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 紀錄片《生命裏》/《人間世》

作者 | Min

生活倒影

蘇運瑩 - 生活倒影

你看過紀錄片《生命裏》嗎?

片子主角不是光鮮亮麗的明星,而是一羣行走在死亡邊緣的人。

他們中大多數都是癌症晚期患者,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

住在上海某社區服務中心的「舒緩療護區」,得到來自醫護人員和家人的臨終關懷,只爲體面而有尊嚴地告別人間。

人生在世,到最後一刻究竟在想什麼?這部紀錄片就是答案。

患病多年,女兒任勞任怨,無微不至照顧。對着鏡頭,他一下子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我女兒從生下來到現在,30歲的人了,沒考慮過自己,只考慮父母。”

他覺得虧欠孩子太多,耽誤了她追求自己的幸福,愧疚感無法釋懷。

當不得不跟世界告別的時候,每個人內心有太多牽掛和不捨。

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都藏在眼淚裏。

後來一段時間,他快撐不住了,時常陷入半昏迷。妻子陪在身邊,一邊搓他的手,一邊呼喚:哎,你清醒點啊。

情不自禁把頭靠在他身上,給他力量讓他堅持。

看着此生摯愛的生命力漸漸消失,用盡全力也拽不回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沒有經歷過的人,真的不懂。

老人家住過來之後情緒很不穩定,總是發出不安的聲音,護士過來詢問:你是哭還是笑啊?

她嘟囔着:我哭哭也笑笑。

她是想老伴兒了。想知道他在敬老院那邊過得怎麼樣。

老兩口都沒有力氣探望彼此,只能靠護士去拍了照片拿回來看。

照片拿過來之後,眼睛卻看不清了。聽說他狀態很好,這才放心。

生命中最好的那段時光,再也回不去了。他們以前想的是怎麼好好活,現在只想怎麼好好死。

非常殘忍……

醫院的牆壁,聆聽了比教堂更多的禱告。而那些禱告,全都關乎於愛和愛而不得。

或許,只有在生死之間徘徊的時候,人才會頓悟這輩子到底有什麼意義。

不幸的是,有些人想明白這一點的時候,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另外一個紀錄片裏,還記錄了一對夫妻的故事,每次看都會淚崩。

26歲的妻子,迎來了一生中的黃金時代:跟心愛的人結婚纔不到一年,而且已經懷孕5個月。

就在這個時候,她被突然診斷爲胰腺癌,晚期。

全家人天都塌了。

跟醫生確認孩子不會遺傳癌症之後,她決定無論如何要把孩子生下來。哪怕這樣做會讓自己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無法想象她做了怎樣的思想掙扎,只是聽到她說:

我老公才27歲,我不可能叫他一輩子就這樣一個人過,他老了也要有人陪。

沒有辦法。

愛就是一件讓人赴湯蹈火的事,連命都可以不要。如果能以命換命,她老公一定也義無反顧,可病魔不會給他商量的餘地。

他只有全身心陪在妻子面前,哄她、照顧她、安慰她一切都會好起來。

然後躲到沒人的地方偷偷痛哭,恨自己沒用。

生完孩子之後,一家三口團圓。張麗君看到孩子,先是笑了,然後泣不成聲。

她多想像個正常人一樣,親眼看着孩子長大,親耳聽他叫一聲“媽媽”。

知道化療要掉頭髮的時候,她再也沒法僞裝堅強:

老公,我還有機會長頭髮嗎?

那種無助和痛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所有人都想讓她活下來,她自己也咬牙堅持。但另一邊是癌細胞瘋狂肆虐、絕不留情。

慢慢的,就走到了無力迴天那一刻。

當一個人轟轟烈烈活過、愛過之後,依然會留有遺憾,更多的遺憾。

因爲愛與被愛的感覺,帶給人太多太多希望,哪怕遙不可及。

多希望每天睜開眼陽光正好,他們都在身旁,可以陪着愛人到白髮蒼蒼,可以陪着孩子慢慢長大,一起探索生命的未知。

可惜,在跟死神的賽跑中,總有人輸得一敗塗地。

生命匆匆流逝,這世上除了生死,再無大事!如果這一生終究要充滿告別,終究要留有遺憾,那就儘量讓它們在意料之中,而不是猝不及防——

別走到不可挽回的最後一步,才明白:

健康纔是最貴的奢侈品,花再多錢都買不到。

就像這條留言說的一樣:

在沒患病之前我們僥倖活着,做着對身體有害的事。可一旦你真正病了,就會發現一切美好會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疼痛和絕望。每天鮑魚海蔘的病人,也會羨慕喫饅頭鹹菜的正常人。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每個城市,都有不計其數的人以“早日財務自由”或“享受精神自由”的名義,熬着沒有盡頭的夜、胡喫海塞、很少運動,卻從未擔心過:

那羣被逼着去醫院排隊,被逼着躺在病牀上的人裏,可能也有自己……

人生上半場,你可以拼,但不要拿命賭。進入下半場,就要拼健康了。

好好喫飯,好好睡覺,照顧好自己的人,纔有能力照顧別人。

人間不值得,但你值得人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