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縣老城區中的一家櫥櫃加工廠裏,機器轟鳴,生產井然有序,一派現代化工廠的景象。一名年齡40歲出頭,戴着一副深度近視鏡,穿着十分樸素的人正在一道一道認真查看每個工序。他就是曹縣鼎盛裝飾建材商城的老闆馬世勝。

出自匠人世家,從太爺爺輩就是工匠

曹縣人馬世勝,自幼出身於匠人世家,從他的太爺爺起,就是曹縣閆店樓村裏有名的木匠,爺爺是鐵匠,父親則是電焊加工方面的一把好手。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肯定都記得,三四十年前,全國都在流行一種“壓水井”,馬世勝的家族,曾經就是以研發、製作這種壓水井爲主業,當年菏澤甚至鄰近周邊省份中80%的壓水井,都是由他家人制作的。

既是出生於工匠技藝甚爲出名的曹縣,又長於匠人世家,自小耳濡目染,馬世勝對工匠技藝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鐘情和熱愛。初中時,當同齡人都還在調皮搗蛋,馬世勝已經掌握了電焊手藝,開始幫家裏幹一些零碎的小活了。

靠着媳婦陪送的嫁妝起家

隨着時代的變遷,工業的進步,傳統的手工業開始衰敗,傳統工匠這一行業也開始變得不景氣了,馬世勝結婚後,從老家來到了縣城,想尋求一些更好的發展。

2000年前後,馬世勝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當時,他的全部家當,僅有結婚時媳婦家裏陪送的2000元嫁妝,馬世勝用這2000元錢購買了一套電焊設備,當年,曹縣縣城裏時興起了一股“蓋房熱”,不僅城裏人自己蓋房,周邊村鎮的人也開始蜂擁進城蓋房。一時間,市場中對電工、木匠、鐵匠的需求都特別大,在這個機遇下,靠着自幼學成的工匠手藝和那套用媳婦嫁妝換來的電焊設備,馬世勝算是在曹縣安了家。

爲了撐起家庭,積累本錢,二十多歲的馬世勝幾乎什麼活都接。那時的曹縣以平房居多,到了夏天爲了防蚊蟲,大家都會把整個院子用窗紗封住。夏三伏最炎熱的三個月,馬世勝每天都會搬着梯子走街串巷替人封窗紗,封窗紗是個特別苦的活,不僅要忍受高溫酷日和蚊蟲叮咬,最艱苦的是,幹活時整個人要站在梯子上,用膝蓋抵着梯子,騰出兩手幹活,全身的支點只在膝蓋上一個點上,據馬世勝說,當時,膝蓋幾乎兩三天就要磨掉一層皮。

勤奮和汗水,總能換來收穫,經過幾年的拼搏,馬世勝和妻子積攢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約有五六萬元。馬世勝拿着這筆錢,去外地學習技術、採購機器,創辦了一家專做家居、櫥櫃的工廠。

一場意外

著名作家契科夫曾經說過:困難與折磨對於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將是鋒利的鋼刀。

馬世勝創業的二十多年來,也遇到過不少的困難和挫折。

在剛剛創辦工廠時,因爲技術不成熟,缺乏客戶渠道,常常一個月只有一筆訂單,頭一年幾乎是賠本的。爲了走出困境,馬世勝便開始隔三差五去外地學習技術,回到家就一頭扎進廠房鑽研產品,單是爲了研究一款不鏽鋼臉盆的打磨技術,就花費了馬世勝幾個月的時間。

在馬世勝的悉心經營下,工廠的生意逐漸走入正軌,蒸蒸日上。

兩年前,正當一切順風順水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發生了,一天下午,馬世勝正在工廠中操作機器,一個零件因爲老化,從機器上崩了出來,正好彈到了馬世勝的眼睛上。當天夜裏,馬世勝就被救護車從曹縣送到了菏澤,又從菏澤去了濟南,最終還是沒保下他的左眼。

這場意外並沒有打垮馬世勝,當他得知自己病情的結果時,他反而坦然的接受了,馬世勝說,既然事情發生了,結果已無法改變,那麼樂觀的生活下去纔是最重要的。

關於未來

現如今,在曹縣的櫥櫃行業中,從產業上游到渠道再到終端,馬世勝都有着不少的資源,馬世勝既擁有着設計、製造、加工的櫥櫃工廠,又掌握着縣區、鄉鎮的銷售渠道,自己還代理了比如金牌櫥櫃、華帝燃氣竈等許多知名品牌的廚房用具。

雖然已成爲了“老闆”,但是技術出身的馬世勝,仍然每天都奔波在工廠的一線上。馬世勝說,無論事業走的再遠,做的再大,匠人的初心不能忘,祖輩傳承下來的工匠精神不能丟,也只有專注技術,才能保證最核心的競爭力,纔不會被市場淘汰。

下一步,馬世勝準備將他手中的資源進行整合,在菏澤曹縣做一家關於“個性定製”的家居建材公司,爲客戶提供的從設計、採購到最終裝修的一體化服務,同時還可以把每個環節的價格壓到最低,既省錢,又省心。

2018年年初,在菏澤市政府牽頭推動下,全國傢俱行業的一線知名品牌“紅星美凱龍”落戶菏澤曹縣,馬世勝認爲,在未來的曹縣,隨着房地產行業的井噴發展,曹縣的家居建材行業即將進入一個3-5年的市場爆發期,而這家紅星美凱龍就將是未來曹縣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家居建材行業聚集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