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8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新稅法的關鍵在於減稅;10月20日,財政部和國稅總局發佈《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各扣除項實施細則。新個稅的減稅舉措在三點:

1、提高個稅起徵點,綜合所得稅起徵點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

2、擴大稅率級距,將原有3%、10%、20%三檔低稅率適用級距範圍擴大;

3、新增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四大支出列爲稅前抵扣。

點評彙總:

1、減稅效果測算:

市場對個稅起徵點提升+專項抵扣減稅總額測算多數落在4000億~4500億總量空間(中信宏觀4300億/申萬策略4500億/國君宏觀4700億/長江策略4200億),佔我國個稅總額約30%。

2、對消費影響:

總量影響:減稅將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費預期,從而提升消費支出。基於前述減稅總額4000~4500億,以及邊際消費傾向(約0.5),相較於37萬億社零總額,單靠減稅對消費整體拉動並不明顯。

結構影響:減稅及專項扣除最大受益者是中低收入羣體,普遍認可月收入1-2萬左右羣體是最受益羣體,大衆及中檔消費相對受益。

3、其它可能存在影響的政策細節:

(1)提高起徵點後,納稅人基數將從原有1.9萬人下降至約6400萬人,符合專項抵扣條件的納稅人基數則更少;

(2)《暫行辦法》第八章“徵收管理”明確收款單位不得拒絕提供發票,納稅人首次享受專項附件扣除時,應提交相關信息。意味着納稅人信息將進一步完善,同時涉及如住房租金是否需要發票爲憑證等認定細節未明確,不排除部分隱性稅負因此顯性化。

市場觀點彙總如下:

團隊

觀點

申萬策略

政策出臺時點、減稅幅度超預期,減稅規模4500億。月收入2.5萬以上納稅人降稅幅度10%~15%

海通宏觀

減稅乃通往繁榮之路。專項抵扣聚焦於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項目,能夠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前期居民加槓桿買房透支購買力,令消費支出增速承壓,而專項附加扣除緩解後顧之憂,所帶來的收入提升能夠一定程度上釋放居民消費活力,擴大內需對沖經濟下行。

長江策略

總量上,專項抵扣釋放減稅規模千億級別,不及免徵額上調釋放3200億規模。邊際貢獻上,中低收入人羣邊際降稅幅度更大,對大衆消費更爲利好。行業結構層面,養老等方向更優。

國君零售

預計起徵點上調+專項抵扣合計釋放減稅額2000-3000億。宏觀上個稅減負對社零總額拉動不明顯,後續刺激消費政策有望陸續出臺。微觀上,中產階級最爲受益,中檔消費、細分品類或有明顯增量。

其他補充內容:

1、政策原文文檔: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

例.docx

31.65KB

2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說

明.docx

23.33KB

3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

法.docx

39.56KB

此次專項扣除項目共6項: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及贍養老人。除大病醫療屬於偶發性、在一定區間內據實扣除外,其餘均爲大部分納稅人能享受的專項扣除均爲定額扣除,其中住房貸款利息及住房租金專項抵扣不可兼得。

2、市場對減稅效果估算暫未公開測算依據及明細,如下爲上海某高校老師分項測算結果:

個稅起徵點提高減稅效果3200億。在考慮起徵點提升後,專項扣除減稅效果測算有難度,因爲不知道家庭收入結構和各項抵扣條件,還要考慮納稅人想辦法儘量少繳稅而採取的應對措施。某高校老師測算,除房租以外的專項扣除減稅效果1600億,房租和住房貸款利息500億左右,合併以來約2000億。分項測算結果:

1)醫療:僅7億(生大病的人羣比例有限+6萬限額扣除+只允許抵扣自己的大病醫療)

2)養老:1040億。適用人羣基數大:80%的納稅人(戶主+父母在世)

3)教育:620億。子女在上學的戶主佔比50%,專項扣除1.2萬

4)房租&住房貸款利息:500億。適用人羣比例小於子女教育人羣比例,且額度基本相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