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所有原創文章均不主張版權。歡迎任何形式的引用、改編、轉載。如能註明出處,不勝感激。

上世紀五十年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成了國人對幸福的憧憬,也是那個年代強盛的美帝俄帝的日常寫照。電氣化站在文明的巔峯躊躇滿志,放眼天下傲視萬物。不同於半個世紀以前的物理學世界,它並沒有看到逐漸靠近的烏雲。

信息化如同一個莽撞少年毫不猶疑的推開了新時代的大門。隨着計算機的出現,以信息技術爲主體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步佔領了我們的世界。它不僅改變了全人類的生產過程,同時也改變了全社會的通訊和傳播結構。今時今日,信息與知識變成了主要財富,信息與知識流變成了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信息與情報源變成了新的權力源泉。

將這蓋世之功的八成記到電子計算機的頭上,怕是沒有什麼人反對。天才少年圖靈和最高智商科學家馮·諾依曼從無到有的創造了電子計算機,嗯,理論上啦。

馮·諾依曼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應該是英國的“科洛薩斯”,研製工作的負責人是湯米·費勞爾斯博士。跟世界大多數先進技術一樣,它是爲軍事服務的。德國的通訊加密設備“恩尼格瑪”,在一戰時就大放異彩,到了二戰其簡直成爲盟軍的噩夢。最終,英國人的“科洛薩斯”戰勝了德國的“恩尼格瑪”,決定了世界大戰的走向。世界上第一臺全電子計算機名爲“埃尼阿克”,是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埃克特等人研製成功的。不幸的是,它也是爲了滿足計算彈道和研製氫彈而建造的。

埃尼阿克

最早的計算機是由電子管組成的,“埃尼阿克”用了18000 個電子管,重約30 噸。1949年,有雜誌預測:“未來的電腦可能只需一千隻真空管,半噸重。”而真正使電腦跑上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卻是晶體管——用來替代電子管的極其小巧的可變電流開關,正是由於晶體管的出現電子計算機才得以小型化並普及世界。

含30億晶體管的GF110核心

晶體管的發明人是另一個偉人——威廉·肖克利。

1936年肖克利於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取得博士學位後,進入貝爾實驗室做研究。肖克利在貝爾實驗室主持固體物理研究小組,與史丹利·摩根、約翰·巴丁、瓦爾特·布萊頓、希爾伯特·摩爾等專家一起研發能替代真空電子管的半導體器件。

雖然肖克利是組領導,但晶體管誕生之時他剛巧不在場,而且他關於晶體管的場效應理論與更早的專利發生衝突,共十二個人被提到,唯獨他沒有被列入專利發明人。這讓肖老師非常不高興,換作咱們估計就忍了,但是肖老師是專家啊,他埋頭悶了一個月,硬是獨自搞出了結型晶體三極管。之後肖克利寫了一本書《半導體的電子和空穴》,是專門科普半導體原理的。活活的把晶體管之父的名頭給搶了回來。

肖克利的歷害之處還在於,他經常表示功勞都是大家的。其實晶體管早在1925年就申請了發明專利,從時間先後來說,他確實不是最早的發明人。肖克利卻最早認識到了晶體管的美好未來。在一次廣播節目中他豪放的說:“我認爲晶體管可以應用到電腦上,它將是這些裝置的理想基本元器件。”可惜當時羣衆水平太低,主持人只好東扯一句西扯一句應付尷尬,因爲他自己也完全不知道這個大爺在逼逼啥。

後來肖克利將硅帶回了他的老家——加州的帕洛阿託,也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硅谷。肖克利當之無愧的被譽爲硅谷第一公民。肖克利爲這篇今日還沸騰不止的創富傳奇畫了濃墨重彩的第一筆。

硅谷佔地約1315平方英里(約3406平方公里,真是不明白爲什麼美國人還在用英制單位),是世界上單位面積GDP最高的地方,全球精英彙集此地,爲輝煌成功而奮鬥。肖克利曾是硅谷最有號召力的創業者,也是最著名的失敗者。

1956年聖誕節前夕,肖克利和約翰·巴丁、瓦爾特·布萊頓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爲晶體管影響巨大,人們褒揚這是“獻給世界的聖誕禮物”。年初時肖克利在聖安東尼奧街391號創辦“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生產晶體管。

同事們爲肖克利慶祝諾獎

肖克利豎起大旗,八位富有理想的年輕科學家、工程師慕名投奔而來。

摩爾、羅伯茨、克萊爾、諾伊茨、格里尼克、布蘭克、赫爾尼和拉斯特(從左至右)

這八位豪傑,後來創辦了仙童半導體公司。因發明集成電路而聲名遠揚,營業額曾一度接近2億美元,是硅谷第一家影響深遠的現代創業公司。

由於戰略和管理的失誤,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沒能獲取巨大而商業成功,而是每況愈下,最終在1968年正式混不下去了。也是在1968年羅伯特·諾伊斯和摩爾(就是那個發表摩爾定律的摩爾)離開仙童後,創立了英特爾公司。

雖然肖克利被硅谷和時代遺棄了,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衍生出仙童、英特爾等400多家半導體公司,共同奠定了美國半導體工業的基礎。

最令人熟悉的廣告

說起肖克利這個人就更有意思了。隨着他名氣越來越大,脾氣也見長。本身就特愛出風頭,後來又變的非常讓人討厭。不過一年時間,他能把同事關係全部搞僵,以至於肖克利自己創業他的老同事居然沒有一個願意前來。肖克利不僅對同事非常的不厚道,對老婆更狠。他老婆得了癌症,他選擇直接拋棄——與老婆離婚,玩的就是一個絕字。

他目空一切,對待弟子和員工絲毫不留情面,完全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有一次,女祕書在實驗室劃破手,肖克利認定有人蓄意破壞,居然用測謊儀進行全員測謊。大夥兒都以爲老闆瘋了……

實驗室成立一年多都沒出什麼靠譜產品,八位年輕人提議研究集成電路,直接被肖克利否決。1957年中,八位天才集體辭職。肖克利怒不可遏,破口大罵他們是“八叛逆”。

叛逆們的仙童半導體幹得非常不錯。孤傲倔強的肖克利在公司檢討自身管理問題,最終得出結論:應該僱傭一名專職監察員密切監視員工日常行爲。

很多人說了,他不過是個科學怪蜀黍而已,犯得着叫人家人渣嗎?這個沒錯,不過還是那句老話“不作死就不會死”。晚年的肖克利認爲各種族的遺傳水準有高有低,並支持鼓動智力低下者自願絕育。等等,這不就是法西斯的種族主義嗎?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反人類啊!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終於給自己結結實實扣牢了人渣這頂帽子。

...The End...

如果您也對末日感興趣,覺得我們的內容還行,請關注我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