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民族英雄,愛國精神,我們腦海中湧現出的名字裏,岳飛必然是其中之一甚至是其中之首。自南宋昭雪以來,岳飛就一直被認爲是軍人的典範,爲歷代所傳頌,各地都有廟宇供奉。

如果不是明清易代的歷史原因,岳飛取代關羽成爲武聖人只是時間問題。尤其是抗日時期,廣大愛國志士以岳飛爲榜樣,用無數個無名岳飛的生命,換來了抗戰的勝利。

軍人的典範:岳飛的單兵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一般介紹岳飛,都會提到他的軍事才能和民族精神,關於他的武藝則介紹的不多。的確,岳飛二十八歲就已經指揮了收復建康(今南京)的戰役,大部分時間一直是中高級將領,他直接參戰的機會並不多。但是通過對岳飛早年經歷的零星記載,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岳飛作爲一名士兵和基層軍官的驚人戰鬥力。

軍人的典範:岳飛的單兵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首先,岳飛出身於小地主家庭,其父親生前有田數百畝,在當時算得上小康之家,溫飽無虞。這樣的家境無疑給岳飛有了讀書識字和培養自己興趣的時間和經濟基礎。在入伍前,岳飛就已經開始學習武藝。

在小說演義中,岳飛的武藝老師叫周侗,是諸多拳術的創始人,並且盧俊義、武松、史文恭等水滸人物也是其門下弟子。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岳飛最尊重的老師叫周同,是一名射術高手,並無關於拳術的記載。

按照相關記載,岳飛的射術是有天賦的,在和周同學射箭之前,就已經有了兩發連中的成績。之後周同教會岳飛“左右射”的技巧,之後岳飛當上了軍官,還將這種技藝推廣到軍隊中,岳飛軍隊能夠屢次獲勝,與這一祕技密不可分。

所謂“左右射”,即我們今天說的左右開弓,是一種非常實用的騎射技巧。一般人都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這樣的話,在奔馳的馬上,只能射擊後、左、前三個方向的目標,如果有目標突然出現在右側,必須調轉馬頭纔行。

軍人的典範:岳飛的單兵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在小說演義以及我們現在所看的影視劇中,左右開弓射擊簡直是人人都會的技巧,不會這個簡直不好意思出門打仗。然而,這個技術真的沒那麼簡單,能夠熟練掌握左右射擊的人其實寥寥無幾。

在古代,將領如果會這一神技能,那麼惜字如金的史書必然會加上這一句:善左右射。

三國時期的荀彧,是曹操麾下的高級幕僚,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他都曾經誇讚曹丕:“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

此外,古代軍中如果有能夠有用左手開弓的左撇子,那都會重點培養。比如北宋有個叫耿全斌的將領,就因爲是擅長射箭的左撇子得到了宋太宗的提拔。

總之,能夠熟練用左右手開弓射箭的人少之又少。

而岳飛的射箭,不僅僅是射的準和左右開弓那麼簡單。按照記載,岳飛在不滿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引弓三百斤、腰弩八石”。這也就牽扯到了岳飛的身材,真實的岳飛並不像電視劇裏演的那麼瘦,而是一個壯實的胖大漢子,否則怎麼能拉開如此力度的硬弓。

軍人的典範:岳飛的單兵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這個體能堪稱怪物,不過也有人認爲這段記載有明顯的誇大:

北宋的一斤是640克,三百斤約合今天的384斤。宋代,開弓兩石的人已經可以得到提拔,大約合今天的236斤。現代有記載世界紀錄爲拉力200磅的弓,即180斤。岳飛這個已經超過宋軍最高標準一百多斤,而且世界紀錄的兩倍了……

軍人的典範:岳飛的單兵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八石弩,那更誇張了,約合今天的940斤,着實有些誇張。宋代,軍中能開四石弩的已經是鳳毛麟角。要知道,一頭喫草不喫飼料的耕牛重量也就六七百斤,等於說岳飛能扛着一頭牛到處跑……

其實,這應該和當時測弓拉力的方法和今天不同有關。咱們今天測量弓的拉力,是裝上弓弦,然後用測力計在在弓弦處施加拉力,測出弓的拉力。然而,這種測力方法一直到明朝纔出現。之前的測力方法具體如何已經不可考究,但是其測量結果比今天要大一倍。

即便如此計算,岳飛的體能也非常驚人:開弓192斤,開弩470斤。

當然,這裏的弓弩應當都是力弓、力弩,並非實戰具。一來如此拉力的弓弩很難找到合適的箭,二來宋代禁武較爲嚴格,可以射擊的弩是嚴禁民間持有的。

軍人的典範:岳飛的單兵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正史的記載中也有岳飛持弓箭實戰的記錄。岳飛二十二歲時曾經短暫退役過一段時間,在韓琦後代的府上打工。碰巧趕上幾百名土匪打劫,岳飛獨自一人登上圍牆,一箭射穿了土匪頭子張超的頭,土匪瞬間潰敗。

除了射術之外,岳飛的近戰能力也很強。在小說演義裏,岳飛擅長的武器是槍。在記載中,岳飛十一歲即開始跟着另一名老師陳廣學習“技擊”,而陳廣曾是軍中的一名槍手,所以岳飛學習的“技擊”,的確有可能是以槍術爲主。岳飛也曾經在戰鬥中單手持矛作戰,可見岳飛的確有良好的槍術基礎。

然而在後來的種種實戰中,岳飛似乎更喜歡用刀和劍。

軍人的典範:岳飛的單兵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岳飛二十四歲的時候,是一名基層軍官,有次帶了四名隨從去與一夥三百八十人的農民武裝談判詔安事宜。談判期間,有名首領不服,突然跳起來攻擊岳飛。岳飛一拳打在他的臉頰上,當場將他擊倒在地(岳飛的體能擺在那),隨後拔劍將其制服。

之後,岳飛又帶着一百多號人在冰封的河面上遇到了一小夥金兵。因爲是遭遇戰,雙方都搞不清對方的虛實,不敢冒進。岳飛獨自橫刀上前挑戰,對方也出來一名持刀的驍將,與岳飛進行單打獨鬥。

這名將領的級別比岳飛高,武器也比岳飛的精良。此人將刀劈來,岳飛用刀格擋住了這番攻擊。沒想到敵將的寶刀竟然砍進岳飛的刀身一寸有餘!如果不是宋代的刀片寬大,岳飛的刀此時想必已經被敵人切斷。岳飛當機立斷,奮力將刀拔出,一招敵將斬首。

軍人的典範:岳飛的單兵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還有件岳飛的私事,也可以看出岳飛的刀法。岳飛本人清廉,但是岳飛的舅舅姚某卻是個欺男霸女的跋扈之人。岳飛將此事告訴了母親,岳母斥責了姚某,卻也讓姚某懷恨在心。一次岳飛出行,姚某竟然圖謀暗殺岳飛。幸好暗箭沒有射中,而是射在了馬鞍上。

岳飛當即大怒,策馬上前,一刀挑出了姚某的心臟。

除了刀劍之外,岳飛在大戰曹州的時候,還曾經手持四棱鐵鐧作戰,也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戰果。

軍人的典範:岳飛的單兵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盤點一下,岳飛的武藝,首推弓矢,善於用槍矛、刀、劍、鐧等多種兵器,而且體能堪稱絕世,徒手也可以應對突然襲擊。可謂射兵、長兵、短兵、鈍器、徒手樣樣精通。除了軍事家之外,給岳飛一個全能尖兵的頭銜,可以說毫不爲過。

這樣全能的人才歷史上可不多見。勇猛如西漢的李廣,雖然是神射手,但是近戰能力並不出衆;東漢末的呂布有轅門射戟的射術,也曾經持矛與郭汜決鬥獲勝,但是沒有持刀劍作戰的記載。

總之,岳飛不僅僅在軍事戰略、軍事指揮堪稱當時數一數二的名將,在個人武藝上,他照樣是當時的翹楚。然而現在有些文章,總是喜歡各種“翻案”,有一些否定岳飛的聲音。對這些人,我只想說:岳飛入伍十年就能當上軍區司令,你行麼?雖然歷史是交給我們這些後人來評說的,但也並不是肆意胡說,民族英雄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不僅僅是他曾經的過往,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民族氣節和精神。

軍人的典範:岳飛的單兵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