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說起喝酒,

那可是得興奮一陣兒了,

夏天的時候就愛來一瓶冰鎮啤酒,

就着炸花生米、拍黃瓜熬過苦夏。

到了冬天,天兒冷了,

一杯二鍋頭那是必須的,

最好還能支起銅鍋來個涮肉,

一口肉一口酒,

甭提多美了!

所以說提起來這酒,

北京人真是有說不完的話。

說到酒,小酒館兒就不得不提。

今兒個小編就跟您聊聊,

現在已經沒有了,只存在回憶裏的小酒館兒。

小酒館兒一般都開在衚衕兒裏,

縱橫交錯的小馬路小衚衕,

簡簡單單一個小門臉兒,

來了就是客。

哪有什麼裝修可言?

看着有點兒樣兒那就不錯了。

一進門兒,小櫃檯,

小酒罈子挨個兒碼上,

還有幾包煙擺在那兒,

幾乎沒人買,但也擺的挺規整。

玻璃櫃子裏還擺着幾碟兒涼菜,

想喫哪個您自己看着點。

15平米左右的小地方,

幾張方桌,四個凳子,

擠在一塊兒喝酒聊天,氛圍挺親切。

說是“酒友”,絲毫不爲過。

喝酒它不能幹喝,

怎麼也得有幾盤兒下酒菜!

花生米、蠶豆、拍黃瓜,

那是一張嘴就叫的上來的~

肉菜也是有的,

香腸啊,粉腸啊,那都是很受歡迎的。

炸小黃魚更是人們的心頭好,

醬牛肉這種,那算是“大菜”了,喫的人屈指可數,

尤其是香腸,

咬上一小口,且咂摸滋味兒呢!

喫完了還得回味半天,用心感受它的美味。

畢竟呀,那時候確實不怎麼富裕。

其實要說起來,這香腸副食店裏也有賣的,

但那時候不少人就偏愛來這兒買,

沒別的,就覺着醇厚的二鍋頭天天燻過的、

帶着酒香的香腸滋味更好,更香!

可在這小酒館兒裏就一樣兒,

您想喫熱菜,這兒還真沒有。

要不說怎麼小酒館兒的叫呢!,

因爲這就是專門兒喝酒的地方,

要不就該叫“館子”了!

說完了這下酒菜兒,

咱再來說說這酒,

散裝二鍋頭,一頓酒下來三五毛錢,

那時候絕大多數人也就這消費水平了~

有那不富裕又饞酒的,

掏出錢放櫃檯上,

將老闆遞過來的一兩酒一飲而盡,

便揚長而去了。

那小酒館兒裏的散啤怎麼賣呢?

幾個鋁合金制的打啤酒桶放着,

再來一打氣筒,等啤酒不多的時候加壓,

就可以開賣了~

其實說起來,剛開始北京人可真不待見這啤酒,

還嫌棄地稱其爲“馬尿”,當時還賣的不便宜呢!

嘿,結果過了十多年,

啤酒突然流行起來了。

一到夏天您就瞅吧,

拎着暖壺的,水壺的,

窗口前邊兒排起長隊都成了一景兒了,

就爲了嘗一口這散啤!

現在這景兒,您肯定是再也瞅不見了,

一天天的變化快,

小酒館兒一個個的變成了賣手機卡、充值卡的地方,

酒香是消失地無影無蹤,

再後來,

別說小酒館兒了,

好多衚衕兒都隨着城市化進程全都拆沒了……

北京已不是物是人非所能形容,

面目全非倒是更爲恰當。

記憶裏的小酒館兒什麼裝修、環境,

都稱不上特別好,

可還是令人感到無比懷念、親切。

酒不醉人人自醉,用在這兒可能有點太文縐縐,

可小酒館兒與大飯店相比,

確實多了一份除了酒香以外的人情味兒,京味兒!

這美好溫馨的市井生活,

是北京百姓們最真實的生活圖景。

還有一去不復返的,

那一瓶酒侃一天的日子,

更是美好到無法用語言形容!

它將永遠和消失的小酒館兒一樣,

停留在我們的記憶中,

珍藏在我們心中!

微信升級後如何找到“老北京城”?

圖1:這樣做可以找到我們!

圖2:這樣做可以置頂我們!

合作聯繫微信號:lsy4833406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