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內蒙古開魯槍擊案調查:50分鐘殺5人 槍支來源仍未知)

內蒙古槍擊案調查:50分鐘殺5人 槍支來源仍未知

梁羣居住的單元樓鐵門緊閉,保安說,事發後梁羣家再沒有亮起燈。新京報記者 張熙廷 攝

那是一把長約60釐米的槍,有槍托,裝了瞄準鏡。3月25日這天,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自來水公司第二供水廠副廠長梁羣,駕駛一輛白色三菱越野車,在50分鐘內,輾轉三地,向5人射出14發子彈。

最後一次作案15分鐘後,在最後一處行兇點2公里外的一個加油站,梁羣被警方擊傷後控制。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梁羣共持槍殺害5人,其中3人爲其在自來水公司的同事,另有2人爲其住所附近的一對老年夫妻。在作案前,梁羣並沒有表現出異常,這是一場沒有預兆的殺戮。

關於其作案動機,開魯縣委宣傳部披露的信息顯示,44歲的梁羣 “性格偏執”,因工作和生活瑣事產生矛盾,持槍報復殺死特定人員。關於槍源,當地仍在調查。

內蒙古槍擊案調查:50分鐘殺5人 槍支來源仍未知梁羣的行兇示意圖。製圖 實習生 曹夢怡

向5人開出14槍

殺戮首先發生在開魯縣南的二水廠。

警方披露的信息顯示,3月25日下午3時30分,槍聲響起,水廠職工孫德、付軍倒在血泊中。10鍾後,類似的槍聲,再一次在一家名爲慈善堂的佛具店響起。

南二水廠與慈善堂之間,有公路相連,路程是3.8公里,車輛稀少,新京報記者重走這條路,測算後發現,正常速度駕車,大約需要7分鐘。

3月25日下午,這條寬闊的鄉道上,梁羣駕着車由南向北,進入開魯縣城,車裏帶着一把長槍。

監控畫面中,10分鐘後,拖着槍的梁羣出現在開魯縣城民族路的慈善堂。

這是一家專營佛具的店鋪,招牌已經泛白,上面用蒙漢雙語寫着“慈善堂”三個字,中間是一尊佛像。

王才亮正在店裏打牌。他玩的是一種名叫“144”的撲克遊戲,這是東蒙地區常見的一種三人撲克玩法。玩家可以出三張連續的牌“成龍”,而所有牌中,“144”三張撲克的組合最大。

他的兩個牌友是一對夫妻,74歲的邵光和69歲的鄭凌,兩人有四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他們是老相識了。

按照王才亮的說法,梁羣進店的時候,拖着一把長五六十釐米的槍,槍身上還裝有瞄準鏡。梁羣沒有說話,端起槍後,一發子彈擊中鄭凌,然後調轉槍口,又朝邵光連開多槍。

王才亮嚇壞了,“槍聲跟炮仗似的”。抬頭看梁羣,他沒有說一句話,似乎也沒有表情。臨走前,梁羣收起槍,對王才亮說,“這不關你的事”。

看着梁羣走出門,聽到車門關上的聲音,王才亮顫抖着撥通了110。

40分鐘後,槍聲響起在宇亨建材城馬路右側。這裏位於慈善堂向東,距離大約1.8公里,正常行駛需要6分鐘。

監控視頻顯示,當天下午4時20分許,梁羣駕駛的白色三菱越野車由西向東行駛,停靠在建材城路邊1分半鐘後駛離。

路邊留下一名受害者的遺體。46歲的孫遲被發現躺在一輛橘黃色的轎車車尾,頭部中槍。

根據開魯縣公安局提供的信息,15分鐘後,梁羣被警方控制。

警方通報顯示,在50分鐘內,梁羣持槍駕車前往三個地點,向5人開槍。

新京報記者通過多名家屬統計確認,梁羣共射出14發子彈。其中,孫遲和孫德各自身中2槍、付軍4槍、邵光5槍、鄭凌1槍。

開魯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稱,2019年3月25日15時30分許,開魯縣發生持槍殺人案,造成5人死亡,“犯罪嫌疑人被公安幹警擊傷後抓獲,槍彈已被收繳,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從第一聲槍響,到梁羣被擊傷送醫,全程一個小時。

內蒙古槍擊案調查:50分鐘殺5人 槍支來源仍未知第一處案發現場,在開魯縣第二供水廠內。 新京報記者 張熙廷 攝

撲朔迷離的動機

梁羣的身份,是開魯縣自來水公司二水廠的副廠長。

關於梁羣的行兇動機,在警方進一步披露案情之前依然不可考,即便是遇害者家屬,對此也感到不解。警方披露的信息顯示,孫德、付軍和孫遲,都是梁羣在水廠的同事,而孫遲與梁羣,還是故交。

弟弟孫康說,孫遲是自來水公司的科長,負責在輸水管沿線檢查偷漏水工作。按照他的說法,孫遲與梁羣小時候是好朋友,但工作後聯繫並不密切,被槍擊身亡時,孫遲仍然在上班時間。

在孫康的記憶中,哥哥與梁羣之間唯一可能的矛盾,還是在5年前的2014年。當時,孫遲所在科室去二水廠維修設備,期間曾與梁羣發生過幾句爭執,但孫遲“從沒有在意過此事”。

關於梁羣的動機,在開魯這座小城不斷被提起。有人說,梁羣殺孫德,是因爲怨恨他的升職;有人說,孫遲是接到梁羣電話後,才趕到了宇亨建材城。但這些說法都沒有得到警方印證。

相比之下,邵光和鄭凌夫婦的家屬,更加無法猜透梁羣的殺人動機。

慈善堂門前的水泥地,還可見血跡風乾後形成的網狀裂紋。行人經過時,常常側目看一看這家原本並不起眼的小店。

親屬介紹,夫妻兩人是本地人,兒女住在外地。多名親屬稱,此前自己從不認識梁羣,也沒聽說夫妻倆和梁羣之間有什麼過節。

唯一有交集的是,梁羣父母的住所,距離慈善堂不到300米。

孫德和付軍中槍後,倒在水廠內的地磚上,頭部血跡滲出。而孫遲身亡的時候,附近的目擊者只是發現有人倒在車邊,遠遠望去還以爲發生車禍。

孫遲的父親記得,自己接到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在警戒線外,遠遠看到兒子躺在馬路上。他說,一名現場警官得知他是孫遲的父親,握住了他的手錶示遺憾。

新京報記者重訪了這處行兇點。寬闊的馬路上,車輛和大風一道呼嘯而過。在馬路與步行道的交界處,殘留着幾塊並不顯眼的血跡。

監控畫面顯示,擊殺孫遲後,梁羣再次啓動車輛,繼續向東行駛,並從監控畫面中消失。很快,便有拉着警笛的警車,沿着同樣的方向疾馳而過。

約兩公里外的一處加油站,是梁羣被警方控制的地點。在這裏,警方將其擊傷,然後施行強制措施,並收繳了彈藥。

內蒙古檢察院官方微信公衆號消息,案發後,“通遼市檢察機關對此案高度重視,通遼市人民檢察院、開魯縣人民檢察院已派員提前介入,引導偵查。”

新京報記者獲悉,梁羣目前正在通遼市一家醫院接受救治。

內蒙古槍擊案調查:50分鐘殺5人 槍支來源仍未知宇亨建材城門口路邊,依然可見風乾的血跡。 新京報記者 張熙廷 攝

“偏執”的持槍人

受害者的親友接到消息後,從各地趕回開魯,但多數人掌握的信息並不太多,關於梁羣,也很難勾勒出他的具體形象。在多數家屬看來,事發前沒有徵兆,梁羣也是“陌生人”。

只有梁羣的鄰居感嘆,他是“親手葬送了自己美滿的家庭”。

在鄰居的印象中,梁羣“個子挺高,模樣也不錯,平時和人交談都十分和氣”。在得知消息後,他感到“十分意外”。

同小區的居民介紹,梁羣和妻子住在一起,家中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梁羣的妻子,是附近高中的教師,小兒子今年兩歲,家裏還特意請了一名保姆。

這樣一個家庭,在縣城裏,原本足夠令人羨慕。而事發後,梁家已經好幾天沒有再亮燈。

門口的保安曾經看過監控畫面,據其口述,案發當天11點多,梁羣下班回家。到下午2點52分,梁羣的三菱越野車,從小區一側的車庫離開,此後再未返回。

在警方披露案情之前,梁羣的槍支來源尚不可知。

從梁羣住所一樓進門沿左側樓梯向下,左右兩邊是樓內住戶的地下室。狹窄曲折,擺滿塑料瓶和紙盒等雜物的過道兩側,一間間鏽跡斑斑的鐵門緊閉,門上都掛着鎖。

知情人介紹,警方在案件發生後趕往梁羣的住所搜查,在地下室內的一個紙箱裏,發現了一個“舊槍袋”和一瓶槍油,槍袋呈迷彩色,後面帶着“彈夾”。

28日,開魯縣委宣傳部披露,經現場勘查、調查訪問、視頻分析和犯罪嫌疑人供述,“作案人梁某(男,44歲,開魯縣自來水公司第二供水廠副廠長,性格偏執,已抓獲),系因工作和生活瑣事產生矛盾,持槍報復殺死特定人員,未傷害現場無關人員。作案槍支爲小口徑步槍,已收繳。槍源正在全力調查,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內蒙古槍擊案調查:50分鐘殺5人 槍支來源仍未知孫遲生前寫下的菜譜。 新京報記者 張熙廷 攝

死者與生者

3月27日,孫德的告別儀式在開魯縣殯儀館舉行。

告別大廳內,孫德的母親嚎啕大哭,被幾名親戚攙扶着,嘴裏不斷喊着“兒子、兒子。”

殯儀館的四個鐵皮冷凍櫃前,並排擺着四張遺像,不斷有亡者親友前來悼念。他們是55歲的二水廠員工付軍, 74歲的邵光和69歲的鄭凌夫婦,以及46歲的孫遲。

付軍是二水廠的普通職工,25日中午,在家中和妻子喫完自己炒的土豆片後,他於1點30分動身前往廠裏開會。

到當天下午三點半,妻子牛莉接到通知說“有點事”,隨後趕往水廠。警戒線三四十米外,付軍已經倒在紅灰相間的磚石地上。

牛莉已經幾天沒有睡覺了,她說,自己腦海中全是丈夫的畫面。按照牛莉的說法,付軍生前老實巴交,和梁羣沒有過節,之前聽說梁羣有事,還幫他換值過好幾次夜班。

“肚子兩槍,後背一槍,腦袋一槍。”25日晚11時,家屬看到付軍身上的傷口以及解剖過程,拍攝X光定位子彈後,4枚比細菸頭還短的子彈頭被取出,放入專門的袋子裏。

家屬介紹,付軍脖子上還有一個5到6公分的傷口,法醫說,應是被槍托砸傷。

付軍是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前段時間剛剛提了工資,每個月有五千多,加上加班費,一般能拿到8000元。

案發前的中午,孫遲爲妻子炒了一盤豆腐乾,一盤土豆片,還給準備了一罐葡萄肉。飯桌上,孫遲告訴妻子,自己下午要去上班。幾個小時後,在公司上班的妻子突然接到一個來電,顯示丈夫的號碼,但聲音並非孫遲,電話那頭說:“快趕來宇亨建材廠吧,出事了。”

孫康回憶,孫遲心裏“除了工作就是家”。家裏的大小事務都由他操持,其妻子從事短期的家政工作,空閒時間很少,家裏的飯都由孫遲來做。“往往下班回到家中,他已經燒好了兩三個菜。”

孫遲一般五點多起牀,做些點心,然後到幾條街外看看60多歲的父母。晚上下班後,他往往還會過去一趟,幫着做些家務。

孫遲留下的一個黑封皮日記本上,寫着許多菜餚的做法,鍋塌豆腐,花捲,無礬油條,配方和燒製過程都詳細記錄了下來。在日記的首頁,他寫到:“從今天起:工作要做好,身體要健康,股票要炒好。”落款是2016年9月25日。

妻子仍然沒從“天塌了”的感覺中回過神來,兒子尚在讀大學,她時常因對未來的未知而流淚。

開魯縣殯儀館內,風聲呼嘯,散發出強烈的焦油味道。屋前的水泥地面,紙錢與樹葉翻滾。

(文中人物均爲化名)

楊強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楊強_NN602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