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3月29日,光大銀行交上了一份令市場滿意的2018年業績,2018年,光大銀行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0.03%,達到6年來最好的水平,撥備前營業利潤768.18億元,同比增長25.62%,淨利潤337.21億元,同比增長6.7%。

與此同時,光大銀行資產質量總體可控,不良貸款率1.59%,與上年末持平,關注類貸款率2.41%,比上年末下降0.56個百分點,在盈利能力提升的同時,撥備增提力度加大,撥備覆蓋率達到176.16%,比上年末上升17.98個百分點。

實際上,各個銀行都在謀求差異化發展,而光大銀行則把重點放在了“財富管理”上,光大銀行董事長李曉鵬在致辭中稱,2018年,光大銀行在打造3.0版財富管理上做了積極探索,並透過集中樹立“陽光財富”品牌,打造光大特色的財富生態圈。

打造“財富管理3.0”

李曉鵬稱,2018年,光大銀行在財富管理上做了積極探索,一是在資管、託管、代理、投行、貿金、信用卡等六大業務領域重點發力,打造品牌鮮明、客戶認同、市場領先的財富管理產品,如雲繳費、汽車全程通、出國金融、陽光財匯盈等“名品”,在市場上集中樹立“陽光財富”品牌;二是構建財富E-SBU生態圈,以生態圈來拓展財富管理的服務空間;三是着力培養高水平的財富管理人才隊伍,提升財富管理能力,爲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四是加強財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完善數據治理,提升智能投顧水平。

目前,光大銀行按照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的要求,積極推進理財子公司的申報工作,推動理財業務平穩轉型發展,註冊資本50億元。報告期末,全年累計發行理財產品5.85萬億元,理財產品餘額1.24萬億元,陽光理財項下已到期理財產品全部正常兌付。

李曉鵬稱,光大銀行的理財資管子公司經過多年的籌備,已經向銀保監會提出申請,他期待可以儘快成立,而光大銀行行長葛海蛟補充道,光大銀行基於“陽光理財”的先發和比較優勢,把財富管理作爲核心特色,從客戶、產品、流程、渠道四個方面,全面推動財富管理銀行建設,其中理財子公司會發揮基礎性的核心作用。

葛海蛟去年年底履新光大銀行行長,他對新浪財經稱,光大銀行仍將緊緊把握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加快轉型發展,深耕價值創造,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

葛海蛟稱,財富管理上,特別在理財整個領域是一個重點,財富管理業務作爲核心業務,未來會投入很大的精力、資源、科技、人才及財務等,相關資源都會進行投入。在提升光大銀行財富管理能力的基礎上,打造出一批如汽車全程通、出國金融、陽光財匯盈等品牌鮮明、客戶認同、市場領先的財富管理名品,在市場上樹立“陽光財富”品牌形象。

打造特色財富生態圈

光大集團是一家大型金融控股集團,擁有金融全牌照、產融結合、陸港聯動優勢,具有實施生態圈的得天獨厚的條件,葛海蛟稱,光大銀行同時也是光大集團的核心、重要骨幹企業,是光大集團打造成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金融控股集團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力量,目前光大集團正在展開6大E-SBU建設,其中財富E-SBU由光大銀行牽頭,將整個集團的財富管理生態圈搭建在光大銀行,就是爲了給客戶提供一站式財富管理服務。

同時,光大集團大力推進戰略客戶合作,不斷擴大戰略合作客戶數量,也爲光大銀行夯實客戶基礎、深耕業務合作提供了有力契機。內部協同和外部合作的推進,創造良好的生態圈與業務拓展平臺,將爲光大銀行“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提供有力支撐。

葛海蛟稱,圍繞個人、企業、政府和機構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藉助光大集團金融控股背景優勢,利用好集團內各類資源稟賦,建立統一財富管理平臺,努力打造財富管理生態圈,發揮光大銀行在財富管理生態圈建設中的領頭羊作用,形成光大銀行的長期優勢和特色。

過去,光大銀行打造了雲繳費業務體系和商業品牌,形成了“金融+生活+服務”的普惠便民生態系統。2018年,雲繳費用戶已達2.53億戶,繳費金額突破2000億元,已具備從雲繳費升級到“雲生活”、“雲光大”的雛形。

此外,光大銀行正以科技創新爲驅動,加快銀行數字化轉型,深耕“互聯網+”,重塑金融服務模式,構建“智慧金融大腦”,爲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智能化金融服務,加快場景融合,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和電子渠道批量獲客的聚合效應,積極推動業務線上化和自動化遷移,並設立智能風控中心,建立大數據風控團隊,全面推進大數據風控模型建設。

(新浪財經 羅琦 發自香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