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賈府的強力保薦之下,賈雨村重新進入體系,成功當上了應天府的知府大老爺。他上任的第一件案子就是人命官司。這起官司裏重要的當事人之一是甄英蓮,她是賈雨村昔日恩人甄士隱家的女公子。簡單來講就是甄英蓮被人販子拐走養大,再轉手賣給馮淵,之後又賣給薛蟠。兩家爭搶,馮淵落敗慘死,薛蟠帶英蓮瀟灑走人,家裏留下無關緊要的人等處理,似乎這不過是一樁小買賣,付尾款那麼簡單的事情。

賈雨村起初大發官威,最後利用鬼神之說,判定薛家出點燒埋銀子,至於英蓮,交由薛蟠了事。

甄英蓮是甄士隱的獨女,也算是姑蘇望族的大小姐,大老爺賈雨村見死不救,最終放任她成爲薛府的一個丫頭。

賈雨村爲什麼不救英蓮?

(妹妹和英蓮)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賈雨村是個渣,忘恩負義這個詞送他,完全不會委屈他。

想當年,賈雨村只是個破廟裏寄宿的窮書生,要錢沒錢,要人沒人,連進京趕考都成問題。甄士隱不計較,平日對他噓寒問暖,緊要關頭,送他冬衣,送他銀兩,讓他實現夢想。這恩情,要報,還真得往死裏報纔夠。退一步講,不死也行,怎麼着,知道恩人的獨生女兒遇到了難處,總是要救一救的吧?可是他沒有,在見到護官府上的四大家族,他就給消了這份心。

或許在他心裏,賈府也於他有恩,他得先報這層,誰讓兩個都是他的恩人,他只能取一頭呢?只是,賈府這個恩人,最後也被他送到了絕境,那會兒,再好的藉口也不能用了吧,嘿,就是個渣的。

其次是他也救不下來。

別說他本身就是個渣,就算是他真想救英蓮,也很難辦到。說起來英蓮不過是官司裏一個小小奴婢,被薛蟠給看上了,帶走了。但是事實上,真判薛家輸,把英蓮給要回來,那是妥妥地打臉。薛家好歹也是四大家族中的一員,雖說祖上只當了個紫薇舍人,皇商出身,這會兒也似乎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混到他們這個階層,誰家還沒有幾門親戚?不說賈家,就說王家,還都是同枝連氣,賈雨村一個剛靠賈家關係上位的小小知府(相對而言,未必是瞧不起知府的意思),救得下來嗎?對於這些家族來說,丫頭是小事,臉面是大事,連個丫頭都搶不到——何況還是花錢買的,至於打死了人,是薛蟠動手的沒?找幾個替罪羊足夠了!——我等着急瞪眼也沒用,人家就是這麼做的。賈雨村一判,必然會鬧大,說不準會成爲兩黨相鬥的大動盪,那會兒,英蓮估計就沒那麼自在了,甚至連命都保不住了。

退一步講,就算是他賈雨村正義感暴棚,把英蓮從虎口裏奪出來,但是英蓮的以後呢?

恢復自由身後,回家?甄士隱出家多年,封氏已回父親家好多年,重新做回了奴不奴,主不主的“小姐”,英蓮回去後,多加了一張喫飯的嘴,她外公封肅樂意嗎?養女兒他已經很不樂意了,還養這外姓人?封肅必然早早地尋個人把她嫁了,以她早被外公貪完了的身家,想嫁個尋常地主都難,說不定就是賣給人家作小妾——日子不會多好。

恢復自由身後,不回家?和母親搬出來自己找活幹?做什麼活?靠什麼喫,孤兒寡母的,別做夢了,遲早得被賣身爲奴。

與其如此,還真不如就在薛家待着,至少喫穿不愁。清揚也希望她能有尊嚴地活着,但是有尊嚴的活着的人,得有資本,很可惜,英蓮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賈雨村不救她,未嘗不好。

當然,設想歸設想,英蓮的路,由她自己走,說不定會走出一片新天地。賈雨村不救她,歸根結底還在於他是個混蛋,此時,還是個沒能力的混蛋,以後嘛,他能量就提升了,估計就算是到了那會兒他有能力了,他也不會救,自己的帽子比較重要,所謂恩人的女兒,不過一個丫頭而已。(婉如清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