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彭凱平:想要親密關係 絕不能宅在家裏

清華大學最近有個新的網紅打卡點,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百年老圖書館,而是一個建了沒兩年的實驗室——幸福科技實驗室。研究“幸福”的實驗室太有趣了,所以,遊客都願意來此拍個照,期待找到幸福的祕密。

聽上去有點玄乎,但這個實驗室的主持者——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和同事正在探索用現代科學改善人類的心理健康,提升我們的幸福感受。近日,在“我是科學家”年度盛典上,彭凱平作了題爲《我理想中的你,真的只能來自星星嗎》的演講,幸福這件事,原來不像星星那麼遙不可及。

“你幸福嗎”,彭凱平覺得,這是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心理科學是21世紀最前沿的學科,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們目前唯一瞭解的智能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的心理活動。不過因爲研究方法不夠成熟,探索比較艱難”。

比如,找對象這件事。

《來自星星的你》中的男主角都敏俊,學富五車、超級有錢、隨叫隨到,關鍵還帥,這樣的人在現實中找得到嗎?韓國人已經意識到——找不到,所以給了他外星人的人設。作爲科學家,顯然不滿足於認命,還要分析爲什麼。

英國數學家彼得·巴克斯發現自己3年都找不到一個女朋友,一怒之下決定用科學分析一下。他用方程算了算,發現一個祕密:根據倫敦的人口基數400萬人,多少女性年齡上適合?20%,80萬;多少人有可能是單身,50%,40萬;多少人有可能擁有大學文憑,26%,10.4萬;多少人有可能有魅力,5%,5200;多少人有可能覺得我有魅力,5%,260;多少人有可能和我合得來,10%,26。

算到這裏,有可能交往的姑娘也就是26個。於是,彼得發表了一篇憂傷的論文《我爲什麼沒有女朋友》,聊以自慰。

不過,身爲心理學家的彭凱平敏銳地發現了數學家沒有發現的問題。“問題出在兩個地方:第一,這個人太宅了,空窗期3年,只會在那兒算方程,而不去主動尋找親密關係;第二,他沒有學好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是誕生於二戰之後的新興學科,希望用一些科學的方法(比如數學),來探索我們是如何建立社會關係,人又是如何去成就彼此,如今已經成爲心理學的主流領域。

“我關心這個問題,因爲我發現中國也越來越多出現了類似於數學家彼得的煩惱,還公開號稱自己‘社交恐懼’。”彭凱平說,“2018年中國結婚率下降到歷史最低點,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不願意建立社會關係,不太願意與別人來往。”

社會心理學家根據多年科學研究的結論,相信每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比自己想象的更緊密,尋求和建立社會關係的可能性也比想象中的有效。“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網絡中,離不開他人和社會。即便是魯濱遜那樣極端孤獨的狀態,也要找到一個星期五;即便是《荒島餘生》中的主人公,他也要和一個排球創造出社會關係。”彭凱平說。

1967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倫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他在美國特別偏遠的兩個州,找了296個人,在人與人之間傳遞一封信,把信交給他們不認識甚至從來沒聽說過的人,看看最後要經過幾個人才能送到這封信。最後發現,無論兩個人多麼無關,只要傳6次就可以送達——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離”理論。

2001年,美國紐約微軟研究院的一位社會心理學家決定重做這個實驗。這一次,他在全世界60多個國家招募了近6萬人,通過電子郵件傳送的方式,結果也是5~7次。目前,最新研究結果是,在社交媒體時代,這個次數已經下降到4.74。彭凱平說:“世界比我們想象的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我們想象的近。社會關係是人的天性,是我們應該使用的一種才華和智慧。”

不僅如此,社會關係對我們的健康還有積極意義。《時代週刊》在2005年1月17日發表了一個封面故事,報道一個新領域的誕生——幸福科學。之後很多研究表明,人要活得久、獲得健康、活得長壽、活得幸福,一定要有美好的親密關係——結了婚的男人比不結婚的平均多活7年,女性提高兩年。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建立親密的、穩定的、有意義的社會關係呢?

彭凱平說,社會心理學長達60多年的不懈研究,已經發現了一些特別重要的社交技巧,第一條原則很簡單——一定要出門,一定要接近對方,千萬不要以爲自己宅在家裏就魅力無限;第二條是,和別人越相似,別人就越喜歡你。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位教授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把一些陌生男女的照片和一些夫妻的照片混在桌上,讓人判斷誰是夫妻誰是陌生人。結論出人意料,準確率居然高達72%。

“這說明我們要找和自己相似的人,而且別人也得覺得你們很相似——所以‘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會引起那麼大公憤。”彭凱平友情提醒,你喜歡對方,一定要向對方追求相似性,“他要來聽我的講座,你也得跟着來啊!”

第三條技巧是,熟悉性能幫助我們建立有效的社會關係,也就是中國人說的“日久生情”。你想追別人,你想愛人,就要經常和對方在一起,讓他熟悉你,增加你的曝光效應。

第四條技巧是,互惠互利,想成爲朋友,就要給對方快樂和好處。互惠是人類作爲生物的天性,洪荒時代的獨行俠是很容易被其他動物喫掉的,成羣結隊的戀人顯然更容易活下來。

最後,彭凱平額外附贈了一個溝通規律,在和對方交流時,講五句好話之後不妨搭配一句批評建議的話,如果都是好話,對方一定會覺得無聊,畢竟生活也不都是陽光燦爛。這個5∶1的經典比例就是著名的“洛薩達比例”。

如果你數學不好,不善言辭,還有點懶,那還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1862年,法國醫生迪香做了一個研究,他把鄰居請到自己的實驗室,給他的臉通上電流,看看什麼樣的肌肉會產生什麼樣的表情。結果發現一種特別有魅力的表情,來自三塊肌肉的活動,嘴角肌上揚、顴骨肌上提、眼角肌收縮。所以,實在不行,笑一個吧!

彭凱平1979年報考北京大學時,填的志願是物理學系,最後錄取的卻是心理學系,這讓他很不開心。那時候的人們覺得,只有物理是真正的科學,但老師認真地看着他,說:“心理學和物理學差不多的。”這句話讓彭凱平記了一輩子,因爲後來他發現,這兩個學科差太多了!

但心理學無疑是一門科學。那位號稱找不到女朋友的英國數學家,後來還是找到了女朋友。通過心理學可以研究和找到幸福,理想中的人,可能就在你身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