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汽車客運南站昨日正式啓用運營,圖爲寬敞明亮的售票大廳。 《東江時報》記者楊建業 攝

“新車站啓用了,我們來看看!”昨日上午8時40分許,原市汽車客運總站退休老職工呂女士、古女士手挽手走進市汽車客運南站候車大廳,她們東看看、西看看,臉上寫滿了喜悅。當日早上6時整,隨着一輛惠州至深圳機場的大巴順利發車,市汽車客運南站正式啓用運營,原市汽車客運總站同日停用。新車站啓用首日發車900班次,發送客流量1100多人次,總體保持平穩。

5個窗口可用微信直接購票

據瞭解,市汽車客運南站位於惠城區鵝嶺南路71號,設置地下停車位1272個,可同時容納5000人候車,設計日發送旅客量近2.5萬人次、日發送客車2923班次。一期主要建設主站房,二期主要建設站前廣場大巴停車區、修理車間、213個停車位等配套設施。

市汽車客運南站啓用首日共開啓了17個服務窗口,其中人工售票窗口8個,手機支付售票窗口5個,退票窗口1個,軍人專用窗口1個,殘疾人售票窗口2個,車站出入口還設置交通指引牌。“這個界面是觸屏的,操作起來很方便。”乘客張麗一行4人圍在一個手機支付售票窗口前買票。只見售票窗口有一個電子顯示屏,乘客只需用手點擊購票、選定班次,然後刷身份證,使用手機微信支付,即可輕鬆領取電子票乘車。

除購票乘車方便外,新車站公交接駁出行也相對便利。乘客搭乘公交車到市汽車客運南站負一層輔道公交站臺下車後,可直接乘坐電梯或步梯到一層售票大廳購票。“這裏比老車站寬敞多了,高端、大氣、上檔次,連空調都涼颼颼的。”乘客張先生笑着說,他這次準備坐車到深圳龍崗辦事,由於經常乘坐大巴前往深圳,他對新老車站的變化感觸還是挺深的。

“新車站啓用首日總體比較平穩,發送客流量在1100多人次。”市汽車客運南站有關負責人介紹,與老車站相比,新車站設有更先進的4G智能監控室,配有專人24小時實時監控運營車輛,可及時警示和糾正駕駛員的違法行爲,確保車輛安全運行。同時,站場內也安裝了幾十個智能監控設備,確保旅客出行安全。

新站停車或將計時收費

東時記者發現,新車站啓用首日還有個別不太完善的地方。“通過安檢後,不知道往那個方向是檢票口。”乘客張女士認爲,由於不少乘客是第一次來新車站坐車,車站要做好乘車指引牌。此外,檢票口的檢票口數字標示也不夠醒目,年輕人還相對好找一些,老年人估計會看不清楚。

“我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方向指示牌確實不太夠,下來我們還會進一步完善。”市汽車客運南站有關負責人介紹,市汽車客運總站檢票口用的是電子顯示屏,紅色字體看起來也比較醒目。“新車站剛啓用,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廣大乘客多提寶貴意見,我們也會逐步加以完善。”

市汽車客運南站設置地下停車位1272個,比老車站停車會方便很多,一些接送乘客的車輛也確實有停車需求。對此,不少乘客詢問新車站地下停車場停車要不要收費。“目前所有車位都是對外開放的,暫時不會收費。”該負責人介紹,但隨着停車壓力的不斷增大,下來也不排除實行計時收費的可能。

旅客在新車站檢票進站。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 《東江時報》記者楊建業 攝

“南站”那麼多 保留“總站”行不

9成受訪網友希望市汽車客運南站沿用市汽車客運總站站名

昨日,惠州市汽車客運南站正式啓用,原惠州市汽車客運總站(俗稱“市汽運總站”)全面停止運營。在這辭“舊”迎“新”的同時,廣大市民網友呼籲“南站”保留“總站”名行不?

調查

9成以上網友不贊成改名

10天前,官方公佈惠州市汽車客運南站於10月21日正式啓用後,不少網友就關注到了新站的站名,網絡上的聲音也基本一片倒:不贊成改名。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不10月19日,東時官微對新站名發起一個調查,截至昨日晚上9時,共有1448人蔘與,其中1323人表示不同意“惠州市汽車客運南站”這個新站名,佔91%;有1132人希望新站沿用“惠州市汽車客運總站”的名字,264人希望用“惠州市新汽車客運總站”的名字。

惠州一個網站也做了類似調查,結果大同小異。截至昨日晚上9時,在這個962人蔘與的調查裏,共有915人支持“把新汽車客運南站換名爲‘惠州市汽車客運站’”,佔比達到95%。

理由

“南站”太多容易混淆

從網絡調查的結果來看,大部分網友是不贊成新站更名的。網友反對的理由可歸納爲兩個,一是惠州太多南站了,容易混淆。

有網友在網上就細數了惠州的“南站”(含簡稱),竟有6個之多,高鐵站有3個,分別爲惠州南站(位於惠陽區淡水街道)、惠城南站(位於惠城區三棟鎮)、惠東南站(位於惠東縣平山街道);汽車站也有3個,分別爲惠州市汽車客運南站(位於惠城區鵝嶺南路)、惠州南線客運站(位於惠城區古塘坳)、惠州河南岸汽車站(位於惠城區三環南路)。

對此,網友“烏雲”賦詩一首:“南站又南站,南站何其多?若想找南站,還請發定位!”網友“祥”還講述了一個真實案例:“我有個朋友對惠州不熟悉,就是人家說去南線汽車站坐車,最後跑去惠州南高鐵站去了。”

保留原名一聽就懂

第二個原因是“習慣了,用回原名更親切”。

網友“偉鋒”說:“我覺得用回總站這個名字就好,顯得親切,在惠州十幾年去總站坐車的次數多得都記不清了,突然變成了南站顯得很是陌生。”網友“山水畫”也說,新的車站叫惠州市客運總站最好,這個名字是一張響亮的名片,也是幾代人所熟悉的名字,容易稱呼,更容易記,意思透徹,一說就明,一聽就懂,回憶滿滿!

不僅市民網友覺得原名親切,自稱是“汽車總站內部人員”的網友在東時官微留言,也表示“還是用回以前的名字好”。這位網友的頭像和暱稱均顯示空白,但這並不影響小編送他上牆:“作爲汽車總站內部人員的我,我也被新名字繞暈了。還是用回以前的名字好。畢竟不是改朝換代,並不是大巴車換成其他車。原來的員工,原來的信念,換的只是地方,並不是新科技。”

這位“內部人員”還很調皮地腦補了一個情景:“如果有人問我在哪上班,我說在南站。別人又問,是河南岸車站?還是客運南站?還是淡水南站?我:惠州這個南站吧……”

新車站的銀聯購票、微信取票區。

延伸

改名緣於江北要建客運北站?

除了吐槽,網友們也很好奇,新站爲什麼會改名呢?網友“樂意”就問:“搬遷而已,爲啥改名呢?”針對改名“dada8866”更是直接懟一句:“叫什麼南站,等你東西北站建好再說。”

萬萬沒想到啊,根據規劃未來惠州還真可能有“客運北站”。“夏天的熱情”“一位先生”“冬日雨露”“李”“the林”等多位網友就不約而同地提到此事,“因爲江北要建客運北站啊。”

網友“冬日雨露”說:“未來的規劃是惠州火車站要建體積更大的客運中心,爲了旅客能分清南、北客運站才起客運南站這個名。”網友“李”也說:“城市規劃是很嚴謹的,考慮的是長遠,據官方消息,之所以叫惠州客運南站,是因爲還有同等的惠州客運北站。”

“夏天的熱情”說:“惠州火車站對面拆遷很多房子,大型汽車客運站在擇日開工,建成後高大上,形成南北汽車輸送旅客大型客運站點。”

這一說法,又引起網友新一輪的吐槽。

“若有所失”說:“未來是多久,是5年還是10年,正式開工算起還得10年呀。那這麼長的時間時裏,全市幾十上百萬乘車人,會誤導或迷惑的。”網友“家鄉的土”則說:“南站搞滿頭霧水,北站更摸不着——北!別瞎搞。”“隨風飄Yang”則說:“有長遠規劃是好事,但是更要從便民的角度去做好當下的事情。”

吐槽歸吐槽,東時記者查閱資料瞭解到,根據《惠州市綜合運輸體系規劃(2014~2030年)》,到2030年惠州市將建成9個綜合客運樞紐和10個快速客運站,其中就包括惠州江北綜合客運樞紐。網友“晚來之人”就說:“如果還存在北站、西站之類,保存南站之名很有必要。”

部門回覆

↓↓↓

東時官微截圖

網友聲音

@走世界:惠州的南邊有個惠州南站,惠城的南邊有個惠城南站,客運南站的南邊還有一個南線客運站,外地人會被繞暈在南站!

@被淹死的魚:車站所在地是惠城區,惠城區是惠州的中部,並不是惠州的南部,惠州的南部在惠陽大亞灣,惠州汽車客運南站應該與惠州南站一樣設在惠陽或大亞灣,而惠州汽車客運北站則可以設在江北或小金口,至於總站或中心站可以設在現在這個“惠州市汽車客運南站”,也可以設在別的地方,但現在這個新車站以“惠州市汽車客運南站”命名絕對是不合適的。

@akifumi:那南線客運站和汽車南站離得好近,能不能把南線給收了,變成汽車總站南場,北場?

@樂成:我覺得用中心站更合適,因爲這個站是我們惠州最老的一個站,用中心站這個名字,既表明了它的歷史地位,是承載了很多老惠州人歷史記憶的車站,又標明瞭它所處的方位,在我們惠州市主城區惠城區的差不多是中心的位置,還與以後新建的車站名字不會衝突。

@“橫瀝是我家”:目前最緊迫的不是客運南站改名而是公交站儘快改名,舊汽車站那裏有十幾個公交站全都要改名,不然外地人搞不定。

恵報全媒體記者:劉豪偉

通訊員:黃勝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