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8个月了还不开口话,怎么办啊?全家人快急疯了!!”“一直认为孩子会说话是自然而然的事,不用教肯定会,就没放在心上,没有对宝宝进行很好的引导,现在孩子都3岁了,还来的及补救吗?”

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言善辩、讲话头头是道”,可没有人一出生就是语言大师,孩子从开口说“苹果”到“一个又大又圆的红苹果”,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大人循循善诱、大量语言材料的传授。所以,在孩子语言学习的内化过程中,对语言素材是有选择性的,当输入的素材越丰富,才能在无形中提升他的表达能力。

我对于童年最早的记忆,就是母亲在炕上拉着我的手,给我念童谣,那是母亲和我都非常快乐的时刻。——金波

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曾多次坦言,自己是被母亲的童谣喂大的。母亲早早在他心里,播种下一颗诗的种子,最终,这枚小小的种子,竟长成了一棵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大树。

图源:摄图网

童谣,是公认的儿童学习母语、亲近母语的范本。它有整齐的句式、优美的韵律,相比唐诗宋词、三字经,它更贴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也更童趣灵动。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初期,培养其热爱母语的感情尤为重要,而童谣,是不二的选择。

研究表明:0-3岁是婴儿听觉发育的关键期。吟唱童谣时,婴儿在感官上接收声音、体会声音波动中的情绪、感情起伏、可以刺激其心理的细腻感知。简单朴素的童谣,以它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内容和特点,暗合了现代启蒙教育的训练理念,理所当然地成为早期家庭教育的主要素材。

现在,让我们搭乘童年的时光机,再次感受一下童谣的魅力吧~

语言启蒙·益智互动

《小毛巾》

小小毛巾爱玩水,洗洗眼睛擦擦嘴,

还和耳朵亲一亲,干干净净好宝贝。

“孩子每次洗脸都闹情绪?”与其苦口婆心地说“宝宝乖,洗了脸才能变得干净又漂亮”,不如换个思路,念一首快乐的《小毛巾》,孩子的积极性肯定翻倍,还会不自觉地跟你一起念。像这样的童谣,大人们可以事先在大脑中储存多首,等到合适的时机,脱口而出“传授”给孩子。

《动物儿歌》

小鸡啄米叽叽叽,爱吃小虫和小米。

小鸭小鸭嘎嘎嘎,扁扁嘴,大脚丫。

小青蛙,叫呱呱,专吃害虫护庄稼。

小猪猪,胖嘟嘟,吃饱饭,睡呼呼。

好的童谣,是益智游戏,也是亲子互动的好帮手。这首充满象声词的《动物儿歌》,除了帮助宝宝进行口部发音练习外,其本身的趣味性也很强,爸爸妈妈跟孩子互动时,如果再加上动作,“孩子王”非你莫属了。

玩转童趣·激发兴趣

《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

叽里咕噜滚下来。

这首经典的童谣,几乎每个大人都会唱。短短几句,既有人物、又有情节,还给孩子讲了一个惊奇又冒险的小故事,通俗易懂,幽默有趣。孩子们那么喜欢,也是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吧~

《小鸵鸟》

小鸵鸟,脾气怪。

奶奶喊他他不睬,

脑袋钻进沙堆里,

嘴里喊着:“我不在!”

小鸵鸟的拒绝又好气又好笑,是不是像极了你家的“小鸵鸟”?是不是也能想象,他读到这首童谣时,脸上露出的“小羞怯”?喋喋不休地说教不需要了,相信这首童谣,足够让孩子产生共鸣,获得启发。

传承文化·科普知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经典需要传承,短小精悍的童谣,也是我们不可小觑的小百科。比如这首《二十四节气歌》,把复杂枯燥的知识,瞬间变得朗朗上口,孩子读上几遍就可以轻松掌握。

没有灌输,不强制、不训诫也不说教。童谣,是母亲给孩子的心灵滋养和抚慰,它像摇篮,孕育着孩子的表达能力,丰富了知识,见证了成长。这样的优质素材,库存当然越多越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