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停車位只要停了車,人防門就無法使用了。

近日,仙居光大·玲瓏郡多名業主向本報反映,小區地下停車位太窄,導致私家車難以入庫,即便耗時停進去,車門也不好打開。業主多次和開發商溝通,開發商也做了整改,但是問題依舊。

改良停車位,治標不治本

8月23日,記者來到仙居城區光大·玲瓏郡小區。當天上午10點,小區內已聚集了二三十位業主,並且還有部分業主陸陸續續趕過來。

業主代表陳女士先向記者說明了情況。陳女士說,她購買玲瓏郡房屋時,花了12萬元購買車位,位置是3連排停車位中靠立柱的。開發商今年6月底通知交房,但是在驗收地下車庫時,陳女士發現了問題。她花了五六分鐘,好不容易將寶馬X3停進停車線劃的區域內,剛想下車,卻發現車門只能打開四分之一左右,人都擠不出去。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小區大部分購買了3連排停車位的業主都有下車困難的煩惱。於是,業主們紛紛向開發商反映問題。

“剛開始,開發商態度比較好,給我們重新劃了線。但他們盲目追求法定的2.4米寬,將原來寬15釐米的停車線改爲10釐米,還把停車線亂劃。靠近立柱的那側,停車線有5釐米在立柱後面。靠近牆那側的停車線緊挨着牆,這怎麼停?”業主張先生說,“我們現在都找不到開發商,都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業主劉先生家的停車位則是緊靠着人防門。“三連排中靠近人防門的那2個車位,只要一停車,門就沒辦法關,你說我這是停還是不停?開發商怎麼可以賣這樣的車位給我們呢?”

業主王女士說,由於孩子9月份急着上學,她就簽字交房了,但停車位依然是個問題。“我現在壓根不敢開車到車庫,就怕不小心碰了別人的車,引起鄰里糾紛。”

這個停車位離牆太近,導致司機下車困難。

停車難,下車也難

在小區地下停車庫,業主們解釋,由於半數業主沒有簽字交房,所以停靠車輛還不多,一輛車佔兩個停車位也常有,目前還比較隨意。

記者拿來捲尺測量開發商改良後的停車位,停車線與線之間寬2.3米,加上2條停車線的一半,單論停車位寬度,確實剛好達到了規定的2.4米。但靠立柱那側的10釐米停車線,有5釐米在立柱後面。靠牆那側的停車線,最邊緣距離牆面只有8釐米。測量的停車位總長5米,整個停車位面積12平方米左右,並沒有達到合同上說的13.2平方米。

在這樣的停車位上停車到底難不難?記者請來一位擁有10年左右教齡的駕校教練陳教練,讓他開車做演示。記者先讓業主陳女士將寶馬X3停進三連排的中間停車位,在四周停車位沒有停車的情況下,陳女士耗時3分多鐘,纔將車輛停進去。停車入庫過程中,她還壓到了對面停車位,以及旁邊靠牆停車位。停好後,車輪胎緊挨着立柱那側的停車位。然後,記者再讓陳教練倒車入庫,停進靠牆那側的停車位。眼看着他一把就能將車輛停進車位正中間,但是後視鏡將要磕上旁邊的牆,陳教練遂將車往前開了一點,再倒車,總耗時1分半鐘左右。最後,他打開駕駛位車門準備下車,但車門只能開三分之一左右,下車困難。

開發商表示,直接和業主私下解決

當天上午,記者聯繫到開發商光大置業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張先生。

“重新畫線後,停車位寬2.4米,長5.5米,兩柱子之間淨寬7.2米,我們都達到這個標準了。目前,確實還有幾個停車位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但我們已經在想辦法給他們解決了。真的有問題,我們出面解決,不會迴避問題。”張先生說,“靠牆那側有空位置,我們一定會留出來,如果有相關規定,我們會依照規定處理。”

隨後,記者陪同業主找到仙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徐先生。

徐先生介紹,前一週玲瓏郡的部分業主有向他們反映過這個情況,規劃局工作人員出面約過光大置業,想要幫助他們協商解決,但是開發商沒有同意。“由於工作日內大家都比較忙,我們就和開發商約週末時間協商,但是開發商說沒有時間。這星期我們也沒聯繫上對方。”

徐先生進一步解釋:“停車位寬2.4米是合規的,但是劃到立柱後面,這就是不合規的。停車後,人防門如果真的不能關上,消防方面也有問題。我們有明文規定機動車與牆、護欄及其他構築物間淨距橫向寬度要達到0.6米以上。”

當天中午,記者再次聯繫光大置業的張先生,希望他可以抽時間,當面協商解決問題。

張先生說:“我已經去現場量了不下10次,有問題的業主,可以直接把車位號碼給我們,我們再過去量。我們不否認存在一些小問題,但是原則性錯誤不可能有。這段時間我們確實是很忙。”

在記者的反覆勸說下,張先生同意請示領導,再給我們回覆。

當天下午,張先生髮回信息表示,他會幫助確實需要解決問題的業主,但他沒有時間和規劃局以及業主進行協商。

最後,記者再次聯繫仙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說明情況,他們表示,會上報並再嘗試幫忙協商。本報也將持續關注。

(原標題《花十幾萬元買了停車位 業主爲何還抱怨停車難》原作者 項弋凌 編輯 金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