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嘉賓熱議“都市圈時代”:中國都市圈建設需大力發展“微中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從城市羣到特色小鎮,從中心城市到現代化都市圈,區域發展的重要性日漸突出。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顯進展,基礎設施一體化程度大幅提高。到2035年,現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都市圈。

現代化都市圈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我國都市圈的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應當如何解決?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在3月27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中國區域發展的都市圈時代”分論壇上,與會嘉賓進行了熱烈的探討。

中國已經進入都市圈時代

都市圈是城市羣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爲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爲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在北京師範大學資源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劉學敏看來,隨着城市化的推進,產業和人口逐漸聚集,中國已經進入都市圈時代,而都市圈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人口的都市圈化。人口同時向“核”聚集,同時也向外層的圈層聚集,而且外層圈層聚集的速度更快。“我們做過一個統計,上海市2010年到2017年間,城市片區人口的增長大約是60多萬,但周邊圈層擴散是它的兩倍,125萬左右。”

二是就業通勤的都市圈化。由於城市的溢出效應,同時也由於中心城市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人們不得不選擇“職住分離”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成本相對便宜的另一個行政區域,跨行政區的通勤已經成爲可能,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三是空間擴張的都市圈化。劉學敏認爲,城市的擴張是有圈層的,而圈層的擴張是隨着廊道或者軸帶向外擴張,結果就使外圍的節點城市開始網狀化地發展。

四是產業聯繫的都市圈化。由於城市的擴張和都市圈化,會形成都市圈的核,即這個特大城市和周邊的節點城市,按照價值鏈的分佈,形成良性的合作關係。“通常情況下,中心城市是創新的密集區,周邊城市是創新的擴散區,當然周邊城市也在擴散和創新,所以我們判斷都市圈是高度經濟一體化的經濟圈。”劉學敏說。

將“微中心”納入都市圈規劃

“這些年提城市羣,提特色小鎮,提中心城市,現在又提現代化都市圈,那麼現代化的都市圈到底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徐憲平認爲,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比構建跨區域城市羣更能產生積極的落地效應和示範效應。

他表示,在過去一個時期,無論是在區域發展還是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有的區域戰略確定的地理單元太大,包括十幾個省份,難以形成有針對性的、差別性的區域發展政策,也就難以形成區域間協同發展的機制。

現代化都市圈基本上都是在一個省份的行政區劃內,比如長三角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長江中上游的重慶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這樣基本可以形成共識,整合資源,探索創造出一個一體化發展、差異化發展的經驗和模式。

在徐憲平看來,各級政府在推進都市圈的建設中,應重在破除體制機制的障礙,主要着力點應是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推進基礎服務均等化,特別是通過推進大市場的形成,要建立區域協同發展的機制。

徐憲平表示,當前最緊迫的是要破除城鄉二元體制結構,這個體制破除了以後,才能逐步推動在城市圈內實現城鄉一體和融合發展。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認爲,與其他國家大都市圈相比,我國的“微中心”、節點城市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都市圈。他舉例說,東京都市圈在第二圈層、第三圈層20萬~50萬人口的城市有18個,北京只有7個,“明顯差了一個數量級”,所以很多人需要較長時間來通勤。

顧強表示,這其中除了我們的都市圈和大城市的發展理念存在一定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在當前的城鎮體系規劃當中,沒有把都市圈作爲一個整體來進行規劃。

因此顧強建議,以“微中心”建設來促進都市圈空間結構的優化和高質量的發展,並且首先要把周邊的“微中心”和節點城市納入到都市圈規劃,這對於未來都市圈、城市羣的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下一步如何建設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也成爲業界關注的焦點。

在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委員張燕生看來,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是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其核心是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動能轉化,二是結構轉化,三是模式轉換。

(本文來自於每經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