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於大家最爲關心性能方面,美國在推銷過程中着重突出了AN/APG-83可變敏捷波束雷達(SABR)、推力更強的F110-GE-132渦扇發動機、保型油箱(Conformal Fuel Tank CFT)、紅外追蹤系統(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 IRST)和D型纔有的機背電子戰莢艙(Dorsal Avionics Compartment DAC)。而F-16V使用的是美國爲土豪阿聯酋打造的高配版F-16E/F所裝配的通用F110-GE-132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84.5千牛,加力推力可以達到144.6千牛,性能要比前型高出14%以上,也是很可觀的性能提升。

最近一段時間,臺灣方面各種動作不斷。《1個月前剛剛花費20億美元購入M1A2主戰坦克》,東西還沒落兜裏呢,又大手筆斥資80億美元購買66架F-16V型戰鬥機和配套設備及彈藥。

要知道前兩天,臺北航太工業展剛剛秀出了F-16V模型,小英還上模擬器體驗了一把。才一個星期不到就敲定要買,也從側面證明美國和灣灣心照不宣,早就有接觸了。

客觀地講,M1A2和F-16都是很先進的武器,尤其在亞太範圍內更是如此。

那麼此次臺灣購買的F-16V性能到底如何呢?相比於以往的型號,它又有哪些優勢和特性呢?

在介紹這架飛機之前,本兵整理出幾個小貼士,方便大家理解後面的內容,也避免和一些未經證實的網絡謠傳搞混。

1、F-16V是生產商賦予的編號,爲了適應臺軍習慣,臺灣訂購的F-16V服役後將正式命名爲F-16 C/D Block 70/72,其中C爲單座型,D爲雙座型,後綴的Block 70/72則代表它的生產批次。

2、臺灣現有的F-16A/B也開始瞄準F-16V的性能規格進行升級,該項目被稱作“鳳展專案”。雖然已經升級完成的飛機暫時也被稱作F-16V,但兩者還是有些許不同。

▲ 這是臺中清泉崗漢翔公司進行升級的F-16V,與新購入的不是一回事

3、F-16V不是專爲臺灣生產的特供型號,它在2012年的新加坡航展上亮相,已有巴林、保加利亞等國購買裝備。

下面進入正題。

這型飛機名字中的字母V代表Viper——“蝮蛇”,這種跳過字母命名順序的特殊命名,代表該型號並不是正常的迭代升級型號,如已有的A/B、C/D型,而是有針對性地進行特殊或較大程度修改的專用型號。

▲ 主控面板也有升級,大尺寸液晶屏很符合潮流

比如,美國爲了忽悠印度購買V型,甚至將這種型號的F-16改名爲F-21,就爲了突出它的“與衆不同。”

▲ 準備賣給印度的F-16IN“超級蝮蛇”,後來乾脆改名F-21了

至於大家最爲關心性能方面,美國在推銷過程中着重突出了AN/APG-83可變敏捷波束雷達(SABR)、推力更強的F110-GE-132渦扇發動機、保型油箱(Conformal Fuel Tank CFT)、紅外追蹤系統(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 IRST)和D型纔有的機背電子戰莢艙(Dorsal Avionics Compartment DAC)。

概括地說,F-16V主要在航電、動力、航程這三個部分做性能提升,至於提升了多少,我們對比一下前型就知道了。

火控雷達方面,AN/APG-83可變敏捷波束雷達實際上是F-35所用AN/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的低配版。

早在F-16V之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A-18C/D和國民警衛隊的F-16C/D就已經換裝過這種型號的雷達。

▲ 美國國民警衛隊的F-16C/D正在換裝AN/APG-83雷達

之所以選擇它,不光是因爲換裝成本和風險都比較低,主要是想突出一個性價比,讓原來使用脈衝多普勒雷達的飛機也能擁有部分有源相控陣雷達所賦予的探測和追蹤能力。

相比標配版,AN/APG-83的T/R單元數量要少一些,這是因爲F-16雷達罩的容積不允許新雷達尺寸過大,主面板的面積自然受限。這樣做勢必影響性能,但好處在於造價低,發熱也比較好控制。

作爲相對廉價、側重性價比的雷達,它的功能、壽命(格魯曼公司聲稱可服役至2040年)、兼容性都對得起售價,是F-16V最爲重要的升級項目。

如果從性能上估計,這型雷達應該與南京中電科14所爲梟龍 Block 3裝配的KLJ-7A差不多,只不過KLJ-7A屬於純AESA,且爲全風冷設計,重量上喫點虧但性能更強。而AN/APG-83則使用風、液混合製冷。

▲ KLJ-7A可是三面陣雷達,功能上要強一些

網上有人無腦黑AN/APG-83是閹割版,這個肯定是不對的,它的設計規格本來就要比標配低,而且這也是平衡價格和性能後的結果,美國人自己都在用,所以這個冤大頭的鍋還甩不到灣灣頭上。

再來說說發動機。

F-16C/D block50和block52分別使用通用公司的F110-GE-129和普惠公司的F100-PW-229渦扇發動機,二者最大推力和加力推力相差不多,都在70和130千牛左右。

而F-16V使用的是美國爲土豪阿聯酋打造的高配版F-16E/F所裝配的通用F110-GE-132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84.5千牛,加力推力可以達到144.6千牛,性能要比前型高出14%以上,也是很可觀的性能提升。

▲ F110-GE-132發動機內部結構

爲了滿足這臺渦扇發動機的進氣量,V型的進氣口也做了擴寬處理,不過這一特徵不太容易辨識。

很多小夥伴認爲F-16的推重比、機動性本身就十分優秀,安裝推力更強的發動機後格鬥能力還會有提升,但實際情況要複雜一些如此。

▲ 阿聯酋裝備的高配F-16E/F已經使用了F110-GE-132發動機

此次換裝發動機並非只是爲了提高機動性能,因爲在超視距空戰中,機動性的些許提高並不能產生質變,其主要功能在於能夠提高有效載荷與最大起飛重量。

臺灣計劃讓F-16V掛載反輻射導彈(HARM)和AGM-154聯合防區外武器(JSOW),而這兩種武器的裝備可使F-16V對地壓制能力大大提高。但問題是,想要在原有掛載配置的基礎上加裝這兩種武器,就需要騰出機腹和機翼下方的掛架來裝載。

如果飛機要在掛滿各種彈藥的情況下起飛,就無法掛載副油箱,過高的載重也會使燃油消耗的速度大大提高。這就是爲什麼F-16V自帶了保型油箱,如此一來就可同時滿足攻擊能力和航程的雙重提升。

不過保型油箱(臺灣稱作適型油箱)這種東西並不新鮮,早年賣給以色列的F-16I“蘇法”就玩過了,沒什麼特別的。

相比美軍自用的F-16C/D,F-16V的紙面數據確實強一些,和定位相同的殲-10C對上也不落下風,甚至在發動機性能上還有優勢,不容小覷。

性能上的總結就是這麼多,總體來看這80億美元花的不算虧,戰力的提升也比較明顯。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果臺海發生劇烈的不確定事件(我是說如果,嗯,如果!),這批新購的F-16V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其實看部署就知道了。

這批新飛機的生產和交付可能從2023年開始,2027年完成,目前臺灣方面打算將它們配屬給駐紮在臺東志航空軍基地的第七聯隊,以替換老舊的F-5戰機。

▲ 臺灣裝備的F-5已經服役多年,機齡大、性能弱

表面上看,這種部署方案恰逢第七聯隊大量的F-5老舊不堪亟需換裝,新飛機也正好讓訓練聯隊重新變回戰鬥聯隊,但實際上從戰術層面來看還有更多含義。

我們知道,從俄羅斯進口的S-400防空系統一旦部署在福建,其雷達的探測範圍可以覆蓋臺灣全島,對岸的飛機一起來我們就能看到。

▲ S400是全球最先進的機動地空防禦系統,去年已經開始向我國交付

本兵分析,臺灣將戰力最強的飛機部署到臺東,也有藉助地球曲率和島上中央山脈阻擋雷達波,避免飛機一升空就被鎖定的目的。

▲ 臺灣中央山脈面積大、海拔高,臺軍認爲在其東部修建機場是防守反擊的必要手段

在臺軍的兵推中,有讓精銳空中力量在衝突初期向東北方向飛行,進入西太平洋避開飽和導彈攻擊,加油後再折返進入戰場的戰術設想,花蓮、桃園等地的機場都可以滿足需要。

說到底,臺灣自己也不敢保證多66架性能先進的戰機就能扭轉戰場局勢,而且第一島鏈也被我們突破了,這種部署方案更多的是降低人員與裝備的消耗速度,賦予戰術上更靈活的可選項,還談不上影響戰略局勢。

對照以往的案例來看,美國這次對臺軍售有些不同。按照美國國防部的規定,所有對外軍售計劃全部要經過國防部和國會審批,最終經由國防部下屬的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DSCA,臺灣方面稱安合局)在其官方網站發佈通告,即可宣告這筆訂單敲定。

但這次把F-16V訂單捅出來的並不是安合局,而是川皇在接受新澤西媒體採訪時自己大嘴巴說漏了。(故意的?)

截至各國媒體報道此事,DSCA官網仍未發佈正式通告。不過從各種跡象來判斷,這筆訂單是跑不了的。

如此短的時間裏接連兩次從美國購買先進裝備,要小兵兵說,這就是臺灣當局很焦慮的表現。而產生焦慮的根源無非是兩岸軍力的差距越拉越大,經濟、外交全都拼不過,只好用花錢買裝備這種速成辦法來換取安全感。

但無論買多少,我們都知道,在巨大的差距面前其實都是徒勞的。

奉勸那些還沒有認清事實的、別有用心的人,你們越是折騰,就越是在玩火,對臺灣和臺灣人民的未來沒有任何積極作用。美國把你們當棋子,你們把美國當爸爸,傻孩子多長几個心眼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