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基礎。葉聖陶先生曾說:“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對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描述。作爲教育工作者,只有全心全意的去愛學生、愛教育,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才能在教育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那麼,何爲愛?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父母細心的照料是愛;當父母鬆開緊握的雙手,讓孩子能夠學會走路、獨立前行是愛;老師悉心傳道授業解惑,教給學生知識是愛;當學生調皮犯錯,老師進行批評指正的時候也是愛。在不同的時刻、不同的階段,愛有多種詮釋。然而,無論形式如何多樣、時代怎樣變遷,愛都是澆灌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的雨露,愛都是教育的靈魂!

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造奇蹟,創造新的人。”我們聽過海倫凱勒在黑暗中找到光明人生的奇蹟,更應該看到與她朝夕相處,爲她點亮愛的燭火的莎莉文老師。是愛的力量創造了奇蹟,是愛的力量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海倫凱勒。

而缺少愛的教育是冰冷的、空洞的,是沒有靈魂的。我們看到很多學生在家長、老師的高壓下學習,雖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理想中的學校,但是孩子在成長中負重不堪,缺乏愛的教育,導致出現了很多偏激的行爲。這也啓示我們,要在教育中投入感情、投入真愛,要以學生的全面成長爲目的,豐富教育的內涵。

愛的教育不是一句口號,所以我們百利天下教育提倡老師們要擁有一顆“教育公益心”。所謂“教育公益心”,不僅是對已經簽約的學生給予全面、詳細的指導和幫助,更是面對未簽約、甚至不會簽約的學生,我們也要做到竭盡全力地給予幫助。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這些學生最終沒有選擇我們,但是隻要他們向我們求助,就是對我們的信任、就說明他們陷入了困惑,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對此置之不理,而是要用真心去對待他們、全力幫助他們。

也許有人會替我們不值,因爲作爲教育機構,畢竟是盈利組織,但面向明知不會簽約的學生,卻付出這麼大的人力、精力去幫助他們,是一件浪費成本、得不償失的事情。但是,我們依然會選擇繼續踐行“教育公益心”。因爲我們相信愛可以代代相傳、永不磨滅。那些受到過無私幫助的學生們,我們堅信能在他們的心裏埋下一顆愛的種子,有一天這顆種子也能生根、發芽,有一天他們也會和我們一樣,爲他人播下愛的種子。

這些源自教育者心底的愛,賦予了教育事業獨特的魅力,爲無數迷茫的心靈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是以真心換真心的過程,只有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愛,才能真正打動人、感染人。作爲教育工作者,僅僅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傳授知識的角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應該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淨化自己的心靈,點燃學生的愛人之心,爲學生打開一扇愛的大門。這樣的教育,必將使人終身受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