竟對手是排名第18、比墊底球隊僅僅多一分、該賽季還沒在客場贏過球、在9月份曾0比9輸給利物浦的水晶宮。

老特拉福德的上座率創了賽季新低。曼聯取得了領先,但半場結束前被扳平。第55分鐘,水晶宮逆轉了。

是時候了!

皮特拿出橫幅,和五個小夥伴一起展示,並高喊:“讓曼聯的主教練,亞歷克斯·弗格森下課!”

在後來的自傳裏,弗格森在名爲“黑色十二月”的章節裏,形容這次事件是他“在足球圈裏所經歷的最黑暗的時期”。

弗格森承認自己一度灰心,“有那麼一兩幅標語上寫道‘時間到了’或者一些類似的話,但我認爲自己在那時候也的確喪失了一點點信心,”弗格森說,“不過好在我沒有失去繼續努力的決心,我清楚自己當時在青訓梯隊方面做的一些事情是正確的。所以當時的董事會,尤其是馬丁·愛德華茲和博比·查爾頓,都站在我這邊,因爲他們知道球隊在發生着什麼變化。”

▲1990年,布萊恩·羅布森和弗格森慶祝球隊贏得足總盃冠軍。

這個賽季,弗格森最終率隊聯賽排名第13,是15年前球隊降級之後,排名最低的一個賽季。但拿到足總盃冠軍,爲他贏得了一點時間;隨後一個賽季,弗格森帶隊拿到歐洲優勝者杯冠軍,但聯賽僅排名第六,再下一個賽季,曼聯還是無緣聯賽冠軍,屈居利茲聯之後拿到第二名。

直到1992年,英超元年,弗格森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爆發期。

回過頭來看,1990年那個足總盃冠軍是讓弗格森留任的最直接原因,但在那背後,要主席馬丁·愛德華茲和名宿博比·查爾頓的信任,而他們信任的基礎,是看到弗格森的治隊理念——清除更衣室陋習、注重青訓和年輕人。

儘管弗格森執教初期提拔的年輕人並不像後來吉格斯、貝克漢姆一樣出色,但那是前任留下的青訓基礎決定的,而這種風格已經讓管理層看到了弗格森和曼聯俱樂部理念的契合,馬丁·愛德華茲後來在自傳裏說:“從長遠來看,這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隨着弗格森上任後任命的青訓總監哈里森打造了一批92班小將,隨着帕里斯特、舒梅切爾等人的融入,隨着坎通納的到來,弗格森終於迎來了收穫期。

只是,在今天日新月異的時代,還有管理層會給主教練那麼長時間去播種和耕耘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