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聯盟引言

上期爲大家總結了玉柴博世相位同步故障判斷準則,有師傅反映,希望小哥講解講解關於DOC+POC後處理故障的排查方法,那麼今天小哥就爲大家總結分析關於DOC+POC後處理相關故障的排除策略,供大家參考學習。

01 電控部分-壓差傳感器

一、無法啓動、OBD燈點亮

1、故障現象:

無法啓動、OBD燈點亮

2、可能產生的第一類故障碼:

P0699-傳感器供電模塊3故障;

P2454-顆粒氧化催化器(POC)壓差傳感器電壓信號低於下限,確認爲當前故障:故障碼狀態爲“故障確認或當前故障”,或清除故障碼後讀取故障碼再次出現。

3、產生故障原因:

壓差傳感器供電1號針腳正常爲5V,如對底盤短路(電壓低於4.5V),一般屬於線束損壞與車架短路,如壓差傳感器線束在裝配貨箱時壓壞,線束固定時紮帶損壞,線束與底盤干涉摩擦損壞所致。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由於壓差傳感器和軌壓傳感器同屬於一個供電模塊,供電24號線對地短路後電壓被拉低,導致軌壓傳感器不能正常工作,發動機出現無法啓動,此時檢測點火開關擰到ON檔,診斷儀數據流讀取軌壓在180Mpa,超出最大軌壓,限制啓動。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4、檢測方法:

斷電後撥出整車線束與ECU連接的接插件,萬用表通斷檔檢測壓差傳感器1號針腳對車架是否導通,若導通則不正常。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萬用表通斷檔檢測壓差傳感器1號針腳對77號線是否導通,若導通則不正常。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連接好ECU接插件和壓差傳感器,用大頭針刺入壓差傳感器1號針腳孔,測量電壓是否低於4.5V,低於4.5V則不正常。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5、處理方式:

1、找到短路點線束並分開包紮處理,對干涉部位重新合理固定並防護。

2、若找不到短路點,ECU出線端20cm外剪斷24號線,傳感器1號針腳孔20CM外剪斷,從斷口處重新飛線連接。

3、若按照上述1和2 檢查未果則需要檢查壓差傳感器是否損壞,以及檢查線束接插件內部線束分叉短路到接地線。

6、可能產生的第二類故障碼:

P0699-傳感器供電模塊3故障;

P2455-顆粒氧化催化器(POC)壓差傳感器電壓信號高於上限;

P0193-軌壓傳感器電壓信號高於上限,確認爲當前故障:故障碼狀態爲“故障確認或當前故障”,或清除故障碼後讀取故障碼再次出現。

7、產生故障原因:

壓差傳感器供電1號針腳正常爲5V,壓差傳感器供電24號針腳對高電平短路(高於5.5V),一般汽車廠整車線束損壞或製作不當短路到高電平所致。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由於壓差傳感器和軌壓傳感器同屬於一個供電模塊,供電24號線對地短路後電壓被高於傳感器承受的電壓值,導致軌壓傳感器和壓差傳感器失效不能正常工作,發動機出現無法啓動,此時檢測點火開關擰到ON檔,診斷儀數據流讀取軌壓在180Mpa,超出最大軌壓,限制啓動。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8、檢測方法:

斷電後撥出整車線束與ECU連接的接插件,萬用表通斷檔檢測壓差傳感器1號針腳對車架是否導通若導通則不正常。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萬用表通斷檔檢測壓差傳感器1號針腳對77號線是否導通,若導通則不正常。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連接好ECU接插件和壓差傳感器,用大頭針刺入壓差傳感器1號針腳孔,測量電壓是否高於5.5V。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9、處理方式:

找到短路點線束並分開包紮處理,對干涉部位重新合理固定並防護。然後使用診斷儀讀取數據流:

①、未啓動情況下,數據流內軌壓<10Mpa,則證明軌壓傳感器和壓差傳感器未受損,能夠正常啓動。

②、未啓動情況下,數據流內軌壓若爲180Mpa,則可能軌壓傳感器或壓差傳感器已經受損,無法啓動,此時拔壓差傳感器接插件,再次啓動測試,若能啓動,證明壓差傳感器已經損壞需要更換,若還是不能啓動則證明軌壓傳感器已經損壞,需要更換軌壓傳感器。

注意:傳感器供電長時間短路會導致ECU供電模塊失效,如以上線路及傳感器均正常的情況下請注意檢查或更換ECU試車。

二、轉速受限或動力不足、OBD燈點亮

1、故障現象:

轉速受限或動力不足、OBD燈點亮

2、可能產生的第一類故障碼:

P2454-POC壓差傳感器電壓範圍低於下限值,確認爲當前故障:故障碼狀態爲“故障確認或當前故障”,或清除故障碼後讀取故障碼再次出現。

3、產生故障原因:

正常情況下壓差傳感器信號電壓值0.5~4.5V(通電未啓動爲0.5V),啓動後電壓值隨轉速的升高而升高,壓差傳感器3號線信號線78號針腳對高電平短路(線束破損與底盤短路、或者對2號線短路)導致電信號低於設定值。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4、檢測方式:

①、斷開與ECU連接的整車線束接插件和壓差傳感器,測量壓差傳感器3號和2號針腳(ECU的78號線與77號線)是否導通,導通則不正常。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測量壓差傳感器接插件3號針腳與底盤是否導通,導通則不正常。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②、連接好與ECU連接的整車線束接插件和壓差傳感器,點火開關上電不啓動,從壓差傳感器線束接插件後端插入大頭針到3號針腳(即ECU的78號針腳),測量電壓值是否<0.5V;然後啓動發動機並加速,觀察電壓是否變化(不正常的變化很小或者無變化)。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5、處理方式:

找到短路點線束並分開包紮處理(線束破損與底盤短路到地),對干涉部位重新合理固定並防護。

2、若找不到短路點,ECU出線端20cm外剪斷78號線,傳感器3號針腳孔20CM外剪斷,從斷口處重新飛線連接。

3、若按照上述1和2 檢查未果則需要檢查壓差傳感器是否損壞,以及檢查線束接插件內部線束分叉短路到接地線。

6、可能產生的第二類故障碼:

P2455-POC壓差傳感器電壓範圍高於上限值,確認爲當前故障:故障碼狀態爲“故障確認或當前故障”,或清除故障碼後讀取故障碼再次出現。

7、產生故障原因:

正常情況下壓差傳感器信號電壓值0.5~4.5V(啓動最大值爲4.5V),啓動後電壓值隨轉速的升高而升高,壓差傳感器3號線信號線對高電平短路(線束破損與底盤上的供電線短路、或者對24號線短路)導致信號電壓超高。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8、檢測方式:

①、斷開與ECU連接的整車線束接插件和壓差傳感器,測量壓差傳感器1號供電和3號信號針腳(ECU的78號線與24號線)是否導通,導通則不正常。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測量壓差傳感器3號信號線(ECU的78號線)和電瓶供電線是否導通,導通則不正常。

測量壓差傳感器接插件3號針腳到ECU的78號是否導通,不導通則不正常。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②、連接好與ECU連接的整車線束接插件和壓差傳感器,點火開關上電不啓動,從壓差傳感器線束接插件後端插入大頭針到3號針腳(即ECU的78號針腳),測量電壓值是否>4.5V,然後啓動發動機並加速,觀察電壓是否變化(不正常的變化很小或者無變化)。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9、處理方式:

找到短路點線束並分開包紮處理(線束破損與底盤上的供電線短路),對干涉部位重新合理固定並防護。

2、若找不到短路點,ECU出線端20cm外剪斷78號線,傳感器3號針腳孔20CM外剪斷,從斷口處重新飛線連接。

3、若按照上述1和2 檢查未果則需要檢查壓差傳感器是否損壞,以及檢查線束接插件內部線束分叉短路到高電平。

02 機械部分-催化器堵塞

一、故障現象

1、發動機轉速受限在2600轉以內

2、高轉速提速慢,OBD指示燈被點亮

二、可能產生的第一類故障碼:

1、無故障碼-輕微堵塞(故障燈被點亮,不限扭);

2、P2002顆粒氧化催化器(POC)堵塞故障(故障燈被點亮,限扭),確認爲當前故障:故障碼狀態爲“故障確認或當前故障”,或清除故障碼後讀取故障碼再次出現。

三、故障原因分析

1、燃油品質問題導致後處理堵塞(含硫、磷較高)

2、長期低速行駛,導致排氣溫度過低無法激活DOC(DOC激活溫度230℃,催化後溫度450℃)

3、增壓器與後處理之間的排氣管距離>1.2M,導致排氣溫度過低無法激活DOC(DOC激活溫度230℃,催化後溫度450℃)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4、排氣管和排氣制動閥

4.1排氣管內部銀粉漆、鍍鋅層脫落、焊渣脫落導致後處理堵塞。

4.2排氣管內壁粗糙或排氣管彎度小於120°存儲積碳,高速時積碳脫落堵塞後處理。

4.3排氣制動失效非正常開啓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5、汽車廠在後處理後段增加消聲器,消聲器結構設計問題,導致排氣不暢設置堵塞。

6、進氣過髒、長期未保養空濾、進氣管漏氣導致增壓器竄油、四配套異常磨損燒機油,機油在燃燒後產生大量膠狀積碳堵塞後處理。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7、外力損壞後處理,導致後處理內部載體碎裂,如路況差運行中彈起的石頭擊在後處理上,運行中後處理撞擊在路面上,維修或維護時使用錘子敲擊後處理。

四、處理方式

1、更換燃油。

2、儘量避免車輛長期處於低速運行,如路況受限,每天在收車前車輛行駛時發動機轉速置於2500轉以上。

3、增壓器-後處理之間的排氣管距離調整在1.2m以內。

4、更換合格的排氣管和排氣制動閥.

5、更換合格的消聲器,或取消消聲器(後處理具備消聲功能)。

6、定期保養空濾,定期檢查進氣管是否泄漏,準確判斷失效件並更換處理。

注意:以上1-5項處理完畢後,需要對後處理作以下處理:

方式1、使用壓縮空氣清除堵塞積碳,車輛高速行駛0.5小時。

方式2、拆卸後處理用水分別從DOC和PCO端反覆沖洗(冬季用熱水沖洗),然後堵住一端熱水浸泡2-3小時,放盡水後,壓縮空氣吹乾,裝車後車速維持在60-80碼行駛1小時(注意不是原地提高發動機轉速,是車輛高速運行,發動機轉速維持在最大扭矩範圍轉速2000-2200轉以上),若路況限制或交通法規限制車速,行駛中可採取提高發動機轉速運行(轉速大於2500轉)運行1.5小時。

方式3、按照1和3處理無果,則屬於載體內過濾層堵死,更換後處理催化器。

五、可能產生的第二類故障碼:

P2454-POC壓差傳感器電壓範圍低於下限值,確認爲當前故障:故障碼狀態爲“故障確認或當前故障”,或清除故障碼後讀取故障碼再次出現。

六、故障現象

OBD指示燈被點亮

七、故障原因分析

壓差傳感器雖然監測到排氣壓差(DOC管提供給壓差傳感器),但因監測不到大氣壓力,導致壓差錯誤,電壓值低於下限值。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八、處理方式

清除壓差傳感器POC接口處異物

清除後處理POC管堵塞物(部分後處理上無POC管)

03機械部分-催化器移除

一、故障現象

OBD燈常亮,長期運行時動力不足。

二、可能產生的故障碼:

P2002-顆粒氧化催化器(POC)移除故障,確認爲當前故障:故障碼狀態爲“故障確認或當前故障”,或清除故障碼後讀取故障碼再次出現。

三、故障原因分析

1、後處理DOC管堵塞,無法檢測到排氣壓差

2、後處理DOC管未接或斷裂,導致壓差傳感器檢測到的排氣壓力低於設定壓差值。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四、處理方式

1、清除壓差傳感器DOC端、DOC管堵塞物

2、連接上壓差傳感器DOC管

3、對斷裂的管路進行重新處理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DOC+POC後處理故障處理攻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