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付延峯通訊員劉巧玉溫大樹

立秋時節,記者走進竹溪縣水坪鎮德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香菇大棚,只見一排排菌棒整齊擺放在菌架上;在一旁的生產車間裏,數十名村民正忙着加工菌棒,個個臉上掛滿了笑容。

“他是個能人啊,跟着他幹,收入高,有甜頭。”說起德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玉江,村民無不誇讚。

2016年,李玉江回到家鄉開始創業之旅。同年9月,李玉江註冊的德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2017年8月,在村委會的支持下,合作社投資328萬元,流轉土地建立100畝高標準、規範化、規模化香菇示範基地,搭建香菇大棚300個,配備育菌棚、烘乾加工廠房、凍庫等。

香菇產業落地易、紮根難,有資金有決心還不夠,關鍵還要有技術支撐。合作社建成之初,李玉江便馬不停蹄地四處考察,先後到隨州、西峽、漢中等多地取經,學習香菇種植技術和供銷產業鏈建設經驗,聯繫湖北隨州食用菌研究所,爲合作社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如何讓食用菌產業更好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合作社制定了一整套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農戶以土地入股、基地務工、自願承包、自種代管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形成“合作社+基地+貧困戶”三方共贏模式。同時,合作社通過反覆考察市場,把從外地購買菌棒轉變爲本地加工生產菌棒,新建菌棒生產車間,直接向種植戶提供低價菌棒,種植戶負責採收、管理,合作社負責香菇烘烤,發展成本明顯降低、農戶收益顯著提高。

“合作社成立後,我們就來到這裏務工,基本每天都有事做,在家門口就能賺錢。”在香菇生產車間,村民餘啓志一邊忙着手上的活一邊對記者說。

今年2月,在湖北隨州食用菌研究所專家的技術支持下,合作社發動20多戶村民參與基地生產建設。香菇基地建成後,合作社統一爲農戶提供菌棒菌種和技術指導,並負責食用菌銷售,切實保障農戶利益,激發農戶生產積極性,食用菌發展規模日益壯大。

今年,該合作社又訂購菌棒100萬餘棒,總價值600餘萬元,帶動周邊236戶村民發展食用菌。合作社流轉65戶農戶土地,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帶動30戶貧困戶增收;採取爲貧困戶代養食用菌的方式,讓91戶五保、低保戶穩定增收。

目前,該合作社的香菇生產基地已建成400平方米辦公和生活區,360平方米冷庫和烘乾車間,800平方米生產車間。二期擴小棚爲大棚,搭建鋼架菇棚164個,發展菌棒98760棒,參與生產的貧困戶由20多戶增加到50多戶,吸納69人務工,戶均年收入8000到15000元。同時,合作社還發展核桃基地2200畝,生態養雞、龍蝦養殖等項目也在同步推進。

“我回鄉創業的初衷就是爲家鄉的父老鄉親提供就業崗位,提供技術支持,讓鄉親們抱團走上致富路。”李玉江說。

圖爲村民在合作社務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