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时节,寒意侵人,草木凋零,很容易触发人深沉、幽远的情怀。加之,缠绵不绝的秋雨,更会让人平添几多感慨,几许伤怀。

放眼窗外,夜色旖旎,秋风乍起,秋雨飘飞,烟霭朦胧……一时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就在这时,,用秋天的菊花装饰你的生活,用秋天的清风凉爽你的心情,用秋天的细雨滋润你的梦境。祝晚秋快乐!

这温馨的问候,让我的心一下子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于是,躺在床上的我,立马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首诗:

这是诗人写于开成元年(公元836年)的《秋雨夜眠》。整首诗字里行间一反悲秋、伤秋之常规,竟流露出了一份安享晚秋的闲情逸致,让人感觉别有一番兴味在心头。元和七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早年的生活理想逐渐淡薄,政治热情也开始减弱。晚年,他自号香山居士,言以儒教饰身,以佛教治心,以道教养其寿,放下欲望,排除杂念,一如王维所言,“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秋雨夜眠》中展现的是一个归隐田园、与世无争、心境淡泊的老者,在微寒的秋夜,迟迟没有安歇——是沉浸于秉烛夜读的快乐,还是陶醉于把盏吟咏的畅然?抑或知己来访,相谈甚欢?还是追忆往昔,心绪难平?反正,诗人在度过了一个并不寂寞的夜晚之后,于淅淅沥沥的秋雨声中酣然入梦……

“身处隔宿余烬而瓶温,熏笼添香而被暖”,如此温馨而恬静的氛围,诗人的睡梦自然更加甜美了。第二天早晨,雨过天晴,凉冷秋深,想象着屋外的石阶上大约已落满了红叶,索性再睡上个懒觉吧。诗的尾句“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更道出诗人一份悠闲自在的心境。

全诗浅显易懂,清新自然,韵味绵长。诗中饱含的一份积极乐观的心态,营造的一份怡然自得的意境,让人浮想联翩……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会在寒意浓郁的深秋,生点无关痛痒的小病。这样,就可以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偷个闲,撒个娇,还能得到父母额外的关爱。秋天的夜晚,喝着辛香微甜的姜茶,躺在馨香暖和的被窝里,卧听窗外的风声、雨声,感受着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小苦而微甜”的“秋的诗境”,心中那份惬意,那份悠闲,恰如《秋雨夜眠》中所描绘的一般。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们,虽然每个人的年龄、性格、经历迥异,但都会因处于相同或类似的客观环境,而最终在某一点上触发共同的感受。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不管唐代诗人白居易离我们有多远,他那在秋风秋雨夜里,洋溢的温馨诗句,拥有的闲适心境,对于正由深秋跨入初冬季节的现代都市人来说,同样可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今日,霜降。祝大家晚秋快乐!

读原创美文,请点击最上方蓝字“法之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