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31QU消息,在2009年曾寫進比特幣創世區塊的當日正版泰晤士報被追捧價值不菲,媒體曾於2018年詢問得知,很多比特幣信仰者去尋找求購當年原版的報紙,結果報價都在5btc以上,摺合人民幣超過35萬!

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匿名的中本聰就開始研究一個電子現金系統。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在“metzdowd.com”網站的密碼學郵件列表中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爲《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論文中詳細描述瞭如何創建一套去中心化的電子交易體系,且這種體系不需要創建在交易雙方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

2009年1月3日,他很快開發出首個實現了比特幣算法的客戶端程序並進行了首次“挖礦”(mining),獲得了第一批的50個比特幣。這也標誌着比特幣金融體系的正式誕生。在創世區塊中(第一個區塊),中本聰寫入泰晤士報當天頭版文章標題“財政大臣即將對銀行實施第二輪救助”這句話,既是對該區塊產生時間的說明,也被解讀爲提醒人們一個獨立的貨幣制度的重要性。

回顧當時危機場景,英國財政部注資皇家蘇格蘭銀行是必須的。在危機前的2007年,投資銀行業務不足的皇家蘇格蘭銀行試圖通過併購荷蘭銀行邁入頂級銀行序列。然而,當時荷蘭銀行龐大的次級債務敞口、皇家蘇格蘭銀行自身巨大的槓桿融資和房地產貸款業務造成該行在2008年三季度末難以爲繼,甚至部分銀行出現了不願意爲其繼續開展清算業務的跡象。

對此,時任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分別在2008年10月份和2009年1月份實施了兩輪救助計劃,共計向皇家蘇格蘭銀行注資455億英鎊。達林在啓動第一輪方案時表示,救助目標是保護普通儲戶的儲蓄和確保英國金融體系的穩定。啓動第二輪救助時表示,第二輪注資的目標是確保皇家蘇格蘭銀行和萊斯銀行繼續開展住房抵押貸款業務和企業貸款。

英國的盲目樂觀,通過多輪刺激使其經濟陷入不堪,中本聰痛恨通脹,所以開發出了極度通縮非主權大的比特幣進行抵制。

比特幣經歷了10年從一文不值到上萬美元,價值不斷體現,整個比特幣社區不斷壯大,背後支撐產業也達數百億規模,整體市值超過萬億。在201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十週年之際,爲慶祝該紀念日,英國泰晤士報頭版頁面底部刊印“感謝你,中本聰。我們欠你這個感謝。比特幣十週年紀念日快樂!”

一版報紙其實很難保存10年,這也正和比特幣的稀缺性相適配,更何況對於比特幣愛好者來說,極具懷念意義,也就誕生了這版報紙的炒作意義,35萬價格高嗎?的確高,但是對於擁有大量比特幣的持有者來說,其意義遠比數量上的5個比特幣要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