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變化穿越時空。

有一種傳承歷經風雨。

有一種基因代代相傳。

初春,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在東南某海域組織夜間海上駕駛訓練。裝備全新、海域陌生,加上夜間能見度低,風險係數高,“敢不敢下海、敢不敢衝擊”成爲擺在官兵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八班請求第一個下海!”班長汪濤向營裏提交請戰書。

海浪激盪,兩棲戰車魚躍入海。八班戰士陳文馳緊握操縱桿,加油、更換水上擋、打開防浪板,戰車急速向前駛去。

“70多年前,八班的許多優秀戰士倒在了戰場上。他們用熱血換來的不朽稱號是八班的寶貴財富。如今,不論條件如何艱苦,戰場如何險惡,八班的兵永遠第一個站出來!”走下演訓場,班長汪濤在《兵情日記》裏寫道。

是什麼,讓一茬茬八班人闖最險的關、挑最重的擔、打最難的仗?答案或許就在《兵情日記》裏。

■物質生活變了,喫苦奉獻的精神不變

“塗景華,的確良2套,解放鞋2雙……”在《兵情日記》中有張表格,記載着1977年八班戰士被裝情況。

據老戰士塗景華回憶:“那時戰士們的軍裝是的確良做的,沒有皮鞋,只有解放鞋,襯衫是用白布做的。現在你們穿着新式軍裝,看着真精神……”

指導員朱亞強介紹,連隊原來的樣貌是出門見黃土,腳下沙石路,住的是牆體脫落、開了“天窗”的平房。訓練之餘,官兵們很少有娛樂活動,除了打牌侃大山就是寫家信。

經過幾代官兵的不懈努力,現在的連隊已經成爲“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花園式營區。白牆紅瓦的樓房寬敞明亮,互聯網吧、數字電視、健身房等落戶軍營。

從粗布軍裝到毛料盛裝,從泥坯草房到紅磚樓房,從信息閉塞到網絡時代,《兵情日記》承載着軍營變化,但同時也見證了連隊戰士們始終不變的喫苦奉獻精神。

“八班過去是訓練最猛的班,今天依然是。訓練場上、營房周圍、沙石坡上,八班戰士灑下多少汗水、多少鮮血,我們就是要用行動告訴人們,新時期的八班人照樣喫得了這些苦……”集訓凱旋,李陽陽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形勢任務變了,捍衛榮譽的決心不變

“解放戰爭袞州戰役中,八班戰士平均年齡不到18歲,但完成任務堅決徹底,攻克內城苦戰2小時,連續5次擊退三面向我反撲之敵,最後只剩下姜炳啓一人在城頭上堅持,被師授予‘青年戰鬥模範班’榮譽稱號。”

“1964年八班參加河南信陽全軍大比武,我們八班參加的單兵戰術和班戰術(實彈)兩個比武課目,獲得全軍第一名的好成績,獲班戰術總分第一名,受到葉劍英元帥接見。”

對八班戰士來說,《兵情日記》中記載的這兩個故事,不僅有着感動和溫暖,還有無聲的感召和引領。

前年深秋,一場實兵實彈演習在皖東某山地展開。面對炮火壓制,我方久攻不下,損失慘重。時任八班班長陳立主動請纓,帶領“青年戰鬥模範班”每人揹負20公斤炸藥包,一路殺“敵”3公里,僅用35分鐘就破除3道障礙,爲演習立下首功。戰鬥結束,滿身泥土的他燦然一笑:“既然是‘青年戰鬥模範班’的兵,就要迎難而上,勇當刀鋒。”

“無數革命先烈爲了人民的利益,在我們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着他們的足跡繼續前進,比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祖國燦爛!”這是八班兩屆班長在一次班史交接中寫下的話,也成爲每名八班戰士的格言。

去年4月,得知旅裏舉辦創破紀錄活動,班長汪濤不顧左肩韌帶剛剛拉傷,主動找到連長:“這種任務,請交給我!”他的執着打動了連長。在比武場上,汪濤忍着傷痛帶領班裏戰士大展拳腳,先後在創破紀錄活動和軍體運動會中勇奪5個第一、4個第二。

■武器裝備變了,尚武精武的精神不變

在《兵情日記》記載的歷年年度考覈成績一覽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們的武器裝備不斷在升級換代。

戰爭年代,八班的戰士用一杆槍、一雙腳,贏得革命的勝利;全軍比武,八班的戰士靠着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摘得兩個比武課目的桂冠。半個多世紀前八班的戰士也許根本不會想到,赫赫有名的“戰術標兵班”如今也有了鐵甲車。

1998年,八班隨團整編成裝甲步兵班,配備了步戰車,八班戰士“集體換腦”,率先掌握駕馭裝甲戰車的本領,並且擁有了狙擊步槍、自動步槍等一系列先進武器。

“我們可以沒有一套完整的迷彩服,但決不能沒有一身過硬的軍事本領。”走進八班的宿舍,牆上鮮紅的班訓映入眼簾。半個世紀來,八班人換了一茬又一茬,裝備換了一代又一代,不變的是八班戰士尚武精武的精神,每名戰士都將這種精神融入了血液,變成自覺的行動,進而迸發出無窮的活力與銳氣。

■兵員成分變了,知兵愛兵的理念不變

隨着時代的發展,八班的兵員成分也在發生着變化。以往是農村娃、初中生爲主,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城裏人、大學生、“00後”走進了八班。但不管兵員成分怎麼變,八班有一點沒有變,那就是,帶兵人懂情理、靠法理、講道理沒有變,把對戰士的關愛放在心坎裏也沒有變。

戰士張皇入伍前是一名碩士研究生,由於入伍前長期缺乏鍛鍊,年齡也比較大,張皇的身體素質遠不如同批戰友。一次考覈後,他在《兵情日記》裏把自己形容成八班史上“學歷最高、年齡最大、成績最差”的新兵。時任班長龔奎在批註《兵情日記》時寫道:“無論博士還是碩士,先當合格戰士!相信你,新時代強軍征程上有理想的追風者,加油!”在班長和戰友們的鼓勵下,張皇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成爲官兵身邊的榜樣。

“00後”戰士徐波綜合素質相對全面,但耐力較差,每次跑步都落在班級後尾,他很是苦惱,甚至想過放棄。班長汪濤發現這一情況後,每次跑步時都一直在他身邊加油鼓勁,陪着他一起早練,一起加練,一起衝過無數個終點。如今,徐波已經以上等兵身份走上了副班長崗位,多次圓滿完成演訓任務。

一支不記得來路的軍隊,是沒有出路的;一支精神血脈長存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在《兵情日記》裏的文字語言很樸實,記載的大多是班裏的小事,沒有太多轟轟烈烈、沒有太多波瀾壯闊。但從中折射出的是我軍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的創業史、奮鬥史,是砥礪強軍的生動教材。

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