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5年06月23日成立的浙江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輕的公司。不過,有句詩說得好:“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作爲雛鳳的電咖汽車卻只用了三個月就走完了其他新能源車企兩三年還未走完的萬里丹山路。

2018年7月底,電咖汽車展出了全新的高端品牌ENOVATE,兩個月後,最新一批的ENOVATE工程試製車也正式向外曝光。如此凌厲迅捷的佈局和宣發,讓外界充分了解了電咖汽車對高端市場的野望。

比起早在2014年11月,就由李斌、劉強東、李想、騰訊、高瓴資本、順爲資本等深刻理解用戶的頂尖互聯網企業與企業家聯合發起創立的蔚來汽車和2012年就已經成立,堪稱國內新能源汽車老大哥的威馬汽車,三歲的電咖汽車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字輩。

在市場的佔領,生產的佈局上更是遠遠落後。然而就在2017年10月樂視前高管張海亮加盟電咖汽車後,首款新車EV10僅用一個月就完成並且正式上市,再半個月後,佔地1000畝,總投資額55億元,設計產能18萬輛/年,主要用於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整車生產的電咖汽車紹興基地就成功簽約。如此大的跨步和雷厲風行的做風在整個新能源界都引起了關注,可以說,電咖汽車三個月走完了其他新能源車企兩三年還未走完的路。

面對外界的“步子太大,不怕扯着蛋嗎”的質疑,電咖汽車相關負責人霸氣回應:“我們EV10相當於‘練兵 ’。首先要有經驗,搭建起新能源體系的營銷團隊、售後團隊、客戶服務團隊以及市場團隊,包括網點、跨界合作、供應商,先從小車開始建立一套體系,這樣的話會更快地切入市場,加深對新能源市場的瞭解。擁有足夠的實力以後再去推進高端品牌。”

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ENOVATE品牌批量的工程試製車已經成功下線,外觀已經確定,現在處於調試階段。車載相關的軟件更是已經調試完成。

電咖汽車內部對ENOVATE品牌的期望是:計劃在未來打造3個可拓展平臺,在5年圍繞主流到高端推出8款產品,分別覆蓋共享、私人以及高性能車市場。

ENOVATE的首發時間地點訂在今年11月開幕的廣州車展,正式開始預售被放在了2019年的上海車展。如果在預售時成功訂車,車主最快 2019年下半年就能提車。

電咖汽車希望,從2019年起售,到2025年時,銷量能達到36萬。對比其他新能源車企,這個目標不算太高甚至有點“小家子氣”,與它一貫雷厲風行的形象不符。專家分析:電咖汽車顯然是想穩妥起見,打造一個可靠穩定的形象,它不夠雄厚的資本應該就是制約它擴大銷量的原因。

資金的缺乏可以說是任何一家企業,一個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了。因此帶來的資金鍊斷裂足以毀掉任何一家強大的公司,當年的好萊塢巨頭米高梅也不過倒在幾億美金的現金流上。與此伴生的工廠的建設進度被打斷,研發進度終止,員工士氣下降都會毀掉企業。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羅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標的實現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同時新車的生產、銷售、包括建整個的服務網絡,需要大量資金。一方面要把自己的產品在研發團隊組織好,另一方面,還要準備好充裕的現金。”

爲此,電咖汽車在2015年完成了戰略融資,在2017年完成了天使輪融資, 2018年上半年,電咖汽車又完成Pre-A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25億元,並啓動A輪融資,Pre-A輪投資方包括汽車產業引導基金、專業投資機構及汽車產業鏈上下游資本。

如此急切的一頭扎入高端市場,卻又在實際銷售上顯得穩重甚至保守,如此的矛盾行爲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對此,電咖汽車方面也做出了回應:“我們公司創始初期的人員架構跟其他造車新勢力企業的人員架構也有所不同。張海亮及其他高管都是從傳統車企裏面出來的,他們跟互聯網行業一些玩資本的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他們會覺得做實業跟做互聯網其實是很不一樣的。”

這位樂視前高管張海亮是誰呢? 資料顯示:張海亮2010 年9月,任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2014年8月,任上汽集團副總裁;2016年4月,任樂視汽車總裁兼COO(首席運營官); 2017年10月,任電咖汽車董事長兼CEO。

張海亮此前在回應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我們在前期已經經過了大範圍的客戶調研和市場調研,之前就已經着手打造高端品牌了。而且EV10肯定不是我們的全部實力,不能代表我們整個公司的一個形象。從公司本身能力來講,我們完全可以駕馭一個高端的品牌,推出一個高端系列的車型。這款高端車型在競爭對手、價格、客戶氣質方面,都會達到高端歐系品牌的標準。”

張海亮談話中提到的電咖汽車首款車型EV10在2017年11月正式上市。EV10補貼前售價13.38-14.18萬元,充滿電的最大續航能達到155公里,在快充模式下電池容量從0充到80%需要48分鐘,最高時速能超過100km/h。 電咖還給EV10提供了整車3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核心零部件質保期爲8年或12萬公里。

截止到2018年,EV10的累計銷量爲2000輛,比起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的35.1萬輛可以說微不足道,但考慮到44家新興新能源車企銷量合計僅爲4544輛,這個成績就非常令人矚目了。

電咖汽車上市不過三年,顯然還沒有打響名氣,得到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一年只有2000輛的銷量,如此的量產產能顯然不足以支撐起足夠大的品牌影響力。

專家斷言,電咖汽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既然在資金與產能上有所不足,那就揚長避短,在技術上取得突破。

關注“自主汽車”,或者添加微信公衆號:zizhuche,每日收穫不一樣的汽車行業評論,評論不是結論,是提供多一種看問題的方法和角度。如有買車需求,請點擊下方我要買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