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全球化没有铁饭碗

来源:北京商报

近日,一部由奥巴马夫妇投资拍摄、在奈飞播映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在国内惊起波澜。

来自中国的企业家曹德旺,来到美国的“铁锈带”,以中国工厂所熟悉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文化,建立起一座“美国工厂”。它为当地带来了就业和税收,也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文化冲突和当地蓝领工人的爱恨交织。

这些冲突早在我们预料之中。然而,当加班、时薪、安全、福利等冲突在镜头里纤毫毕现的时候,你不会指责任何一方,他们不过是有着对各自美好生活的向往,无问西东。

与叫苦连天的美国工人相比,中国工人收入更低、休息更少、强度更大、效率更高。但这里没有对错,只有制度和文化不同。中国亦要甚至正在经历这样的转变,相对于从一无所有胼手胝足的父辈,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奋斗”精神从变态回归常态。个体更加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996般的福报变得刺耳。

《美国工厂》里很多神来之笔。刚开始,曹德旺视察工厂,看到灭火器摆放的不合心意,当即要求调整,尽管这是美国法律规定的位置。美方高管询问开业典礼那天要不要安装挡雨的顶棚,也被曹德旺凭直觉否决了,说秋天不会下雨。

概率站在曹德旺这边,当天确实没有下雨。

中国老板给美国工厂上得这第一节课让人印象深刻: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法律和天气,都听我的。

在故事的尾声,曹德旺再次视察已经盈利的工厂,随扈正在介绍要用更多的机器人,取代人的岗位。

这简直是羚羊挂角般的隐喻。看似是中国那一套方式方法在美国工厂取得了胜利。但最后,不管是美国工人还是中国工人,都将面临机器人的替代,就像是铁路取代了镖局、汽轮取代了纤夫,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全球化是大江大河,水往低处走,哪里成本低,就流向哪里。每一个国家,不论是资本家还是企业家,不论是产业工人还是背双肩包的“码农”,都面临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竞争。谁的成本低,谁就获得比较优势。谁的成本高,谁就在竞争中出局。而国家之间,则具化为制度性成本的竞争,包括人力成本、税收成本、非税费用成本、用电成本、用地成本,甚至寻租成本。

贯穿《美国工厂》全时段的与工会的博弈,以美国工人投票拒绝工会钉入告终。在击败工会之后,福耀玻璃美国工厂实现了盈利。但记录片没有说的是,此前一年,美国实行了大减税。

全球化是奥卡姆递刀,化繁为简,剃掉所有多余的成本。这不是几句“第一”和“优先”的口号就能改变,贸易战不能逆天改命。曹德旺的“美国工厂”提供不了2008年以前那种低效、大锅饭和高福利兜底的“美好生活”。富士康在美国既找不到熟练工人,也找不到完整供应链,重振美国制造业困难重重。

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互联网和金融是脸面和手段,但制造业才是让最大多数国民获得体面收入和生活的社会阶梯。

全球化是高低杠。固然,美国工人无法与中国工人竞争。假以时日,中国工人相对于东南亚工人,也不复成本优势。全球的成本洼地比比皆是,产业转移是经济规律。但全球化也留了一道“窄门”,即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大象也能跳舞。唯有技术进步,在产业高处竞争,才能跳出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的“低成本陷阱”。

美国人耳熟能详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一句隽永的结尾: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全球化没有铁饭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