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 ,作者:陳思衆,設計師:趙鵬路,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林語堂寫過一本散文集《人生不過如此》,有一篇大意是說“戀愛、結婚、生子,人生不過如此”。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最近大熱的電視劇《都挺好》中,蘇家這個婚姻的圍城裏出了各種各樣的鬧心事,看的觀衆咬牙切齒。生活裏關於戀愛、結婚的狗血故事更是一把又一把。

不想結婚,也總會被逼婚。不過民政部最近發佈的數據,讓無數被催婚的單身男女終於鬆了一口氣:結婚率再創新低,看到別人也沒結婚,我就放心了。

這屆年輕人,不愛結婚了

在五年前,儘管總人口比現在更少,依然有1300多萬對情侶選擇步入婚姻的殿堂。2018年,只有1010.8萬對的新人喜結連理,粗結婚率爲7.2‰,爲近年最低。而在結婚率最低的上海,這個數字只有4.4‰。

結婚率低了,離婚率卻高了。

雖然民政人員經常以各種理由不給辦離婚,但2018年民政部門登記辦理離婚380.1萬對,已經超過2017年的370.4萬對了。法院判決、調解的離婚數據還沒公佈,但如果2018年的離婚率持續走高,也不意外。

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31歲的女演員焦俊豔對婚姻的態度是順其自然,但她一句簡單的困惑也問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人爲什麼要結婚?

有人會說是爲了一段合法而又穩定的性關係;也有人不知道爲什麼,人生大概到了這個階段,就應該結婚。

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爾看來,婚姻的實質是通過聯合生產及聯合消費實現效益最大化[1],也就是一種經濟關係。

在決定去民政局領小紅本之前,男女雙方大多都會更爲審慎地考慮這一行爲將會爲自己帶來的收益和自己需要付出的成本,對對方的經濟條件,有着非常嚴格的要求。

這種嚴格更常見的發生在女方一邊。俗話說“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在不少中國人的眼中,哪怕女性事業獨立經濟狀況良好,沒結婚就是不完整。

更有不少人認爲,女性的主要職責主要在家庭,與其辛苦在外打拼,不如嫁個好老公,在家相夫教子。

男人以社會爲主,女人以家庭爲主

對“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討論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下崗潮造成大量女性失業,鼓勵婦女迴歸家庭的討論由此展開。

北大教授鄭也夫曾於1994年發表論文[2],併發出靈魂拷問:"爲什麼養育一個孩子比造一件商品低下?”“爲什麼在家庭中不能兼營一些社會工作?”

他認爲,一味解放婦女、鼓勵婦女就業的行爲,打亂了傳統的社會性別角色分工,使得家庭失去分工和秩序。

就算到了2010年,有這種想法的人可一點不少,甚至比2000年的時候還要多。

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在2010年進行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男女都認同“男人應該以社會爲主,女人應該以家庭爲主”;超過40%的男性和將近半數的女性都認可“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持有這一觀點的女性甚至多於男性。

同是爲了提升社會經濟地位,“嫁得好”聽上去就比“幹得好”便捷很多。

情感博主 Ayawawa 鼓勵女性將自己打扮成符合男性審美的樣子,以取得婚姻上的成功。對比還在辛苦找工作的同齡人,她和她的粉絲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那麼“幹得好”,真的不如“嫁的好”嗎?

“幹得好”真的不如“嫁得好”嗎?

爲了解答這個天問,有學者利用2003至2013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中16~55歲已婚女性的數據,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3]

這篇發表在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上的研究發現,社會階層和幸福感有正向關係。

不管妻子的階級地位如何,有高收入丈夫的女性在幸福感上沒有太大的不同。對於所有階層的女性來說,隨着丈夫的階層地位變得不那麼好,幸福感的平均得分會下降。

不過,在女性社會經濟地位足夠高的情況下,丈夫的收入並不是影響幸福感的唯一標準。一位收入較高的上層工薪階級女性,若其丈夫是從事體力勞動的較低收入者,她的平均幸福感要比丈夫是中層收入的情況要高。

除了收入,教育水平也關係着夫妻的幸福程度。如果夫妻學歷相同,那麼學歷越高,他們就越幸福。而丈夫的學歷越高時,妻子的幸福感越強。

但也有例外,如果初中學歷的女性嫁給了比自己學歷更高的人,和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丈夫學歷比較低的女性相比,幸福感可能要低一些。

如此看來,這篇研究在某種程度上支持了“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說法,這似乎意味着,女性如果要幸福,就應該嫁個好老公。

但是研究者還發現,之所以“幹得好不如嫁得好”,是因爲中國女性雖然在職場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諸多成就,但是在家庭內卻依然處於不平等的地位,“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深入人心,尤其得到很多女性的認同。

這種深入人心的觀念,一方面是女性對傳統性別分工的服從;另一方面,性別分工傳統難以改變,女性會從心理上將這種傳統合理化。[4]

實際上,對一名已婚的女性來說,她所獲得的幸福感既來自於家庭內部,也來自於自己的職業狀況。

有工作的女性,通常比無業的女性更幸福,而在很多時候,由於丈夫的社會階層較高,“嫁了一個好老公”會讓人忽視自身的職業努力帶來的好處。

不結婚,可能更幸福

結婚有結婚的幸福,單身也有單身的好處。不過有研究顯示,不論婚姻狀況如何,女性都比男性幸福一些,而且女性在單身的時候才最幸福。[5]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單身,組建家庭的纔是社會里多數人最終過的生活。只不過,在當前的社會文化環境裏,家庭對女性的職業發展並不友好。

有學者基於2013年“中國社會綜合調查”的數據研究發現,對男性員工而言,結婚越久,工資越高,婚姻存在1.09%~15.46%的工資溢價效應。

女性就比較慘了,婚姻不僅無法帶來工資溢價,反而存在“詛咒效應”。也就是說,如果一名女性想要在職場有所成就,未婚可能對她更有利。[6]

有趣的是,雖然在婚姻是否對女性收入存在“詛咒效應”上存在爭議,但已有的國內研究要麼認爲婚姻對女性工資沒有影響,要麼認爲可能是“婚姻降低了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所以纔會影響到收入。[6]

但其實,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已經是世界最高,而西方發達國家的諸多研究則顯示結婚對女性的薪資是有正面幫助的。

中國愛播家庭倫理劇,在這些劇中,接受現代教育的女性和秉持傳統觀念的婆婆鬥智鬥勇,和柴米油鹽的現實對抗,但最終,不是用妥協換來“皆大歡喜”的團圓結局,就是以婚姻破裂而告終。

這些電視劇未必是要宣揚“男強女弱”的觀念,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種思維模式已經滲透在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這種情況下,婚前事業有成的女性,在步入婚姻後也很可能要面臨工作和家庭的單項選擇。在“中國結婚率創新低”登上微博熱搜後,不少人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如果自己掙錢自己花能養活自己,何必承擔結婚帶來的一系列風險?

結婚率創新低的背後,並不一定是因爲人們不渴望真愛,而是她們爲了追求更高的幸福感,選擇了保持單身這樣一種成本最低、麻煩最小的方式。

參考資料:

[1] Becker, G. S., & Becker, G. S. (2009).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鄭也夫. (1994). 男女平等的社會學思考. 社會學研究, 2, 108-113.

[3] Chen, M. (2018). Does Marrying Well Count More Than Career? Personal Achievement, Marriage, and Happiness of Married Women in Urban China.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50(3), 240-274.

[4] 知識分子, 陳蒙. (2018, April 24). 學人說|幹得好,真的不如嫁得好嗎?. Retrieved March 22, 2019, fr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045703

[5] 吳麗民, 陳惠雄, & 黃琳. (2007). 婚姻, 性別與幸福. 浙江學刊, 2007(1), 220-c3.

[6] 袁國敏, & 熊海珠. (2017). “結婚” 還是 “單身”?——基於中國勞動力市場婚姻工資溢價效應的研究. 財經理論研究, (2017 年 05), 85-95.

本文來自: 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 ,作者:陳思衆,設計師:趙鵬路,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本文由 網易數讀©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請於文首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餘作者身份信息),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1490.html 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虎嗅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