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态治水水清岸美 利器在手智慧巡河 ——广富林街道水环境治理成效初现

关注环保信息  了解环保政策

“‘河道天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共招募了70余名学生志愿者,先后有约800人次参加巡河活动,有力推动了地校共建,营造了人人保护水环境的氛围。”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最美护河志愿者评选活动中,广富林街道文汇路管理站工作人员唐华向大家介绍说。

从昔日的劣V类水质到如今的水清岸美、市民满意率大大提升,广富林街道校园河的水质正逐步改善,水环境治理成效显现。这样的转变,得益于街道相关部门贯彻落实“河长制”要求,“一河一策”开展整治,有序推进辖区河道治理各项工作。

注重生态治水  水质明显改善

文汇路校园河东起龙兴港,西至河泵站,全长约2.4公里,原先河道水质污染和景观环境破坏严重。自去年起,广富林街道将其纳入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计划,实施雨污分流和河道疏浚工程。今年,街道又将其列为二期河道提升工程。

“此次提升工程包括拆除周边9处垃圾房、4处集装箱,修复、新增护岸景观灯光,种植绿植及水生植物,修复水体及周边生态环境。”广富林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顾静华说。

街道先后完成3500米破损护岸修复,在周边地面砖破损、脱落处重新铺贴了仿石面砖。针对河道缺乏深潭和宽度不一的缓冲带这一现状,通过种植挺水、沉水、浮叶等各类水生植物,大力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同时,对河道6米陆域范围内的地被、草木、低矮灌丛与高大树木进行组合配置,绿化面积达1.2万平方米。为提升河道夜间观赏性,还在沿河区域布置了12盏特色地灯及118套星光灯,营造了水文景观。第三方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这条河道目前已经消除了劣V类水质,市民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商铺排摸  实施雨污分流

保利西子湾风情街南侧共有商铺75家,其中23家雨污管道混接,部分商铺将污水接入风情街南北两侧的雨水井内,造成雨水管网被垃圾堵塞,下雨天街上积水严重。

为此,今年上半年,街道按照区河长办关于开展入河排污(水)口复核工作要求,对辖区内159个入河排放口进行了排摸,筛查出22个问题点。街道建立了雨污分流事前、事中监管机制,对新开餐饮商铺进行雨污分流事前审核,对河道沿岸商业广场和街区等重点区域雨污分流实施事中排查。他们先后拆除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区9户餐饮商铺,设立西子湾风情街商铺雨污混流排查记录表,实施“一户一策”,为混接商铺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督促商铺尽快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开启掌上巡河  提升治理效能

治理水环境,落实河长巡查制度是强有力的保障举措。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河长们手头的巡河APP软件成了治水“利器”。

“按照惯例,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每月巡河不少于一次。我负责的四条河道是辰山塘、官塘、张家浜、沈泾塘。7月份以来,APP上显示的巡河时间是217分钟。”广富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杨洪彬告诉记者。

使用APP开启GPS定位巡查,实现了巡河工作的全面追踪。对发现的问题,河长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巡河日志、拍照、录音、录像等功能上报并处置,大大提升了相关问题的实际发现率与解决率。

此外,街道今年还制定了《广富林街道河长巡河工作制度》,明确了巡河频次和巡查河道水体、环境、设施、涉河行为等重点任务;进一步理顺了河道管养机制,统一划定了河道养护范围;建立了河道精细化管理群,设立街道级、居村级巡河日志,每天由专人负责全方位巡检辖区内河道,发现问题即知即改,河道和周边环境大为改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