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就講這麼多,所以我總結一下,雖然我們面臨各種各樣之前沒有面臨過的風險和挑戰,無論是全球經濟放緩,全球貨幣政策不確定性,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我覺得只要我們進一步堅持在改革、創新、開放的路上,繼續堅持我們既有的方向,我覺得我們中國經濟仍然是非常寬闊的前景,大家一定要對我們中國經濟持有信心,並且通過各界工作,對咱們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整個資本市場建設做出咱們自己所能盡的力量,謝謝大家。創新最後可能是唯一有效化解現有存量風險的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引發新的風險,可能會導致更多市場波動,但是我們從長遠來講,如果希望中國經濟,中國資本市場走的更加長遠,更加穩健的話,我覺得創新和創新相關的監管思路調整和改變可能是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方面和手段。

新浪財經訊 8月27日消息,由大商所舉辦的“2019機構大宗商品衍生品論壇”在大連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會議主題爲:賦能新時代,產融創未來。新浪財經全程直播。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 朱寧出席大會並發表主題演講:新形勢下中國經濟的戰略轉型。

朱寧表示,全球經濟當前面臨了更多的波動和變化,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增速下調,資產泡沫發酵、債務水平上升、經濟結構轉型放緩、金融風險集聚。自下而上,中國經濟全球化進展加快,技術設施持續改善,消費轉型升級,移動互聯和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快速發展。中國經濟需要面對經濟增長放緩,調整經濟增長結構。

在經濟轉型的機會上,他認爲,改革是中國經濟的最大紅利,包括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普惠發展和創新性發展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方向。

朱寧還指出,對於今年的全球經濟趨勢,美聯儲加息週期向降息週期過渡,貿易摩擦繼續磋商,新興市場潮水逐漸退去,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和深化改革。而中國的經濟趨勢,還是以穩健的貨幣政策“小水滴灌”,房地產調控是否從嚴更多要關注貿易摩擦的磋商。防範系統性經濟風險仍是趨勢,而創新是推動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重要動力。

“雖然我們現階段面臨各種各樣風險和挑戰,但只要堅持改革、開放和創新來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對中國經濟發展抱有信心。”他最後說。

以下爲文字實錄: 

尊敬的靳國衛副市長,各位嘉賓和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有幸有這麼一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中國經濟戰略轉型的思考。在涉及主題之前,我想先感謝大商所,感謝各位來自協會的領導,因爲我們無論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得到了大商所的大力的幫助。在學院過去的十年的發展中,我們和監管機構,包括交易所有非常緊密的合作,也爲我們的資本的多層次的發展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的人才,我再次感謝大商所對我們學院的大力支持。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對中國宏觀經濟的看法,今天我主要分享三個比較大的方面的研究內容。第一個是處於新形勢下的中國經濟的現狀。第二是我們下一個階段的中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我們還有很多的機會,還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方面。同時,作爲任何一個負責任的經濟學家,我們也討論下一階段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轉型所面臨的挑戰和存在的一些風險。

我記得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有過一個感受,我們金融行業的人員有一個感受,總算把2018年過完了。2018年實在是多風多雨的一年,結果2019年,大家有什麼感受呢?希望2018年持續的時間更長一些,無論是全球的層面,國內的層面,經濟的層面,資本市場的層面,我們發現我們面臨更多的波動和變化。這不是我們今天才剛剛發生的現象。大家記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當時有一個新說法,叫做新常態,是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全球資產投資的收益在逐漸地下降,而整個投資的風險在不斷地增長。不太符合我們傳統的金融理念的現象,這是當時整個全球債權最大的投資者對今後的預判。我們看到過去十年的經濟,這個預判只說對了一半,整個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確實在波動,但是出乎意料,回報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這是因爲美國爲首的國家實行了量化寬鬆,現在已經逐漸上升到一個理論的高度,就是MMT,我們搞了這麼多寬鬆,但是通貨膨脹也沒有來。傳統的貨幣金融體系並不能解釋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新常態。

在這個大的框架之下,我們作爲投資者,我們作爲企業管理者,我們作爲每一個家庭對於今後的經濟的運行和投資的方向的把握,逐漸產生了一些更多的思考和惶惑。我們看過去發生的一些最重要的國際上主要的經濟形勢,第一點一定是貿易摩擦或者整個全球貿易摩擦在逐步地加劇。美國並沒有和我們中國一國產生貿易摩擦,基本上想要推翻世貿組織爲代表的全球的貿易組織,代之以雙邊的國與國之間的國家相互之間的合作的方式。在這個大的框架下,整個全球的貿易一改過去十年的高速的相對比較健康的增長,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增速的放緩。與此同時,受全球貿易的影響,也受經濟的週期性和結構性的影響,我們全球的經濟逐漸出現了放緩,國家貨幣基金再次下調了今後三年全球主要的經濟增長的速度。在很多的新興市場,包括很多的經濟體系,我們看到兩個很明顯的問題在顯現,第一個是全球的資產價格仍然在進一步的上漲,一方面我們看到在大量的貨幣供應的增加之後,全球沒有出現通貨膨脹,對民生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同時我們看到全球的資產價格以房地產爲代表,包括我們大宗商品在內,很多的資產的價格在進一步的上升。現在我們一定程度上就解釋了這個資本論所解釋的,爲什麼 我們現在感覺到生活的成本並沒有明顯的增加,但是我們的流動性,我們所引出來的錢哪裏去了?這個資產的價格的高速的持續的上升,會怎麼樣?2013年的諾貝爾獎的得主,做了一系列的資產價格泡沫的研究,他的結論,我個人認爲是長期持續地,超過平均水平的資產價格的上漲很難持續,不但很難持續,反而會引發經濟危機。                         

在國家層面,一些增長是通過政府或者企業承擔更多的債務的方式。我們中國的經濟,我們從2011-2016年,整個全國範圍的債務的比例,從2011年的GDP的160%,到現在已經增長了300%。不到十年的期間,我們國內的負債幾乎翻了一番。這種以債務爲基礎或者以債務爲驅動的增長的模式在全球的範圍可以持續。

達里奧先生的新書,對債務危機再做一個序言,叫做《債務的本質》,我們思考債務的本質是什麼?和我們的投資的本質恰恰是一個定義的兩個方面,投資是壓縮今天的消費獲得明天更好的消費,債務恰恰相反,先享受今天的消費,讓今後爲今天的消費買單。這是一國甚至全球性的面臨的越來越普遍的問題。

大家對宏觀經濟有一些擔憂和不解,一方面我們來自企業,來自實體經濟,尤其是互聯網的行業,我們發現我們中國在很多的經濟發展的領域,科技創新的領域,已經走在的全球的前面,甚至成爲了全球的榜樣。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支付、線上線下合作,消費的模式和場景的方面,我們走在了全球的領先的地位。    

我們很多人呈現出越來越強的消費力的中產家庭的消費的能力,消費的對象也在發生非常深層次的改變,這種改變會對我們企業進一步的轉型升級,會對我們經濟的韌性和可持續發展,帶來非常堅強的一個支撐和一個驅動力的作用。我們看到很多經濟的活力,經濟的非常有吸引力,讓人產生信心。

我們怎麼看待宏觀方面和微觀方面的不一致?我個人理解,我回來10年左右,我理解是,我們中國的宏觀政策往往是在兩個不同的目標之間,在進行動態和比較微妙的調整。這兩個目標,往往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保增長和調結構,大家可以理解保增長,我們十年之前希望我們的增長的速度達到8%,五年之前我們希望在7%。現在回落到6.2%,6.3%的區間。在過去的十年二十年裏,一旦出現經濟增長的速度下滑,比較普遍的就是政府會採取比較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刺激,導致我們在短期的經濟的增長速度一直是非常健康的,在全世界都是人讓矚目的。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地改善和提升,隨着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地增加,隨着債務水平的不斷地累積,隨着全球貿易秩序的進一步的惡化,我們經濟的三架馬車,我們的外貿出口,我們的技術投資,我們的消費,增長的速度都在放緩。對我們政策上一個很大的挑戰或者問題就是如何應對經濟增長的速度逐漸地放緩的現象。

過去的十年二十年,我們主要是通過積極的政策來刺激短期的經濟政府,國家明確提出不會再有房地產作爲短期調控和刺激經濟的一個手段,過去的20年房地產成爲刺激經濟最重要的一個手段,沒有之一。       

這幾個經濟調整和管理思路的轉變導致我們的經濟增長在逐步地放緩。我個人認爲這並不是一個讓人擔憂的事情,對於中國這麼大的經濟的體量,過去40年這麼高速度的發展,沒有任何一個例外,這麼大的一個經濟體的增長速度會逐漸地放緩。但是在放緩的過程中,我們能不能關注我們另外的一個經濟目標,調整經濟增長的結構。最開始的20年我們通過廉價的勞動力獲得了很大的優勢,把我們中國的加工的產品賣到了世界的市場,隨着我們勞動力成本的增加,這種優勢在逐漸喪失。1999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當時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是墨西哥的勞動成本的70%,2015-2016年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是墨西哥的150-160%。這種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會影響到我們在全球貿易體系裏的競爭力的優勢。逐漸喪失這種優勢之後,在2018年之後,我們基本上廉價勞動力的紅利已經釋放了。過去的十年我們中國的經濟增長的一個很重要的驅動力是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投資,通過投資驅動經濟的增長。大家都親身經歷了,就是四萬億的財政貨幣刺激政策,這種刺激政策導致一個很大的優勢,經濟危機之後我們的速度沒有放緩,而進一步的增加,對扭轉世界經濟的衰退做出了巨大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個做法的成本和風險,在於我們巨大的投資,至少在整個金融領域看來,投資回報相對比較低。這個方面導致了一個什麼後果?導致了我們在過去十年以來,全國的債務水平明顯的增加,所謂的債務是什麼?大家來自金融行業,可能比我更瞭解。我們投資的收益趕不上融資的成本,這是一個負現金流。債務形成之後,對下一個階段的經濟的轉型升級會形成壓力。我們爲什麼會特別強調消費?特別強調扶持我們的中小微企業?因爲我們看到整個的債務的問題,整個的融資的困難,已經對於我們居民消費的增長產生了影響,很多行業經歷了高增長之後出現了負增長,很大的一個原因過去我們的房貸爲代表的過度消費的增長已經透支了一部分的家庭的購買力。 

2018年的時候,我們講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我們講去槓桿,這是一個經濟結構的調整。但是由於政策的思路恰好碰上了特朗普這樣的一個總統,碰上了貿易摩擦。我們有一些去槓桿的嘗試,但是沒有達到早期的效果,我們調結構的任務並沒有完全完成。

如果我們看到新的形勢,可能在十年二十年之前,我們的調結構和保增長的目標往往是相對比較接近或者一致的,但是由於債務問題的出現,我們甚至保增長和調結構兩者至今的距離和原來相比是越來越遠了,導致我們的整個經濟的增長的調整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越來越多的思考。

但是我覺得這個核心的問題,作爲經濟學家仍然要思考我們如何要可持續地推生中國經濟的勞動生產力,可持續的勞動生產力的增長是推動經濟健康可持續、長期發展的一個最核心的因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思考下一個階段我們如何調整我們的經濟發展的速度和上層建築之間的關係,如何走出或者超越傳統的東亞的模式,我們看到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的經濟的增長走的都是早期利用廉價勞動力,中期利用產業政策,後期利用大規範化的資本的運作模式。無論是日本、韓國還是中國臺灣,到了某一個階段都面臨一個瓶頸,就是

增長模式的轉型沒有成功地完成。                                  

從下個階段的經濟增長來講,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這不是一句空話。金融永遠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即使是衍生品的技術再高端,最後依然是希望達到風險管理和風險管控的目的。經濟的轉型是一方面,對經濟的看法和對經濟的模式的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鑑於我們的經濟的增長的速度逐漸地放緩,全球貿易的摩擦加劇的大環境之下,我們中國經濟仍然存在大量的機會。而且我必須要非常負責地跟大家講,即使我們的經濟的增長只是6%,對於這麼大的一個經濟體,我認爲非常的了不起。之所以不適應,因爲過去十年的經濟的增長的速度太快了,我個人認爲現在的經濟增長的速度一點不慢。過去的12個月,特朗普拼命地發推,主要宣傳擔任總統之後對美國的經濟帶來多大的貢獻,調整數據之後,美國經濟過去增長的2.8%,特朗普拼命地宣傳自己。所以我們在6.2%、6.3%,甚至不到6%的速度,這麼大的經濟體獲得這麼高的發展的態勢,是一個非常大的成就。

同時我們應該思考,我們如何取得了這個成就?過去的四十年,中國發生全球矚目的經濟的奇蹟,因爲我們更好地調配了資源,充足了市場的供應?還是因爲我們的政府在規劃和產業佈局的時候有更好的作爲?我們一定是做對了什麼事情,只不過大家沒有一致的看法。我個人認爲,我們做對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改革,改革裏最大的方向就是讓市場最大程度地發揮市場的作用,只要我們的方向不改變,步伐不停下來,我們還有大量的機會。爲什麼我們提出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經濟增長是一個馬拉松,僅僅快了0.1%,慢了0.1%固然重要,但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在奔跑的過程中摔跟斗,這個意義更大。

怎麼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這是下一個階段我們仍然要繼續貫徹,進一步幫助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的戶籍改革,土地流轉制度的改革,養老和醫療的改革,也和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我仍然對中國的經濟非常的有信心,只要我們的改革的步伐沒有停下來。

這幾年我們聽到比較多的說法叫做高質量的發展。所謂的高質量一定是有相對的對應的一個增長的模式。我個人的理解,可能不一定全面。高質量的發展一定程度上跟我們過去三四十年享受的高速度的發展並一定是對立的,所謂的高質量的發展,節能環保,綠色發展,扶貧等,很大程度上不能在短期內更快地推動GDP的增長,而是讓我們的經濟增長更有包容性,讓世界更多的人分享我們給世界帶來的財富。

與此相關,我們在提一個重要的推動力,是新興城鎮化,第一個並不是讓更多的人進入城市,而是享受到現在的城市生活的方式和服務。第二點就是區域化的經濟發展,我們更多的講的是一個或者幾個城市,我們現在是城市帶或者城市羣,在南方可能表現的更加的明顯。高質量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我們說經濟的增長不應該是簡單的抽象的數據,應該是一個真正能波及社會民生的普遍的數據。                           

這是我們今後經濟增長新的方向、大主線和脈絡。

第二點就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既有剛纔我們講到的環境可持續發展,人和自然界之間的關係,更多講的是經濟增長模式的可持續。怎麼能夠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和發展,怎樣能夠化解已經累計的大量債務,怎麼能給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方式,提供就業,幫助金融體系更好的服務於實體經濟,這些都在短期未必一定會帶來更多的GDP增長速度,但是一定會幫助整個經濟增長的韌性和可持續性進一步加強,而對中國的經濟體來說,對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中等或者高中等收入國家的這個類別來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之外,我們最近可以看到很多政策指出的是普惠性的發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前段時間去鄭商所參加的一個活動,關於白糖的產品,我當時很受觸動。白糖行業協會領導跟大家分享,幾乎所有糖產地都是處在老少邊窮地區,怎麼能夠通過白糖的合約,通過和白糖相關產品的推動,幫助所在地區走出貧困,推動經濟發展。所以在座各位,很多金融服務不只是所謂虛擬的遊戲,或者空轉的過程,一定會想到經濟的發展怎樣能夠涉及到更多到目前爲止沒有充分享受到經濟發展的人羣,在過去歷年工作重點當中扶貧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工作的重點。所以這也會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很重要的發展方向。所以普惠不是簡單扶貧,而是讓更多人享受到科技進步、金融發展、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

這段時間我們發展很快的互聯網金融,大家都非常瞭解,無論是移動支付也好,網站也好,還是衆籌也好,它的目的都是非常好的,都是希望能夠讓金融服務觸及到很多之前沒有被傳統金融行業所服務到的人羣。整個經濟發展,最後是爲了幫助大量企業、大量居民家庭能夠過上更好更享受生活的生活方式,這一點非常重要。

最後我想強調創新型的發展,剛纔靳副市長也希望大連成爲創新型中心。大家都生活在非常幸運的大時代,在這個大時代裏面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隨着中國全球化步伐的進一步加快,隨着中國中產階級購買能力不斷的增加,無論是企業,金融機構還是個人,我們都在非常幸運的大時代,我們的創新裏面既包括新的市場,這裏面既有國內的市場逐漸消費升級,又逐漸擴張到海外市場,有新的工具,我們現在有大數據,有云計算,有人臉識別,有非常便捷的消費方式。同時還有新的資源,通過新的媒體,新的社交手段,新的金融工具,讓很多原來難做的生意變得越來越好做。所以這些都會給中國經濟今後十年、二十年的發展帶來很多潛在增長點,同時帶來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對中國經濟還是抱有非常強烈的信心。

最後講一下風險和挑戰。大家都來自於金融行業,金融行業的人本來做生意就是做的是風險的生意。所以,關注什麼問題呢?我稍微往前跳一下,我最近做很多關於宏觀經濟的演講,很大程度上因爲我在2016年出版的《剛性泡沫》這本書,這本書現在被翻成7種不同語言,這本書想傳遞的想法,也是受席勒教授的影響,就是如何看待經濟增長的轉型和下一個階段所面臨的潛在風險和潛在的挑戰。

即使是沒有貿易摩擦,即使沒有全球經濟放緩,即使沒有國際摩擦的環境,每個人必須要思考,回到我剛纔提醒大家的,就是我們過去三、四十年經濟增長的成績如何獲得的,大家做投資的都關注收益,我們收益是從哪裏來的?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我們必須要給予很多深刻思考的話題。爲什麼這段時間咱們經濟增長速度在放緩,如果我有一些擔憂的話,我個人有點擔憂,大家在各自生活和工作中有所體會,就是我們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步伐,放緩的速度可能超過很多從業人員之前所有的預期。爲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如果我們把我們的經濟當作是一個企業,我們也看到非常優秀的企業在一段時間增長速度非常快,在這之後面臨很大問題。現在甚至有公募基金指責通用電器做了大規模長時間財務造假,更多是利用金融手段來抹平一段時間盈利的增長。如果我們把經濟想成是一個企業的話,一個企業如果面臨這麼高水平的負債,它是如何來轉型,如何來調整,這是擺在所有大家在座各位面前的一個問題。在面臨債務大環境下的經濟轉型,會出現和我們之前十年、二十年所面臨的不同增長模式,無論是企業,無論是家庭,無論是政府部門如何進行相應調整。

我仍然想回到實體經濟,來講消費的問題,大家在這段時間一直聽說消費會是中國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重要增長驅動力。如果我們看一下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所有通過增長的過程中,到最後能夠推動經濟從中等收入到高收入階段一定依靠的是居民家庭逐漸增長的物質水平和相應的消費的需求。但是在過去6個月到9個月的時間裏,我們看到以汽車,以家電,以海外旅遊爲代表的幾個在過去被大家認爲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經濟增長的先行者和增速的逐漸放緩,有的甚至出現負增長,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種現象在一箇中等收入國家逐漸邁向高收入國家的過程中,不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必須要對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給予更多的思考。

我覺得所幸有一個很大利好消息,特朗普總統無論在各個方面多麼的不靠譜,有一個事,無論他的壓力還是因爲全球經濟增長的要求,美聯儲終於從去年年底,大家一致認爲的加息週期很快調整了一個想法,現在已經進入降息週期,降息週期的力度和時間我們要拭目以待,但是至少改變了整個全球對於流動性的預期,這一點在大宗領域,在衍生品領域投資者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分水嶺。因爲如果美聯儲進一步持續加息週期的話會導致全球資金成本進一步增加,這一點對於無論中國還是所有各國企業,只要在負債中有很大風險敞口的加息都是非常大的風險點。所以,至少這個短期風險是比較可控的。

我想回到這個著作裏面,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核心問題,去年資管新規想要努力改革和改變現狀,仍然是在中國經濟裏面普遍存在的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的問題,資本市場可能是中國所有經濟領域最市場化的領域

去年資管新規的起草,我個人比較支持資管新規大的政策方向,雖然在具體執行力度和速度上有所商榷,我覺得只有進一步持續推動資管新規思路,才能在整個宏觀層面上實現審慎監管,否則債務問題真有可能成爲中國經濟不得不面對的核心問題,這是一個最大的風險。

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今年包括今後12個月經濟的看法。第一,我覺得最重要的變化趨勢就是美聯儲從加息週期轉向減息週期,幾乎全球投資者都是樂見其成。

第二,我們看到和這個相對應的,就是貿易的摩擦,尤其是過去一、兩週時間裏,特朗普隔一天發一篇twitter完全改變或者批駁自己之前的說法,這也是信息時代纔會出現非常有趣的政治現象。

在貿易摩擦裏面,朋友們可能開始意識到,貿易摩擦已經不是簡單的貿易摩擦,更多涉及到前一段講的中國2025,講到全球在今後科技戰略領域的所謂霸權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今年5月份我在華盛頓參加美國商會的活動,我有一個演講。確實親身感受到在華盛頓,在美國最高政策制定方面,對於中國態度發生非常深層次的改變,我2010年回國,之前在美國生活11年,我可以感覺到在政策制定方面對於兩國關係看法發生非常深刻的變化,這個深刻變化並不只是特朗普總統一個人,是兩黨相對比較普遍的現象。我希望大家注意這個現象,大家可能不記得2016年,當年的總統大選,當時是特朗普和希拉里競選,當時咱們希望誰當選?當時希望特朗普當選,希拉里不是我們認爲希望的總統,反之我們認爲特朗普基於他共和黨的背景,基於商人的本質,應該是比較好可以進行有效磋商的總統。現在我們很多人希望特朗普明年不會當選,特朗普不會連任並不意味着下一任會是更加友好,會改變目前貿易現狀的總統,這是一個我們需要面臨的非常重要的現實。

在這個大環境下,一方面我們如何能夠讓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增長短期衝突儘可能控制和最小化。第二怎麼能夠發揮中國自己增長的優勢,自己的特色,通過自己的模式能夠以比較可持續的穩定增長,能夠以不變應萬變,把自己工作做好。大家都看到美國這麼高速的經濟增長和這麼強勁的股市一定是不可持續的。所以,達利奧說到,在貿易摩擦這個問題上,時間一定是站在中方這邊,更多是我們如何比較有定力來面對外部形勢,同時做好我們自己的工作。經歷增速放緩我覺得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在放緩過程中,真正行之有效能夠調整結構,能夠找到新的增長點,能夠釋放市場的潛力和作用,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覺得很核心的一點是在下一階段我們會關注出什麼樣的刺激政策,在中國股市或者在中國資本市場,大家都會非常好解讀中國傳統文化,我現在跟很多海外投資者溝通的時候,我都會教大家,在中文裏面危機兩個字是非常有趣的矛盾的結合體。有危纔有機,有危必有機。現在我們看到所謂的貿易摩擦、經濟放緩可能是一種危,是一種挑戰,是一種風險,但正是面對這種風險,面對這種風險,我們纔會有很多的機會。如果我們反觀過去四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無論是1978年,無論是1992年,無論是2000年,無論是2008每次中國經濟面對非常大的風險面前,我們進行新一輪改革,這一輪大家明顯改善,刺激政策遠遠沒有大家所希望的那麼強。直到今日人民銀行在講要實施穩健或者中性貨幣政策,直到今日財政部說實行積極財政政策,但大家沒有看到很大的發力力度,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第一是經歷過去二、三十年發展之後,大規模貨幣刺激政策已經不太可能了,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原因是高起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地產價格,一個是匯率的考慮,如果進行大量寬鬆化,人民幣匯率水平會面臨很大壓力。如果我們還希望進一步進行貿易摩擦談判的話,我覺得維持人民幣的匯率穩定應該是很重要的前提條件。前一段嘗試性的貶值馬上引發美國一系列的反擊。我個人覺得非常大規模的貨幣政策寬鬆是非常不可能的,我們仍然會小水滴灌,不會大水漫灌,戰術層面保證經濟有流動性。

爲什麼財政不能再搞四萬億呢?第一,再搞四萬億的時候,我們當時的財政赤字是GDP的1.1%,現在這兩年每年財政赤字是GDP的2.8%-3%,所以從整個財政方面的資源不像十年前我們推動四萬億的時候那麼充分。第二大家可以考慮在十年前經濟總量30萬億不到,對於這樣一個經濟體,一個四萬億的刺激,大家都知道當時做的刺激遠遠超過四萬億,這是立竿見影的,但是現在對於我們80萬億的經濟來講,再投放一個四萬億的刺激,在邊際上所產生對於經濟推動的作用也不會像十年之前那麼強,所以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有類似的準備。

與此同時的房地產,今年年初我在很多公共場合說,今年第三季度可能是考驗房地產政策真實的考驗期。基於現在貿易摩擦的升級,沒準會推到第四季度,時至今日我們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是非常從緊從嚴的態勢,這很可能是新常態,這很可能是新形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下一個階段貿易談判進展,如果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持續下行的話,在短期沒有其他任何很好的刺激的手段,所以房地產可能仍然是不可避免或者很不推薦,但我也非常理解可能會成爲刺激的手段和方式。

無論是不是以房地產作爲調控的方式和手段,最核心的問題仍然回到去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防範系統性經濟風險。但是防範風險有兩個不同的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管控的風險,所謂管控風險就是大家這個也不讓做,那個也不讓做。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之後,對於股指期貨的交易,怎麼能夠不讓市場下跌呢?發現股指期貨對下跌產生一定影響,讓大家不要交易股指期貨就好了,這是一個方面,管控的做法。還有一種面對風險的做法是化解的方法,怎麼能夠讓全世界金融機構都和中國投資者一起來分擔、承擔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國資本市場進行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每個人承擔百分之百的風險都是一個滅頂之災,每個人承擔0.01%的風險,不但可以承受,還能帶來非常豐厚的風險溢價和收益。

創新最後可能是唯一有效化解現有存量風險的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引發新的風險,可能會導致更多市場波動,但是我們從長遠來講,如果希望中國經濟,中國資本市場走的更加長遠,更加穩健的話,我覺得創新和創新相關的監管思路調整和改變可能是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方面和手段。

我就講這麼多,所以我總結一下,雖然我們面臨各種各樣之前沒有面臨過的風險和挑戰,無論是全球經濟放緩,全球貨幣政策不確定性,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我覺得只要我們進一步堅持在改革、創新、開放的路上,繼續堅持我們既有的方向,我覺得我們中國經濟仍然是非常寬闊的前景,大家一定要對我們中國經濟持有信心,並且通過各界工作,對咱們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整個資本市場建設做出咱們自己所能盡的力量,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