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28日訊 據博鰲亞洲論壇官網報道,3月27日上午舉行的《服務業的開放》分論壇,就外資在中國服務業投資的現狀、政策引導和落實情況進行了討論。

與會嘉賓既有來自商界的安聯保險集團董事會主席奧利弗·貝特、德勤公司全球主席柯睿尚、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和安佰深私募股權投資集團全球高級合夥人張曦軻等,也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揚、北京市副市長殷勇等資深學者和政策制定者,鳳凰衛視財經主持人、鳳凰網財經研究院常務理事曾瀞漪主持討論。

會上,討論嘉賓普遍對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前景和潛力表示樂觀,爲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感到欣慰,並期待更多的具體政策儘快落地。北京副市長殷勇在會上介紹了北京市作爲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城市的經驗和措施。

服務業現有開放程度不足,發展潛力巨大

討論嘉賓認爲,中國服務業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開放程度顯著滯後於第二產業。進一步深化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水平,將有力促進三大產業和對外貿易的結構優化。

柯睿尚說,目前全球貿易的50%都來源於第三產業,只有30%是製造業產品,25%是農業出口。農業和製造業在中國對外貿易談判中佔比較高,但實際上,服務業纔是全球貿易的大頭。北美和歐洲服務業佔經濟總量的75%-80%,而中國纔剛剛超過50%。因此,無論是服務貿易還是國內經濟,服務業都有巨大的機會。

服務業對就業的影響不容小覷。殷勇指出,中國服務業就業人數穩步增長。在經濟新常態下,絕大部分新增就業崗位來自服務業。隨着中國經濟重心逐漸轉向第三產業,服務業作爲第三產業的支柱,將發揮更爲重要的作用。

服務業也是進一步對外開放和改善貿易結構的重要領域。服務貿易逆差佔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71%。如果世界貿易按中國、美國、其他地區劃分,中國是唯一一個服務業逆差的地區。殷勇認爲,服務業競爭力不強的根源,是對外開放力度不夠。在WTO框架下,日本承諾開放領域的覆蓋率爲73%,其他發達國家約爲62%,中國僅爲54%,差距明顯。

開放度不足,使得中國服務業諸多領域未能形成有效競爭,行業壟斷擠壓了外企在華的盈利能力。中國入世十幾年了,部分服務業外資比重反而低於入世前的水平。奧利弗說,在中國,只有巨無霸型企業才能賺錢,資本市場往往被3-4家企業控制,境內三大保險公司佔有全部行業利潤的2/3,外資企業在地方行政審批、牌照獲取等方面遇到困難。

李揚和胡祖六也注意到類似問題。數字顯示,中國銀行業外資佔比從入世初的3%下降到了現在的1.6%,不僅遠遠低於中等收入國家服務業外資佔比的平均水平,也遠遠落後於中國自己製造業中的外資份額。行業競爭缺失、管制過多、行政僵化,是外資進入中國服務業的阻力。

張曦軻也指出,由於服務業具有天然的本土優勢,相關領域有加快開放的潛力。儘管基礎薄弱,但討論嘉賓都認爲,在世界各國在全球化問題上態度分化之時,中國堅定地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尤其是加大服務業的開放,這個態度本身就令人鼓舞。去年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佈金融行業十餘個領域的開放,今年兩會通過新的外商投資法,都爲進一步落實政策條款開了好頭,有望全面提升中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

服務業對外開放是民生事業

不止一名嘉賓強調了服務業與民生的緊密聯繫。

胡祖六強調,服務業不僅包括金融服務,也包括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環境保護,涵蓋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引進更高質量的服務行業,其實正切中了中國“中產焦慮”的核心,將極大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奧利弗認爲,外資金融機構在風險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有利於維護中國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在養老金管理等領域會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

李蘭娟着重回顧了醫療衛生領域對外開放的進展。隨着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醫療衛生行業的需求日益突出,社會辦醫,外資辦醫將成爲公立醫療機構的有益補充;“國九條”新政,則爲博鰲超級醫院這樣的新項目提供了試驗土壤,境外最新的醫療設備和藥物可以在境內開展試用,收到了良好的反饋。

服務業對外開放需“軟硬兼施”

被問及如何吸引外資進入中國,李揚提出了一個“三段論”。首先是制度和政治承諾,隨着大批改革開放的政策被提出、被強化,在確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規則等方面已經有了明顯進展。其次是營商環境,即社會和文化等軟實力。在政策限制逐一取消後,如何完善配套措施,包括實現更爲便利的資本項目兌換等,避免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運營離岸業務,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第三是監管,由於服務業沒有實體,對主管部門的監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鼓勵發展和防範風險如何兩全對監管機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李揚指出,外資企業遇到的問題,也是民營資本遇到的問題,國民待遇應是全面而完善的國民待遇。

張曦軻補充說,服務業的監管不在於嚴或松,而在於一致與可預期。所有市場主體須內外一致,避免朝令夕改,外資在中國服務業的投資將非常值得期待。

在談到與內資企業合作時,奧利弗提出了三方面的重要考慮:一是穩定長期的夥伴關係,二是透明的控制權,三是清晰的準則。他尤其欣賞北京市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的努力,對外資企業非常具有吸引力。

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北京經驗

北京作爲全國唯一的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城市,在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方面有獨特的優勢。殷勇用5、9和177三個數字進行了概括。

5,即5個維度的基本思路,包括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實行更完整的服務業負面清單,打造特定區域的服務業開放高地,統籌對外資和民資開放,更加註重競爭軟實力。

9,即9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包括京津冀一體化、改善營商環境、醫療、養老、教育、體育、文化等行業的綜合開放措施。

177即177項改革開放措施,其中許多措施都是全國絕無僅有的。僅僅是過去一年,北京就將註冊企業的平均時間從23天降到5天,獲得電力供應的時間從幾十天壓縮到不超過15天,且一定容量下全額免裝機費。此外,作爲支柱產業的金融業和科創企業,北京在行業明顯聚集的西城區和中關村等地實現政策先行先試,針對各自發展出臺相應的政策,包括對初創企業的補貼,對外籍專業人士提供居住教育醫療等方面的便利。

(責任編輯:張倩蓉)

2019博鰲亞洲論壇:服務業現有開放程度不足 發展潛力巨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