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强调,万科转型、基本盘和活下去等都是一脉相承的。回归“基本盘”,再加上《致股东》里提到“无论从我们今天的体量来看,还是从我们以往的行业环境来看,转型都绝非易事”,引发了业界对万科多元化转型是否遇挫的猜想。

去年9月的一场秋季例会上,万科首次提出“活下去”,瞬间引发了业内的争议。头部房企高喊“活下去”到底是不是矫情?反观万科业绩,似乎活得并不差,难道又是“明撕暗秀”的套路吗?围绕“活下去”,万科在各种场合的表态和解读不断。3月26日,在万科2018年度业绩推介会现场,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明确回应了“活下去”的说法,简而言之就是:万科“活下去”的危机感只对内,别操心我们了。

郁亮:万科“活下去”的危机感只对内,别操心我们了

关于“活下去”:

是对自己人说的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种说法让大家很操心,我们说活下去的时候明明是对自己人说的,别人或者操心我们活不下去,或者担心我们不让别人活下去,其实我们是对自己说的话,”郁亮开门见山,在回答媒体提问的时候主动回应了这个饱受争议的说法,他强调,“万科是危机感驱动的公司,而不是危机驱动的公司,这个区别很大。”

先来看看万科的业绩,到底活得如何。万科2018年年报显示,去年实现销售金额6069.5亿元,同比增长14.5%;营业收入297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和20.4%。

对于房企,尤其是龙头房企业绩会回避不了的“规模之争”,万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祝九胜表示,“全球的经验,单一开发商的市占率最高会到6%-8%,我们过往通过对自己的能力定位和战略定位,对规模的追求和依赖变得不那么严重了,我们自己的观点是,要在能力上做到领先和领跑。”首席运营官张旭也对今年的销售目标作出回应:“我们不会给自己定刚性指标,但每年都会有开工计划,交付竣工计划等经营计划。对我们来说,每天都是卖楼的好日子。”

纵观万科三巨头的表态,万科传达出的信号非常明确:不执着于规模之争,不单纯依赖规模扩张,找准企业的能力和战略定位,自己好好“活下去”。

回归“基本盘”:

不是转型不成功

2018万科年报《致股东》里提到:“基本盘”将是万科2019年最重要的词汇,“我们先求得根基的稳固,才能更好地开枝散叶;我们先在最基本的业务上深化对商业逻辑的理解、练好经营管理的内功,才能为转型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回归“基本盘”,再加上《致股东》里提到“无论从我们今天的体量来看,还是从我们以往的行业环境来看,转型都绝非易事”,引发了业界对万科多元化转型是否遇挫的猜想。对此,郁亮首先回顾了万科的转型之路,他表示,“这六七年以来万科不断用更开阔的视野做更多的尝试,也把我们的服务延伸到客户服务的更多方面。我们试图找到一个支持万科新的增长曲线,在这点上我们从来没改变过、也没动摇过。”

对标微软,郁亮认为,微软转型始终依靠基本盘windows,提供了能够转型发展,包括资金、利润等所有的东西;回到万科,郁亮认为,万科的每个业务都有自己的基本盘,并不是说万科的基本盘就是房地产开发一项;围绕每个业务的基本盘做好是根本。比如,万科物业的基本盘定位为住区的物业服务。为什么住区服务是基本盘?万科物业品牌建立在住区业务的基础上,“如果这个业务能够稳定好,那万科物业走到哪里都有发展机会,这就是物业的基本盘。”

“我们收敛聚焦,是阶段性的总结和调整,收敛聚焦不是砍树,是修枝剪叶,让根扎得更深,让主干长得更加粗壮,之后才能结出更多的果实来,”郁亮认为,这才是万科收敛聚焦、巩固基本盘的本意。他强调,万科转型、基本盘和活下去等都是一脉相承的。

再谈“白银时代”:

启动转型的良机

在这场业绩会上,郁亮再次提到了“白银时代”。

如果只看数据,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似乎很完美。销售面积、销售金额、投资、开工等各项指标,几乎都创出了历史新高。这还是一个白银时代吗?《致股东》里肯定回答:“是的,这就是一个白银时代。”

郁亮提出,“我们2012年的时候得出一个判断,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白银时代虽然没有黄金时代那么贵,但仍然是贵金属,”他认为,在白银时代启动转型,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来探索和思考。白银时代与转型变革,两者都需要很长的时间,等行业到青铜时代的时候再转型就来不及了,“万科对白银时代的判断从来没改变过,我们对转型坚定的认识也从来没改变过。我们转型的决心也从来没改变过。”

【记者】许蕾

【作者】 许蕾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产业观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